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子义青(1032~1083),宋代僧。青社(山东)人,俗姓李。七岁,于妙相寺出家,习百法论。后转习华严,见‘即心自性’一语,猛然有省,遂弃而游访禅林。参谒圣岩寺之浮山法远(圆鉴),随侍六年,了悟洞下宗旨,法远乃以大阳警玄之顶相、衣履、直裰付嘱之。未久,见圆通法秀,意气相投,自是道声远播。初住建州白云山,未久即迁舒州投子山,举大阳之宗风,故有‘投子’之号。宋神宗元丰六年示寂,敕谥‘慈济’,世寿五十二。法嗣九人,以芙蓉道楷最着。著有投子青禅师录。[续传灯录卷二十六、五灯会元卷十四、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九、禅林僧宝传卷十七] 青社人。姓李氏。于妙相寺试经得度,习百法论。一日叹曰:‘三只途远,
涂蔚生,近代医家。字学修。河南信阳人。毕业于豫南师范学校。涉猎医药百家之书,深研《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医籍,兼习推拿术,取推拿书中之精华为用,并摘录夏云集《保赤推拿法》主要内容,采摘各家论证,辅以用药诸法,参以己见,编成《推拿抉微》四卷(1928年)。于风症、惊症、痰症有新见解。
陶安(1315年~1368年),元末明初诗文家。字主敬。当涂(今属安徽)人。少从名儒李习游,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举乡试,授明道书院山长。元末大乱,避地家居。至正十五年(1355),明太祖渡江,安与李习率父老出迎,陈述攻取天下之谋略。留置幕府,授左司员外郎,出为黄州知府,坐事谪桐城知县,迁饶州知府。太祖自立为吴王时,召为翰林学士,即帝位后,命知制诰,兼修国史,寻迁江西行省参政,卒于官。赠姑孰郡公,追谥文宪。安尤长于易学,善卜筮。明初议诸礼,率由安裁定,故太祖赐以亲书门帖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安亦工诗,其诗多写其处于乱世的感受与建立功业的志向,如:“英雄逐秦鹿,诸兵日
唐之淳(1350—1401年),明诗文家。字愚士,以字行。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肃子。建文二年(1400)以方孝孺荐授翰林院侍读,同领书局修《鉴戒录》。卒于官。以才思敏捷著称。《四库全书总目》评其今存诗作:“其诗虽未经简汰,金砾并存,而气格质实,无元季纤秾之习,塞外诸作,山川物产尤足以资考核。”文的成就逊于诗。著有诗文集《唐愚士诗》。生平事迹见《明史》卷二八五。
田骈[pián],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天下十豪之一。又称陈骈,齐国人,与田齐宗室出于同姓。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他与慎到齐名。曾讲学稷下,雄于辩才。主要活动年代在齐宣王、湣王时期(前320—前283前后)。亦称陈骈、田子。因好谈论,“不可穷其口”,故又称“天口骈”。齐国人。曾师事彭蒙,后讲学稷下,授上大夫。学“黄老道德之术”(《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把他与慎到列为一派。其思想兼有道家与法家的倾向。主张“贵齐”、“齐万物以为首”,强调事物的齐一、均齐。坚持道家的逍遥论,主张因性任物,断言“变化应求,而皆有章;因性任物,而莫不宜当。
田鸠(约公元前360~前300),一作田俅,人称田俅子。战国初齐人。墨翟弟子。秦惠王时,曾游秦楚,宣传墨子的学说。楚王曾问他:墨子主张身体力行是对的,然而“其言多不辩,何也?”田鸠解释说:“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这里说,墨子所以言辞不辩,就在于害怕人们喜欢他的文采而忘掉他的义理,有害于实用。田鸠认为,明主选用将相必起自基层,“措于屯伯”(屯原作‘毛’,据顾广圻改,屯伯即屯长),“关于州部”,如惑于言词辩说而选用不当,必有“失政亡国之患”(事见《韩非子·问田》)。强调在实际中磨炼考验人才。《汉书·艺文志
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原名寿昌,笔名陈瑜。1898年3月12日(清光绪二十四年二月二十日)出生于湖南长沙东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先祖世代务农,由河南迁居入湘。父亲田禹卿,在湖南岳阳、邵阳等地做厨师。田汉九岁丧父,靠母亲易克勤纺纱织布为生。田汉六岁入塾启蒙。十岁时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及至新学堂开办,他靠舅父接济才得以继续入学。1909年,他入长沙选升高等小学,1911年升入长沙修业中学预科。时值辛亥革命运动蓬勃高涨的时期,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报名参加了湖南革命党人组织的学生军。焦达峰等革命党人遭到杀害后,学生军被解散。1912年,田汉得到舅父易梅臣的帮助,考取由徐
童冀(1324-1393),明代诗文作家。字中州。金华(今属浙江)人。洪武九年(1376),征入书馆。次年,出为全州教官。不久,迁为湖州教授。他在《次衍公约看杏花》诗中云:“往年为客上湘水,万里不异僧行脚。东还苕霅又十年,日夜思归叹萧索。”可见其官湖州教授最久。后调为北平教授,他在《拟古》诗中云:“我生七九年,始识广莫风。”其在北平时已63岁。后坐罪死,但死年已不可考。他倾慕陶渊明,其诗也写得清刚雅逸。他的《读山海经》正是步趋陶渊明的最好例证:“西极有玄圃,东溟闻丹邱。驾言径从之,道远孰我俦。神仙不可见,弱水无安流。不如返故居,何事空远游。”抒发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陈田《明诗纪事》认为:“
托马斯·沃尔夫(Thomas Clayton Wolfe,1900年10月3日-1938年9月15日), 美国小说家。沃尔夫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1900年生于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毕业于北卡罗来纳州大学,在哈佛大学获得剧本写作硕士学位,后在纽约大学任教。教学生涯一直持续至1930年。1924年秋天,他曾远赴欧洲寻找写作素材。1925年8月,他遇到了艾琳·伯恩斯坦—一位戏剧服装设计师,两人遂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爱情。1926年7月,沃尔夫开始创作后来名为《天使,望故乡》的小说,当时他们正在英格兰旅行。1927年底,著名的斯克里布纳出版公司做出大胆的决定,打算出版他的第一部自传体小说《
唐伯元(1540-1597),明学者。字仁卿,号曙台。广东澄海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历任万年县令、南京户部主事、进郎中、海州判官、尚宝司丞、吏部员外郎、考功、文选郎中。早年师事吕怀。对王守仁的心学持批判态度,认为守仁所倡导的心学,完全背离了孔、孟正宗儒学,所谈致良知之说,更是如鬼如蜮。主张应以物为本体。指出“道无体,性无体,仁无体,诚无体,总之以物为体。外物无道、无性、不仁、不诚,此吾道与异端之说辩。”(《醉经楼集解》)认为一切应以物为本体,离开物,当然谈不上什么道、性、仁、诚。在理与欲的关系上,主张不必灭欲。因为人生来就有种种欲望,所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只要“欲我当欲,与人同欲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