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燧[suì],生卒年月不详,字和仲,明万历举人,肄业于国子监。明代湖南潇湘人。好交友,耽书史。著有 《易筏》,另有《未见编》、《千百年眼》, 多奇言高论,异乎前儒。《易筏》已佚。 《千百年眼》今存。中有易说数条:“子夏易说”、“古易”、“周易举正”、“古人言易不及周公”、“陆秉大衍数解”、“希夷易说”、“龟山不轻解易”、“谯定易学”,等等。对郭京《周易举正》之说, 推崇备至,以为可订今本之失。其中《千百年眼》在当时比较流行,“王夫之谓:‘当时词人,恃此为稗贩之具。’其后阮元亦称其书”。俞樾认为《千百年眼》“网罗散失,渊博精详,因考据行其议论,远可追知几《史通》,近之则赵氏之《札记》,王氏
钟惺(1574年—1624年)明代诗文作家。字伯敬,号退谷。竟陵(湖北天门)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授行人,出使过四川、山东、吴地。性爱山水,所至必游,“游必足目渊渺,极升降萦缭之美”。万历四十二年至万历四十三年期间,他与谭元春互相切磋,共同商定评选了《古诗归》15卷、《唐诗归》36卷。书出后,影响甚大,“承学之士,家置一编”。万历四十四年,官南部时,“僦秦淮一水阁,闭门读书,笔其所见”,名曰《史怀》。晚年逃于禅。天启四年(1624)卒。著有《隐秀轩集》32卷等。是“竟陵派”的领袖人物。 钟惺是一位性格严冷、头脑较清醒的封建官吏,某些感时之作,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洞察力。当“
朱翌[yì](1097—1167)字新仲,号灊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怀宁(今安徽潜山)人,朱载上子。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为溧水主簿。南渡后,为秘书少监、敕令所删定官、秘书省正字,试起居舍人,纂修徽宗皇帝《实录》。绍兴十一年,擢中书舍人,以言事忤秦桧,责授将作少监,韶州安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二)。二十五年,秦桧死,起充秘阁修撰。三十年,知宣州,移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载上尝从苏轼、黄庭坚游,朱翌承其家学,才力又颇富健,故所著诗文有元祐遗风。周必大称其“苦心为诗,自其所长,至于议论切当世之务,制诰得王言之体,赋序碑记未尝苟作”,比之于晚唐杜牧(《朱新仲舍人文集序》);《四库
张丑(1577年~1643年),明鉴赏家。原名谦德,字叔益,后改今名。字青甫,号米庵。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善鉴藏,知书、画,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著《清河书画舫》成书。其美学思想,注重“赏鉴”的审美范畴,认为“赏鉴”二义,“本自不同,赏以定其高下,鉴以定其真伪,有分属也。”把审美批评与辨别真伪的审美技术分开,强调“当局者苟能于真笔中力排草率,独取神奇,此为真赏者也。又须于风尘内,屏斥临模,游扬名迹,此为真鉴者也。”指出于真笔中排除草率,于真假中屏斥临模,是鉴赏的真正涵意。提出对古今书画赏鉴要诀,认为“书法以筋骨为神,不当但求形似。画品以理趣为主,奚可徒尚气色?”“夷考宣和、绍兴、明
张绅,明初诗人。字仲绅,一字士行。登州(今属山东)人。生卒年不详。洪武十五年(1382)以荐授鄠县教谕,不久召为右佥都御史,后出为浙江布政使。其人有才略,不琐琐于世事,慷慨激烈,词辨纵横,终日不休。能篆书,善画竹,精于鉴赏,云门山樵、云门遗老,山门老樵、云山人都是他的别号。他作诗,信笔倾洒,颇有韵味和情趣。如《送人赴安庆幕僚》:“舒州城在大江边,我昔过之曾系船。年丰米谷上街贱,日落鱼虾入市鲜。山起正当官舍北,潮来直到驿楼前。知君此去红莲幕,民讼无多但昼眠。”眼前景物,信口道出,自有不可及之处。因其精于鉴赏,故题画诗甚多,颇能写出画境与画意,如《题江岫图》:“乌衣巷里东风老,蝴蝶飞来满芳草。
张又新,唐代大臣。生卒年月不详,约公元813年前后在世,字孔昭,深州(今河北深县)人。其曾祖张,曾任岐王府参军、长安尉、鸿胪丞等职。开元中,入朝为司门员外郎。张下笔敏速,著述尤多。当时,许多文人以他的文章为楷模。新罗、日本的使者每次来唐,必出重金购求他的文章。张又新的父亲张荐,也是文才出众,史学造诣尤深,很受当时名臣颜真卿的赏识。贞元二十年(804),吐蕃赞普死后,张荐以工部侍郎兼御史大夫的身份充任入吐蕃吊祭使,不幸病死于途中。张荐的两个儿子都进士及第,一个叫张希复,另一个便是张又新。 张又新初应博学宏词科考试中第一名,又是京兆地区考试第一名,元和九年(814),又为进士科第一名,时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即明太祖。明朝开国皇帝,1368—1398年在位。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出身贫苦农民。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濠州大饥疫,父母相继病殁,孤无所依,入皇觉寺为僧。至正十二年(1352)入郭子兴领导的红巾起义军,供事帅府,寻擢为镇抚。至正十四年(1354)离开濠州,独与徐达、汤和等南略定远(今属安徽),克滁州(今安徽滁县)。至正十五年(1355),郭子兴卒,军务由其子郭天叙、妇弟张天祐和朱元璋共管。时韩林儿建立的大宋农民革命政权(年号龙凤),任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朱元璋为左、右副元帅。九月,郭天叙、张天祐率军渡江攻集庆
张凤翼(1527-1613),明代戏曲作家,诗文作家。字伯起,号灵墟。长洲(江苏苏州)人。为人狂诞,工诗文,好填词,擅作曲,有声于时。与其弟献翼、燕翼并有才名。吴人说:“前有四皇(皇甫四兄弟),后有三张。”嘉靖四十三年(1564)南京应试中举人。万历二年(1574)与沈懋学同行北上赴试,但两试不中。万历五年(1577)第四次参加会试落第,从此绝意仕进。以后卖字、卖诗文为生。书法功力深厚,宗法二王,运笔流畅,笔势潇洒,体态圆丰,坚劲妍美。人争求之。87岁方卒。 他创作的传奇剧本有《红拂记》、《祝发记》、《窃符记》、《虎符记》、《灌园记》、《扊扅记》,合称《阳春六集》。前5种存全本,后1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