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桓范

桓范(?~249年),字元则,沛国(今安徽宿县西北)人。三国魏大臣,文学家。建安末,入丞相府。延康中(220),为羽林左监。有文才,与王象等共撰《皇览》。 明帝曹叡时,为中领军尚书,迁征虏将军、东中郎将,持节都督青、徐诸州军事,治理下邳(今江苏新沂、邳县一带)。与徐州刺史郑岐争屋,引节欲斩岐,岐上奏,桓范被召回。又为竞州刺史,怏怏不得意。后听说将转为冀州牧。当时冀州统属镇北,而镇北将军吕昭的才能和仕位,都逊于桓范。桓范对其妻仲长说:“我宁作诸卿,向三公长跪耳,不能为吕子展屈也。”仲长说:“君前在东,坐欲擅斩徐州刺史,众人谓君难为作下,今复羞为吕屈,是复难为作上也。”一语切中痛处,桓范

  • 别名:字元则
  • 性别:
  • 朝代:三国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249年

惠施

惠施(约前370—约前310),战国时代的哲学家、逻辑学家、政治家,“名家”两个基本流派之一的代表人物。又称 “惠子” 。宋国人。宋是西周初年由商代遗民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始封国君为暴君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开。宋是个小国,国力不强。不过,宋也曾出过一批杰出的人物,如集道家思想之大成的庄子,就是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惠施也博学多才,能言善辩,不仅在官场上仕至丞相,且是个大学者。遗憾的是,流传至今的文献典籍虽浩如烟海,但对惠施的记载却仅仅是片言只语,他的生年、早年的经历,皆无从得知。文献上记载惠施的仕宦生涯,是从他出任魏相开始的。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当春秋五霸一个个演完自己那一场而卸妆下台后,

  • 性别:
  • 朝代:先秦
  • 出生地:宋国人
  • 出生日期:约前370
  • 逝世日期:约前310

黄奭

黄奭[shì](1809-1853),清代辑佚家,字右原,原名黄锡麟,江苏甘泉(今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人,出身于扬州盐商之家,家宅为扬州的个园,官至刑部江西司行走、钦差委办兵部江北善后。少年时代在扬州安定书院读书时,其才华受到两淮盐运使曾燠的赏识,因而被介绍给著名学者江藩,专门研究经学,黄奭将一生精力都献给了古书辑佚事业,《清史列传》卷六十九有传。他与著名学者马国翰并称辑佚两大家,晚年亦曾拜著名学者阮元为师,阮元曾赞他“勤博”,就是勤奋博学的意思。他的原配妻子名为刘琴宰,是扬州有名的才女,也是两淮盐运使的女儿,他们门当户对。继配妻子姓吴,为黄奭的老师吴杰的妹妹。黄氏编刻有《清颂堂丛书》,后

  • 别名:字右原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苏甘泉
  • 出生日期:1809

胡廷光

胡廷光,清伤科医学家。字晴川,号耀山。浙江萧山人。祖传伤科,已历三世。幼得家传,长而博览群书。谓“接骨上髎之书,虽散见于各籍,而零星记述,绝少成篇”,乃广为搜辑,以《医宗金鉴·正骨要旨》四卷为经,诸子百家之说为纬。出家藏《陈氏接骨书》一卷,参以祖传经验心法,历时七年,编成《伤科汇纂》十二卷(1815年)。凡损伤之疾(包括金镞、虫兽啮伤)悉录之,分四十四门,附增单方千余。以经义、骨论、手法、证治为序。又撰伤科本草专卷,以为续篇。该书辑清以前有关伤科主要文献,又录民间手法及经验单方,并附解剖图、正骨手法图多幅。

  • 别名:字晴川,号耀山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萧山人

黄淮

黄淮(1367年6月1日-1449年6月22日),字宗豫,号介庵,浙江温州府永嘉(今温州市鹿城区)人,明朝初年政治家、内阁首辅。洪武末年,考中了进士,授职中书舍人。明成祖即位后,整顿朝纲,考察朝臣。黄淮应召与明成祖当面应答,他答对得体,不乏独到之处。明成祖很高兴,让他和解缙同为侍读,时时跟随左右,以供征询。黄淮常与明成祖高谈阔论,有时说得忘情,不知不觉已到深夜,明成祖仍不尽兴,就躺在被窝里,让他坐在床前继续聊下去。朝中的重大事件及一些机密黄淮总是先知道。后来,黄淮和解缙、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六人一起供职文渊阁,改任翰林编修,并为皇帝侍读。明成祖准备册立太子时,征求黄淮的意见,黄淮认

  • 别名:字宗豫,号介庵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浙江温州府永嘉
  • 出生日期:1367年6月1日

胡非

胡非(生卒年不详),战国齐国人。胡非一说姓胡名非,一说为复姓。墨翟弟子。《太平御览》卷四百三十七引其谈“勇”之语,认为曹刿以布衣之人,“一怒而劫万乘之师,存千乘之国,此谓君子之勇”。《汉书·艺文志》录《胡非子》三篇,今仅存佚文,本诸子抄,收为墨家第四。关于胡非,我们现在知之甚少,可以肯定的是,胡非是墨翟的弟子之一,继承了墨翟的侠文化,是现在能看到的墨家侠文化证据之一。《胡非子》一书,亡轶已久,我们只能从各朝书籍中摘录它的佚文,以管窥蠡测的方式来窥探古人的思想。

  • 性别:
  • 朝代:春秋战国

海森堡

沃纳·卡尔·海森堡(德文原名:Werner Karl Heisenberg,1901年12月5日—1976年2月1日),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哲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提出著名的“测不准原理”。他对原子核、铁磁性、宇宙射线、基本粒子等概念作了重大改进。由于这些成就,获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海森伯出生于德国的维尔茨堡,青年时代在慕尼黑大学攻读物理学,1923年他作了题为《论液体流的湍流》的博士论文。1924年到哥本哈根大学在N·玻尔指导下研究原子的行星模型。1925年解决了非谐振子的定态能量问题,不久发表《量子论对动力学和力学关系的再解释》一文,提出量子力学基本概念的新解释。他和其他物理

  • 全名:沃纳·卡尔·海森堡
  • 性别:
  • 朝代:德国
  • 出生地:维尔茨堡
  • 出生日期:1901年12月5日

黄旛绰

黄旛绰,相传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苏州的昆曲老艺人,曾总结表演艺术的经验写成论著《明心鉴》一书,经其友人庄肇奎加以增订,便改名《梨园原》。到了道光九年(1829),黄旛绰的徒弟俞维琛和龚瑞丰得其残稿,抄补传世,现有《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九集排印本。但周贻白在《戏曲演唱论著辑释》中不相信《明心鉴》是黄旛绰所撰,因为黄旛绰“是唐代的有名俳优,诙谐嘲弄,颇为后世所称。清代昆曲艺人是否也有以‘黄旛绰’为名字的,除此以外,并无旁证,恐怕是一种假托”。现已查明,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原本《明心鉴》是苏州老艺人吴永嘉撰著的,吴永嘉是否曾托名黄旛绰,则未见记载。按史实,黄旛(或作幡)绰在唐代实有其人,而且是寓

  • 朝代:清代

黄鸿寿

黄鸿寿。清末民初人,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撰《清史纪事本末》八十卷。1915年上海文明书局出版石印本。1986年上海书店影印出版。记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迄清宣统三年(1911年)间有关清朝史迹,共八十事,各为一卷。其中清太祖迄德宗十一朝资料以采删《东华灵》为主,间及私家记载;宣统朝则系杂录群书而成。

  • 朝代:清末民初人

胡曾

胡曾[céng](约839年—?),唐代诗人。号秋田,长沙(今属湖南)人,一作邵阳(今湖南邵阳)人。咸通中,屡举不第,愤而赋“上林新桂年年发,不许闲人折一枝”诗以寄慨。其为人上交不谄,下交不渎,遨游四方,颇受公卿礼待。咸通末,为汉南从事。后又入蜀,路岩、高骈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时,辟为掌书记。曾天分高爽,意度不凡。工诗,尤擅咏史。辛文房称其咏史诗“皆题古君臣争战、废兴尘迹。经览形胜,关山亭障,江海深阻一一可赏。人事虽非,风景犹昨,每感辄赋,俱能使人奋飞。至今庸夫孺子,亦知传诵”。后之历史演义如《三国演义》等常加引用。其律绝诗亦“哀怨清楚,曲尽幽情,擢居中品,不过也”。(均见《唐才子传》)《新唐

  • 别名:号秋田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长沙(今属湖南)人
  • 出生日期:约839年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