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发(1089—1152)字神与,晚号牧堂老人,建州建阳人,南宋理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生於北宋元祐四年,终於绍兴二十二年,享寿六十四岁。 蔡发自幼颖悟,博学强记,不能与世俗相俯仰。去游四方,闻见益广,长于易象、天文、地理、星象、河络,三氏之说无所不通。中年筑室于武夷之阳,屡遭盗贼水火之灾,但他豪不介意,继续闭门著书,专以读书教子为事,尝以圣人贤像挂于别室让妻詹氏,日夕瞻仰,以踵太任胎教之风。五十得子元定,又名季通,字西山,生性聪明,异于常儿,幼时即授以张载《西铭》,稍为长大,就教以二程《语录》、邵雍《皇极经世》等书,为元定理学研究奠定基础。晚年反复叮嘱其子曰:“为人要忠厚诚实,
陈三立,字伯严,一字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1853年(清咸丰三年)生。1882年在参加乡试时被陈宝琛从落第卷中选拔中举。1886年中进士,任吏部主事。其父陈宝箴,历官浙江按察使、湖北按察使等职,戊戌变法时任湖南巡抚,是旧官僚中推行“新政”较积极的一个。在办时务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和罗致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等“新党”的过程中,陈三立曾尽过一些力量。因此,赢得一定的社会声誉,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等被合称为“维新四公子”。但在当时,陈三立就不喜欢梁启超等津津乐道的“民权”说,认为它会带来“后灾余患”。变法失败,陈三立被加上“招引奸邪”的罪名,和他父亲一起革职。于是回到江西南
从义(1042~1091),北宋僧。温州(浙江永嘉)平阳人,俗姓叶。字叔端。八岁出家,十七岁师事扶宗继忠,研习天台教义,后遍历诸方,先后住持大云、真白、五峰、宝积、妙果等五刹。二十七岁于妙果寺讲说天台四教仪,并撰写天台四教仪集解一书。师端介清白,寤寐三观,耽味著述,过午不食,非法不言,非右胁不卧,非滤水不饮,威仪端正。师以隋唐以来他宗并立为患,谓彼等不本经论,但任胸臆修证,判释不尽佛意,故于所著补注、集解处处辨明。又虽学承山家派四明知礼之正统宗学,力扬台家,然凡有论说,每迥异于四明知礼,后世乃以‘后山外’称之。晚年居秀州(浙江嘉兴)寿圣寺,大振宗风。元祐六年入寂,世寿五十,谥号‘神智’。著
吹万禅师(1582-1639),讳广真,俗姓李,僰道宜宾(今四川省宜宾市)人,对明末巴蜀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万历四十一年(1613)七月,吹万广真礼月明联池禅师出家受具,后游吴、越、闽、粤,还蜀后驻锡忠州聚云禅院。崇祯十二年(1639)七月去世,世寿五十八,僧腊二十七。吹万广真著述宏富,有《一贯别传》《古音王传》《恣夏草》《说乐正论》《文字禅那》《偏说九辩》《心经诠注》《居士颂》等二十多种。现存《聚云吹万真禅师语录》三卷,《吹万禅师语录》二十卷,《一贯别传》四卷,《古音王传》一卷,《释教三字经》一卷。《释教三字经》在禅林流传甚广。释至善《行状》、田华国《吹万禅师塔铭》、释自融《南宋元
楚石梵琦(1296~1370),元代禅僧。明州(浙江)象山人,俗姓朱。字楚石,小字昙曜。九岁出家,十六岁受具足戒,二十二岁为道场寺侍者,又典藏钥。一日,阅首楞严经有省悟,惟虽自通文意,犹胶碍于名相。后参究径山之元叟行端,初仍群疑塞胸,时逢英宗招善书者,师应召,一日闻西城楼上鼓鸣,始彻悟,遂嗣元叟之法,时年二十九。其后历住海盐福臻寺、天宁永祚寺、杭州凤山报阁寺、嘉兴本觉寺。至正七年(1347),帝赐号‘佛日普照慧辩禅师’。十七年,住持报恩光孝寺,十九年,退隐永祚寺,于寺西侧筑居,自号西斋老人。二十三年再住永祚寺,未久再隐,专修净业。洪武初年,受敕说法于蒋山(江苏江宁县东北,即钟山)。三年示寂
曹源道生,南宋临济宗虎丘派僧。号曹源。南剑(福建)人。为密庵咸杰之法嗣,出世于饶州(江西)妙果寺,其后历住信州(江西)龟峰寺、饶州荐福寺。著有曹源和尚语录、曹源生禅师语要各一卷。生卒年不详。[五灯会元续略卷五、续传灯录卷三十五]
陈公献,字良谟,广陵(今扬州)人,生卒不详,生活于明末清初。生于武将世家,生而膂勇,精武技、兵法、黄老之术。后潜究六壬,成一代六壬大家。著有《六壬心印赋》注、《六壬指掌赋》注、《大六壬会纂》等。 安徽程翔云于[清]顺冶庚寅(一六五0)遇陈公献,程氏虽已潜心鑽研六壬术二十多年,对陈氏六壬术之精深甚为折服。遂将陈氏《六壬心印赋》注、《六壬指掌赋》注、《大六壬会纂》三种,及以陈氏六壬占验课案为基础,附上程氏及庄公远的六壬占验课案,辑成《大六壬占验指南》一卷,再加上庄公远《大六壬神煞指南》一卷,共辑成《大六壬指南》五卷。
蔡正孙(1239—?),宋元间文学家。字粹然,自号蒙斋野逸。谢枋得门人。宋亡,尽去举子之习,而肆意于诸家之诗,于至元二十六年(1289)撰成《诗林广记》前集10卷,后集10卷,为晋、唐、北宋的诗选(前集选晋、唐诗人30人,后集选北宋诗人29人),全书共选诗和附诗671首,引诗话等资料书约170多种,是一部有参考价值的作家作品评论集,清厉鹗《宋诗纪事》实用其例。亦工诗,《叠山集》附其《送叠翁老师北行和韵》:“山色愁予渺渺青,平生心事《杜鹃行》。霜饕雪虐天终定,岁晚江空水自清。肩上纲常千古重,眼前荣辱一毫轻。《离》明《坤》顺文箕事,此是先生素讲明。”
陈道潜(1364-1433)名复,字孔昭,号拙斋,明代莆田(今属福建)著名学者、诗人。莆田浮山陈氏祖陈湟第十世裔孙。其父陈砮,一名士中,号砺峰,早逝。由明奉训大夫、户部员外郎兼修国史的陈中撰写的《拙斋先生墓志铭》,全文895字,结构严谨,用词简约。陈中,字舜用,明永乐十九年(1421)赴京参加进士科试,荣获会试第一名,授官南京户部主事,宣德年间诏入京预修太宗、仁宗两朝实录,擢户部员外郎。陈中与陈道潜同为宋治平四年进士陈大卞之裔孙,故陈中在铭中自谦为弟。墓志铭由中顺大夫、浙江绍兴府知府方鲤书写。方鲤字庭训,莆田宋代宝章阁直学士方大琮之裔孙,明永乐十六年(1418)进士,初授监察御史,后改绍兴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