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陈旅

陈旅(公元1288年-1343年)字众仲,兴化莆田(今属福建)人。幼孤,笃志于学,于书无所不读,被荐为闽海儒学官,中丞马祖常很赏识他的才能,在马的鼓励下入京师,又得虞集所知,视他为后继者,说:“此所谓‘我老将休,付子斯文’者矣。”赵世延力荐,任国子助教。元统二年(1334),出为江浙副提举,后至元四年(1338),入为应奉翰林文字,至正元年(1341),迁国子监丞,又二年卒,年五十六。他是元后期有名的文章家之一,能博取前人所长,自先秦以来至唐宋诸大家无所不究,《元史·儒学传》称其文“典雅峻洁,必求合于古作者,不徒以徇世好”。苏天爵颇欣赏他的文章,特请他为《元文类》作序。钱惟善《送陈众仲之官

  • 别名:字众仲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兴化莆田(今属福建)人
  • 出生日期:公元1288年

程敏政

程敏政(1446年1月7日~1499年7月11日),明代诗文作家、史学家。字克勤。休宁(今属安徽)人。10岁以神童荐,英宗召试,即日赋圣节及瑞雪诗,并经义各1篇,援笔立就,文采粲然,诏读书于翰林院。成化二年(1466)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直讲东宫。以学问赅博闻名翰林。孝宗嗣位,擢少詹事兼侍读学士,直经筵。弘治六年(1488)冬,被劾致仕。弘治元年召还,不久改太常卿兼侍读学士,掌院事。弘治十二年与李东阳主会试,被劾鬻题,下狱,后敕其致仕。他出狱愤恚,发痈卒。著述甚丰,有《篁墩集》90卷,编选《明文衡》、《新安文献志》。还有史学著作《宋遗民录》、《宋纪受终考》等。他才思敏捷,作诗甚多,其中

  • 别名:字克勤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休宁(今属安徽)人
  • 出生日期:1446年1月7日

陈骙

陈骙[kuí](1128-1203),字叔进,临海(今属浙江)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乾道四年,除秘书省正字。六年,除秘书郎。八年,除将作监。九年,除秘书少监兼太子谕德,出知赣州,改秀州。淳熙三年,迁秘书监,兼崇政殿说书。五年,试中书舍人,兼侍讲、同修国史。以论奉祠,起知宁国府,历知太平、袁州。光宗受禅,召权吏部侍郎兼实录院同修撰。绍熙元年,知贡举。二年,疏陈时政阙失三十条,皆切于时病。三年,权礼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四年,参知政事。宁宗即位,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庆元元年,提举洞霄宫。二年,知婺州。嘉泰三年卒,年七十六,谥文简。叶适为其文集序称“文词古雅,不名一体。间出新意奇句,读辄惊人”

  • 别名:字叔进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临海(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1128

陈鉴

陈鉴,生卒年未详, 清代学者。字子明。曾居苏州。生平无考。对虎丘茶有研究。于顺治十二年(1655)撰成《虎丘茶经注补》,在唐代陆羽《茶经》原文下加注虎丘茶事,性质类似而超出 《茶经》原文范围的作“补”,为后人研究虎丘茶提供翔实史料。

崔述

崔述(1740年9月19日—1816年3月4日)清史学家。字武承,号东壁,直隶大名(今属河北)人。二十二岁考中举人后,曾在广东、福建当过知县。崔述生当乾嘉时代,考据之学盛行,从方法论的角度说,考据学的特点就是“无征不信”。这就培育出一些学者的“疑古”精神。此前,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运用考据的方法,令人信服地证明被历代朝廷奉为“圣经”的《古文尚书》和孔安国的“传”都是伪书;姚际恒著《古今伪书考》,运用同样的方法,证明被后代史家视为信史的一些古籍是出于伪托。崔述正是继承了这种疑古的传统,认为战国以后的书传均不可轻信,所信者唯有六艺,而后人关于古史的概念,如“三皇五帝”、“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 别名:字武承,号东壁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直隶大名(今属河北)人
  • 出生日期:1740年9月19日

陈均

陈均(1174—1244年),字平甫,号云岩,又号纯斋,宰相陈俊卿侄孙,兴化军莆田县(今属福建)人。自小受理学和史学的熏陶,安贫力学,广览群书。中年又与理学家真德秀、郑性之等交厚。嘉定七年(1214),入国子监为太学生。用朱熹纲目义例,提要备用,辑成《皇朝编年举要备要》、《中兴编年举要备要》二书,起自宋太祖,迄至宋孝宗嘉定十七年。然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仅存太祖至宋钦宗九朝,故名《宋九朝编年备要》(亦名《皇朝编年纲目备要》)。端平元年(1234),参知政事郑性之推荐其书于朝,授迪功郎,辞不就。年七十一卒,郑性之题其墓称:“笃行君子、纯斋陈公之墓。”

  • 别名:字平甫,号云岩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兴化军莆田县(今属福建)人
  • 出生日期:1174

陈廷焯

陈廷焯(1853—1892年),近代词论家。字亦峰。原籍江苏丹徒,流寓泰州。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性格磊落,重品行。 十五年(1889)应礼部试,不售而归,途经山东某地,闻一妇哭声甚哀。询知此妇原系浙江人,因其夫死于外,无力归葬。廷焯遂慨然出资雇舟运棺木,相伴南下。有一侠客,亦暗中相随,见陈氏举止不苟,始以实情相告而去。一生治诗词,亦潜心医道。《感遇》诗云:“淮南多悲风,之子在北岑。登高望千里,平原莽荆榛。众趋贤所避,穷愁何所论。先师远垂训,忧道勿忧贫。至人贵藏辉,抱朴藏其真。”似是其生活与志趣的自述。 陈廷焯尤以词学理论知名于世。尝历数清代词学诸家,以为从朱彝尊之《词综》、万

  • 别名:字亦峰
  • 性别:
  • 原籍:江苏丹徒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泰州

陈旸

陈旸[yáng](1064~1128年),北宋音乐理论家,古代八大音乐名人之一。字晋之,福建福州人。中绍圣元年(1094)制科,授顺昌军节度推官。徽宗初,进《迓衡集》,鼓吹绍述,遂为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因所进《乐书》“贯穿明备”,迁太常丞,进驾部员外郎,任讲议司参详礼乐官。后官至鸿胪太常少卿、礼部侍郎。卒年六十八。陈旸为宋代宫廷雅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音乐思想表现出保守复古的倾向,认为惟通过对古代儒家经典的稽查,方能寻得并继承正宗的音乐。他提出“五声十二律,乐之正也;二变四清,乐之蠹也”的说法,主张废弃“二变”与“四清”。废“二变”,即在音阶上只要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不要有变宫、

  • 别名:字晋之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福建福州人
  • 出生日期:1064

陈澧

陈澧[lǐ](公元1810-公元1882),字兰甫,号东塾,自号江南倦客。广东番禺人。少时入粤秀书院肄业。尝从张维屏问诗法,复问经学于侯康。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六应会试不第,大挑选授河源县训导,旋告归。选知县,不仕,毕生致力于学。掌广东学海堂长数十年,晚为菊坡精舍山长,成就甚众。少好为诗,其师程恩泽尝言:“近人诗多困卧纸上,此能于纸上跃起者。”(陈澧《与陈懿叔书》)。长而泛览群籍,凡小学、音韵、天文、地理、算术、乐律、古文、骈文、填词、书法,无不研究讲习。中年后主攻诸经注疏及子、史,终以经学精邃赅博名当世。其治经能会通汉学、宋学、寻求大义及经学源流正变得失,有乾嘉学者精谨之风,而无

  • 别名:字兰甫,号东塾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广东番禺人
  • 出生日期:公元1810

陈朴

陈朴,唐末五代人。字冲用 (一作中用)。弱冠时德行文妙,才质奇伟。僖宗时避黄巢之乱,入蜀,隐居青城大面山,受道于钟离权,与吕洞宾同一个师父。 有内丹道术。其丹法系统完整,借用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观念,依日月运行,阴阳消息、节候时辰,返还生命的最佳存在状态。其丹法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注重任脉一路的运炼,提出内丹是由人身内心肾精气交媾而成,人体内部的生命运动是产生内丹的根源。认为内丹的修炼是一个渐进过程。体内精气神经过一定的量变,就会产生质的变化。超乎常人,就成仙,仙人也是凡人修炼而成的。 著有《陈先生内丹诀》行世,书中几乎不引用外丹术语,托意“望江南”词,辅以口诀,九转成道

  • 别名:字冲用 (一作中用)
  • 性别:
  • 朝代:唐代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