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雠与目录

校雠之义,近乎整理,非只校勘字句,著者已于《叙论篇》言之矣。校雠在目录之先,目录为校雠之果。古之书籍,未经校雠,难于著录,故两事相因,不易分辨。中世以藏书为炫耀,秘府往往钞写旧书为一律之体式,故校勘整理俱所不免,写定之后,亦有目录。近世私家善读书者,则广勘众本,考定异同,择善而从,蔚成专科之学。藏者不必能校,校者不必自藏,目录学之与校雠学(校勘),遂截然两途矣。本书对于纯粹之校勘学未便过于牵涉;仅能取历史上几番大规模之校雠(整理)工作与目录学有重大而密切之关系者,略述为《校雠篇》。而私家藏书校雠(校勘)最精者亦稍稍附及焉。

汉代校书七次

向、歆《录》、《略》,学者共晓。班固典校东观,《隋志》所载。除此之外,尚有五焉。汉初丁秦火之后,丞相御史博士所藏图籍犹多,但已散乱,故高帝令“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据《史记·自序》、《汉书·高帝纪》。此为第一次之大整理。武帝以“书缺简脱”,“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此为第二次之大整理,其结果为“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据《汉志》。杨仆且“纪奏《兵录》”。“汉成帝时,以书颇散亡”,诏刘向、任宏、尹咸、李柱国等校经传、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哀帝复使向子歆卒父业”。《汉志》此为第三次之大整理,《别录》与《七略》由是出焉。《溯源篇》已将此三事详加考索,无庸再述。后汉“光武迁还洛阳,其经牒秘书,载之二千馀两。自此以后,参倍于前”。据《后汉书·儒林传》。“石室兰台,弥以充积。又于东观及仁寿阁集新书。校书郎班固、傅毅等典掌焉,并依《七略》而为书部”。据《隋志》。但有误。考班固以明帝永平五年“被召,诣校书郎”,后除兰台令史,再迁为郎,始“典校秘书”。非初任校书郎即已典校秘书也。傅毅则以章帝建初六年,“为兰台令史,拜郎中,与班固、贾逵共典校书”。其职亦非校书郎。又《隋志》此文之后,有“固又编之以为《艺文志》”。意若《汉书·艺文志》乃根据东观及仁寿阁之新书编成也者。殊不知《汉志》乃全抄《七略》也。故《隋志》之“之”字应视为《七略》之代名词。非指东观及仁寿阁之新书也。此第四次之大整理也。安帝永初四年,“邓太后诏谒者仆射刘珍与校书刘、马融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据《后汉书》卷百十及卷五。并令长乐太仆蔡伦“监典其事”。同上卷百八。此第五次之大整理也。顺帝永和元年,诏侍中屯骑校尉伏无忌“与议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据《后汉书》卷五十六。此第六次之大整理也。灵帝熹平初,蔡邕“拜郎中,校书东观”,熹平四年,与堂谿典、杨赐、马日、张驯、韩说、单飏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遂立《石经》于太学门外。据《后汉书》卷九十。此第七次之大整理也。除第三次外,其目录并不传于后。《录》《略》传至唐末乃亡。后汉四次,史籍且未载其有目录。然治史者固不可因史籍不言而遽断其必无。姑认为皆仿第三次之成规,《隋志》所谓并依《七略》而为书部。亦未始不可耳。

魏吴两晋校书六次

“魏氏代汉,采掇遗亡,藏在秘书中外三阁,魏秘书郎郑默始制《中经》”。《隋志》。“考核旧文,删省浮秽。中书令虞松谓曰:‘而今而后,朱紫别矣。’”据《晋书》卷四十四。此曹魏之校书也。“孙休践祚”,韦昭“为中书郎、博士祭酒”。休“命昭原避晋讳改作曜。依刘向故事,校定众书”。《三国志·吴志》卷二十。此孙吴之校书也。晋武帝泰始十年,参看拙著《中国目录学年表》。荀勖“领秘书监,与中书令张华,依刘向《别录》,整理记籍”。《晋书》卷三十九。《北堂书抄》卷一百〇一引荀勖《让乐事表》有“臣掌著作,又知秘书,今覆校错误。十万余卷”等语,则其校书规模甚大,与向《录》同。因魏《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参看《分类篇》。“大凡四部,合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但录题及言,盛以缥囊,书用缃素。至于作者之意,无所论辨。”见《隋志》。此西晋第一次之校书也,始正名为“整理”,较之校雠,明确多矣。历时颇久,故后数年发现之汲冢竹书亦已编入簿中。汲冢之发掘,年代不明。《晋书》卷三《武帝纪》:“咸宁五年冬十月,汲郡人不準掘魏襄王冢,得竹简小篆古书十余万言,藏于秘府。”《荀勖传》:卷三十九。“及得汲郡冢中古文竹书,诏勖撰次之,以为中经,列在秘书。”事在“咸宁初”之后,“太康中”之前。《束晳传》:卷五十一。“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準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有“《纪年》十三篇,《易经》二篇,《易繇阴阳卦》二篇,《卦下易经》一篇,《公孙段》二篇,《国语》三篇,《名》三篇,《师春》一篇,《琐语》十一篇,《梁丘藏》一篇,《缴书》二篇,《生封》一篇,《帝王所封大历》二篇,《穆天子传》五篇。《图诗》一篇,又杂书十九篇,大凡七十五篇,七篇简书折坯,不识名题。初发冢者,烧策照取宝物。及官收之,多烬简断札,文既残缺,不复铨次。武帝以其书付秘书校缀次第,寻考指归,而以今文写之。晳在著作,得观竹书,随疑分释,皆有义证。”据此所载,则发现汲冢竹书之事却在太康二年,后于《武帝纪》所载凡二年。而今存荀勖《上穆天子传序》亦称系太康二年,不知《武帝纪》何所据而提早二年也?杜预左传集解序》又作太康元年。汲冢书既“列在秘书”,编于《晋中经簿》丁部诗赋图赞之后。《七录序》又称其簿“虽分为十有余卷,而总以四部别之”。著者以是断其不分类别,仅仅约略有四部之异置。参看《分类篇》。又《隋志》称其“但录题及言,至于作者之意,无所论辩”,而《上穆天子传序》却有简单之解题,据此推之,则所谓“录题及言”者,著录书名及略作解题也。所谓“于作者之意,无所论辩”者,不似《别录》之能批评得失,判别是非也。其书当与后来之王俭《七志》同一体制,有解题而极略,论其渊源,乃自《七略》,但其有部无类则又似《别录》。至于魏吴校书是否一准刘向之例,尚未考知。若后汉则既“并依《七略》而为书部”,则或亦依《别录》而有详细之叙录,与向、歆殆同一系。自荀勖“但录题及言”后,此制泯灭,直三百五十年,至唐贞观初始由魏徵恢复旧观。中间南北各代,分类则悉沿四部,编目则删除叙录。其能稍作解题,虽有逊于刘向之详而不似李充之陋者,惟刘宋殷淳、王俭二家耳。参看次章。东晋一代,则有李充、徐广二次校书。《隋志》:“东晋之初,著作郎李充以勖旧簿校之,其见存者,但有三千一十四卷,充遂总没众篇之名,但以甲乙为次。”《晋书》卷九十二。《李充传》:“征北将军褚裒又引为参军,充以家贫,苦求外出,乃除剡县令,遭母忧,服阕,为大著作郎。于时典籍混乱,充删除烦重,以类相从,分作四部,甚有条贯,秘阁以为永制。”《古今书最》《广弘明集》卷三引。有《晋元帝书目》,卷数适与李充所校相同,而说者乃谓充之编目在元帝时也!岂知褚裒于成帝咸和二年始为参军,穆帝永和五年始为征北大将军,则李充之入著作乃在永和五年后若干年。其书所以名《晋元帝书目》者,徒以据元帝所遗留之书而编目耳。收书既少,非但不分小类,所谓“但以甲乙为次”。且亦略无解题,所谓“没略众篇之名”。较之荀勖,又逊一筹,在目录学史中,又为一大变化,衰弊极矣!徐广之事,则为一般所不注意。《玉海》卷五十二。引《晋阳秋》:“宁康十六年,诏著作郎徐广校秘阁四部见书,凡三万六千卷。”《晋书》卷八十二。《徐广传》:“孝武世,除秘书郎,典校秘书省。增置省职,转员外散骑侍郎,仍领校书。”“义熙初”,始“领著作”。考孝武帝宁康仅有三年,《玉海》所引“十六”当为“元”字形似之讹,广领著作在安帝义熙初,则职衔亦略有误,当以《晋书》为准也。《古今书最》有《晋义熙四年秘阁四部目录》,或即据徐广所校而编成者。

南北朝校书十余次

南朝承东晋之旧,第一次之大整理,不为一般所习知。《宋书》卷五十九。《殷淳传》:“少帝景平初,为秘书郎,衡阳王文学,秘书丞,中书黄门侍郎。……在秘书阁,撰《四部书目》,(《南史》卷二十五。作《四部书大目》)凡四十卷,行于世。元嘉十一年卒。”《古今书最》、《隋志》、《唐志》并不载此目。惟《新唐志》有“殷淳《四部书目序录》三十九卷”,即其书也。夫既称为“大目”或“序录”,又多至四十卷,则其必有异于普通无叙录之书目矣。王俭《七志》亦有四十卷,其体制必略同。淳于少帝时即入秘书,然少帝在位仅有一年,次年即为文帝元嘉元年,则淳第二次入秘书为丞时已在元嘉之初。《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征为秘书监,使整理秘阁书,补足阙文。”事在诛徐羡之之后,考卷五《文帝纪》,诛徐在元嘉三年,则灵运为监,淳为丞,时代近接。灵运素惮公事,且“寻迁侍中”,于元嘉五年托疾东归,遂不复入建业。而《隋志序》乃载“宋元嘉八年秘书监谢灵运造《四部目录》,大凡六万四千五百八十二卷”,名数殆皆有误。《古今书最》载《宋元嘉八年秘阁四部目录》,有书一万四千五百八十卷,可知《隋志》之“六”字实为“一”字之误。而“谢灵运或亦为殷淳之误也”。灵运官职较高于淳,古书往往但著长官之名而没小官之功。故殷、谢之业,或为同功,实南朝校书撰录之第一次。第二次则在后废帝元徽元年。先是,秘书郎太子舍人王俭“超迁秘书丞,上表求校坟籍,依《七略》,撰《七志》四十卷”。《南齐书》卷二十三。“元徽元年八月辛亥”,《宋书》卷五。“上表献之”。《南齐书》。但《宋书》作三十卷。分为七类,见《分类篇》。“其道佛附见”,见《宗教目录篇》。“合九条”。《隋志》称其“亦不述作者之意。但于书名之下,每立一传。而又作九篇条例,编乎首卷之中。文义浅近,未为典则”。夫既“不述作者之意”,则似无叙录;然又“于书名之下,每立一传”,所谓传者,非专指作者之传记,乃称书名之解题也。其体制当与《郡斋读书志》及《直斋书录解题》略似,重在说明书之内容而不述作者之思想,故其文字当稍简耳。著者陋见,认定自荀勖、殷淳,经过王俭、毋煚,下逮郡斋、直斋二录,皆属同一系统,介乎有叙录之《别录》与无叙录之《晋中经簿》两者之间。在编目解题方面实衍《七略》之绪也。王俭同年“又撰定《元徽四部书目》”,《南齐书》卷二十三。“大凡一万五千七百四卷”,《隋志》。而其目仅四卷,当《七志》十分之一,盖有目而无解题,故渺小若是耳。梁初任昉、殷钧之业,即继承此项《秘阁四部书目录》《古今书最》正名如是。而作,故昉虽“躬加部集”,《隋志》。“手自雠校”,《梁书》卷十四。其结果亦不过“篇目定焉”。同上。殷钧所撰《梁天监六年四部书目录》四卷,《隋志》。即与昉同功之果也。是时当梁武帝极盛右文之际,秘阁四部之外,又于“文德殿内列藏众书,华林园中总集释典”,《隋志》。“令刘孝标撰《文德殿四部目录》”,同上。僧绍、宝唱先后撰《众经目录》。见《宗教目录篇》。“其术数之书,更为一部,使奉朝请祖暅撰其名”。《隋志》。而书画亦有目录,看《专科目录篇》。此外非目录学之业,如任昉编《地记》,见《隋志》。其先有齐人陆澄编《地理书》。吴均撰《通史》,见《梁书》卷四十九。何思澄等撰《华林遍略》,同上。大半皆由梁武帝发纵指挥,对于古代文化作一番大规模之整理,其业甚盛。然多因而不创,故其成绩未能卓绝,目录方面亦无以超轶前代焉。同时虽有阮孝绪撰《七录》,广罗当代官私目录为一编,在《分类篇》中颇有地位,然非确有其书,未经校雠,故无叙录,书名虽似《七略》、《七志》,而实质迥殊,数量亦仅仅十二卷,诚未堪比拟耳。分类则同一系统,且为《七林》、《隋志》之祖,请看《分类篇》。自此以后,梁元帝虽藏书十四万卷,而未闻有校雠著录之事。陈代则宣帝太建中尝钞写古籍,而其规模则远逊宋、梁矣。至于北朝,则魏、齐、周、隋皆尝校书。魏孝文帝永明末,卢昶“转秘书丞”,《魏书》卷四十七。宣武帝世宗“即位之后”,孙惠蔚“自冗从仆射迁秘书丞,既入东观,见典籍未周,乃上疏曰:‘观阁旧典,先无定目,新故杂糅,首尾不全,有者累帙数十,无者旷年不写,或篇第褫落,始末沦残,或文坏字误,谬烂相属,篇目虽多,全定者少。此种现象,刘向校书时当亦如此。臣请依前丞臣卢昶所撰《甲乙新录》,欲裨残补阙,损并有无,校练句读,以为定本,次第均写,永为常式。其省先无本者,广加推寻,搜求令足。然经记浩博,诸子纷纶,部帙既多,章篇纰缪,当非一二校书,岁月可了。今求令四门博士及在京儒生四十人在秘书省专精校考,参定字义。’诏许之。”《魏书》卷八十四。此次规模不小,惠蔚后又“迁秘书监,仍知史事”,同上。似其功可成,当有目录,而史不之载。迨北齐“迁邺,颇更鸠聚,迄于天统、武平,校写不辍”。《隋志》。文宣帝天保七年,“诏令校定群书,供皇太子”。樊逊与高乾和“等十一人同被尚书召共刊定。时秘府书籍纰缪者多”,乃借书于邢子才、魏收等之家,“凡所得别本三千余卷,五经诸史,殆无遗阙”。《北齐书》卷四十五,《北史》卷八十三。魏齐二度,皆仅校经史而不及子集。北周则明帝即位后,尝“集公卿已下有文学者八十余人于麟趾殿刊校经史”,《周书》卷四。与其事者为元伟、萧、韦孝宽、萧大圜、宗懔、王褒、姚最、明克让等。似亦仅有经史而无子集,但未可定。其故皆莫之知。其目录亦不见于史。隋代则文帝“开皇三年,秘书监牛弘表请分道使人搜访异本,每书一卷,赏绢一匹,校写既定,本即归主。于是民间异书,往往间出”。《隋志》。《开皇四年四部目录》当即是时所作也。“及平陈以后,经籍渐备,检其所得,多太建时书,纸墨不精,书亦拙恶。于是总集编次,存为古本。召天下工书之士,京兆韦霈、南阳杜等,于秘书内补续残缺,为正副二本,藏于宫中,其余以实秘书内外之阁,凡三万余卷”。《隋志》。《开皇九年四部目录》当即是时所作也。及十七年,“许善心除秘书丞。时秘藏图籍尚多淆乱,善心仿阮孝绪《七录》,更制《七林》,各总叙冠于篇首,又于部录之下,明作者之意,区分类例焉。又奏追李文博陆从典等学者十许人正定经史错谬”。《隋书》卷五十八,《北史》卷八十三。此则注重分类而无叙录者也。“炀帝即位,秘阁之书,限写五十副本,分为三品,上品红瑠璃轴,中品绀瑠璃轴,下品漆轴,于东都观文殿东西厢构屋以藏之。东屋藏甲、乙,西屋藏丙、丁。(有《大业正御书目录》九卷)又聚魏已来古迹名画,于殿后起二台,东曰妙楷台,藏古迹,西曰宝台,藏古画。又于内道场集《道佛经》,别撰目录。”《隋志》。参看《宗教目录篇》及《专科目录篇》。此种横亘于四部书画、佛道之大规模整理,实为梁武帝以后范围最大之一次,前此惟汉成帝时可比,后此惟唐玄宗、宋仁宗、清高宗时可比。其余皆不堪相拟焉。据上所述,则南朝之宋有二度,殷淳、王俭。梁有数处,秘阁、文德殿、华林园。(此外各代编目甚多,非大规模之整理,故不录。)北朝则魏、齐、周各有一度,史惟载其一录。隋独有四度。其同一现象,在分类方面为多用李充“四部”而无小类,除《七志》、《七录》、《七林》外。在编目方面为删除叙录而存书目,殷淳《大目》及《七志》除外。在目录学史中,实上接两晋而为最衰弱之一期焉。《七录》分类之特色应除外。

唐代校书四次

唐初有一大事,为一般所不注意者,则魏徵尝撰叙录是也。《唐会要》:卷三十五。“武德五年,秘书监令狐德棻奏请购募遗书,重加钱帛,增置楷书,专令缮写。”“至贞观二年,秘书监魏徵以丧乱之后,典章纷杂,奏引学者校定四部书。”《唐书》卷七十一同。《唐书》:卷一百九十上。“太宗命秘书监魏徵写四部群书,将进内贮库,别置雠校二十人,书手一百人,徵改职之后,令虞世南颜师古等续其事。至高宗初,其功未毕。显庆中,罢雠校及御书手,令工书人缮写,计直酬佣,择散官随番雠校。”《唐会要》:“乾封元年十月十四日,上以四部群书传写讹谬,并亦缺少,乃诏东台侍郎赵仁本、兼兰台侍郎李怀俨、兼东台舍人张文瓘等,集儒学之士,刊正然后缮写。”《唐书》卷一百九十上。《崔行功传》:与李怀俨“等相次充使检校,又置详正学士以校理之。行功仍专知御集。迁兰台侍郎。咸亨中,官名复旧,改为秘书少监。上元元年卒。”据上所引,则唐太宗、高宗二朝,自魏徵至崔行功,校书不绝,前后亘连,至少四十七年。上元以后或停顿。可谓久矣。旧、新《唐志》并未载徵等之目录。然毋煚《古今书录序》《旧唐志·序》引。攻击《群书四录》之五大罪状,其一宗为“所用书序,或取魏文贞;所分书类,皆据《隋经籍志》”。考文贞为魏徵之谥,则魏徵校书,撰有序录,确然无疑。世南、师古以下,踵其前规,想亦就其所校写本各撰序录。故开元时撰《群书四录》,“四万卷目,二千部书名目,首尾三年,便令终竟”,亦《古今书录序》语。良由成例具在,钞撮非难,故其所成之书多至二百卷,实为数十年来先哲渐积之功,非仅赖开元时代二十数人之力耳。开元校书撰录之业,原由褚无量、马怀素分职进行,只因马、褚先后病卒,故由元行冲总代其职。旧、新《唐书》、《唐会要》及《玉海》记载此事,各有差误,且甚混乱,读者惑之。谨钩稽考订述之于次:“开元三年十月甲寅,以光禄卿马怀素、左散骑常侍褚无量并充侍读。”此一事也,见于《旧唐书》卷八《玄宗本纪》,《新唐书》不载。而于“左”字上衍一“为”字,文遂不通。考《褚无量传》:《旧唐书》卷百二。“召拜左散骑常侍,复为侍读”,而知左散骑常侍非怀素而是无量也。《唐会要》卷三十五乃误左为右。《旧唐书》卷四十六。《经籍志》:“开元三年,左散骑常侍褚无量、马怀素侍宴,言及经籍,《唐会要》作“言及内库及秘书坟籍”。玄宗曰:‘内库皆是太宗、高宗先代旧书,常令宫人主掌,所有残缺,未遑补缉,篇卷错乱,难于检阅,卿试为朕整比之。’”《唐会要》略同。此又一事也。考《玄宗本纪》,三年尚在京师,长安。未幸东都,洛阳。则其所言,当指京师内库及秘书监之藏书,与后二年在东都乾元殿之写书或为二事;如系一事,则“三”字当为“五”字之误。而《旧唐书》及《唐会要》乃与七年借书之诏及百官入乾元殿观书二事相属为文,殊不知观书乃在东都,借书之诏乃在马、褚死后,绝无关系也。《玉海》卷五十二。引《集贤注记》:“五年于东京乾元殿写四部书,无量充使检校。”此又一事也。而《新唐书》卷五十七。《艺文志》乃误记:“玄宗命左散骑常侍昭文馆学士马怀素为修图书使,与右散骑常侍崇文馆学士褚无量整比,会幸东都,乃就乾元殿东序检校。”不知检校乾元殿书乃无量专任之业,与怀素并无关系也。兹先述无量之事:《新唐书》卷二百。《褚无量传》所载最详:“初内府旧书,自高宗时藏宫中,甲乙丛倒,无量建请缮录补第,以广秘籍。天子诏于东都乾元殿东厢部汇整比,无量为之使。因表闻喜尉卢僎、《唐会要》僎作撰。江夏尉陆去泰、《唐会要》去作元。左监门率府胄参军王择从、武陟尉徐楚璧分部雠定。《唐会要》作分库检校。卫尉设次,光禄给食。又诏秘书省、司经局、昭文、崇文二馆更相检雠,采天下遗书,以益阙文。”《旧唐书》卷百二。《褚无量传》则载:“无量以内库旧书,自高宗代,即藏宫中,渐致遗逸,奏请缮写刊校,以弘经籍之道。玄宗令于东都乾元殿前施架排次,大加搜写,广采天下异本。”《通鉴》:“五年十二月诏访逸书,于乾元殿编校。”《玉海》引《集贤注记》:“六年三月五日,学士以下始入乾元院。”又云:“六年八月十四日,整比四部书成,令百官入乾元殿东廊观书,无不叹骇。”据此,则无量担任整比内库之书,并访求遗逸,补写入藏,其助手为卢僎等。其时为六年,其地为乾元殿,昭昭甚明。而《旧唐志》及《唐会要》乃系百官观书之事于七年之后,《会要》且误百官为百姓官人。《旧唐书·褚无量传》则又误记:“数年间,四部充备,仍引公卿已下入殿前纵观焉。”《新唐传》之误同。考《玄宗本纪》“六年十月丙申,车驾还京师”,七年并未东幸,则知整比完成,百官入观,确为六年八月之事矣。《旧唐书·褚无量传》:“开元六年,驾还,又敕无量于丽正殿以续前功。”《新唐书·褚无量传》:“帝西还,徙书丽正殿,更以修书学士为丽正殿学士,比京官,预朝会。复诏无量就丽正纂续前功。”《唐会要》卷六十四:“六年,乾元院更号丽正修书院,以秘书监马怀素、右散骑常侍褚无量充使。”此条有二误。一、乾元在东都,丽正在京师,乃迁移,非更号。二、徙书丽正已在十月之后,而怀素已死于七月矣。此在京师之另一工作也。盖于整比东都旧书之后,复有校写新书之事。故《新唐传》又载:“无量又言:‘贞观御书皆宰相署尾;臣位卑不足以辱,请与宰相联名跋尾。’不从。”倘使不写新书,何必跋尾?然《新唐传》记此事于四库完治之后,徙书丽正殿之前,殊失伦次。且其《艺文志》复述“无量建议:御书以宰相宋璟、苏颋同署,如贞观故事”,竟无“不从”字样,尤乖真相。《唐会要》:卷六十四。“六年已后,秘书丞殷承业、右赞善大夫魏哲、通事舍人陆元悌、右率府兵曹参军刘怀信、胡履虚、恭陵令陆绍伯、扶风县丞马利贞,并别敕入院。”又:卷三十五。“七年九月敕:‘比来书籍缺亡及多错乱,良由簿历不明,纲维失错,或须披阅,难可校寻。令丽正殿写四库书,各于本库每部为目录。据此一语,便知晋唐间之四部目录乃是每库藏一部之书,即每部自为目录,以备入室取书之用。不必合订一卷也。其有与四库书名目不类者,依刘歆《七略》,排为《七志》。此语则当指马怀素之业。其经、史、子、集及人文集,以时代为先后,以品秩为次第。其《三教珠英》,既有缺落,宜依旧目,随文修补。’”《旧唐传》:“明年八年无量病卒,年七十五,临终遗言,以丽正写书未毕为恨。”《旧唐纪》:“八年正月壬申,右散骑常侍舒国公褚无量卒。”《通鉴》作正月丙辰。据此联想,则无量写书于丽正殿,始自六年,至七年而始为《四库目录》,八年而无量卒。其业未毕,容于后文续述之。兹插述马怀素之事:《新唐书》卷百九十九。《马怀素传》:“玄宗诏与褚无量同为侍读,更日番入。……有诏句校秘书,是时文籍盈漫,皆炱朽蟫断,签幐纷舛。怀素建白:‘愿下紫微黄门,召宿学巨儒就校谬阙。’又言:‘自齐以前旧籍,王俭《七志》已详。请采近书篇目及前志遗者,续俭《志》以藏秘府。’诏可。即拜怀素秘书监。乃诏国子博士尹知章、四门助教王直、直国子监赵玄黓、陆浑丞吴绰、桑泉尉韦述、扶风丞马利徵、湖州司功参军刘彦直、临汝丞宋辞玉、恭陵丞陆绍伯、新郑尉李子钊、杭州参军殷践猷、梓潼尉解崇质、四门直讲余钦、进士王惬、刘仲丘、右威卫参军侯行果、邢州司户参军袁晖、海州录事参军晁良、右率府胄曹参军毋煚、荥阳主簿王湾、太常寺太祝郑良金等,分别撰次。践猷从弟秘书丞承业、武陟尉徐楚璧是正文字。怀素奏秘书少监卢俌、崔沔为修图书副使,秘书郎田可封、康子元为判官。”《旧唐书》卷百一。《马怀素传》:“是时秘书省典籍散落,条疏无叙。怀素上疏曰:‘南齐已前坟籍,旧编王俭《七志》。已后著述,其数盈多;《隋志》所书,亦未详悉。或古书近出,前志阙而未编。或近人相传,浮词鄙而犹记。若无编录,难辩淄渑。望检括近书篇目,并前志所遗者,续王俭《七志》,藏之秘府。’上于是召学涉之士,国子博士尹知章等,分部撰录,并刊正经史。”《韦述传》:“开元五年为栎阳尉,秘书监马怀素受诏编入图书,乃奏用左散骑常侍元行冲、左庶子齐澣、秘书少监王珣、卫尉少卿吴兢,并述等二十六人,同于秘阁详录四部书。”但元行冲似于怀素死后始任此职,《韦述传》必有误。由此所载,则怀素在秘书省续《七志》,与无量之在乾元殿整比旧书,完全异趋。所同者惟皆是开元五年开始耳。不知《新唐志》何以又牵涉二事为一也?《资治通鉴》亦误记二事为一。“然怀素不善著述,未能有所绪别”。《新唐传》。“六年秋七月己未”,病卒。《旧唐书》卷八。“怀素卒后,诏秘书官并号修书学士,草定四部。人人意自出,无所统一,逾年不成。有司疲于供拟。太仆卿王毛仲奏罢内料。又诏右常侍褚无量、大理卿元行冲考绌不应选者。无量等奏修撰有条,宜得大儒综治。诏委行冲”。《新唐书·马怀素传》。“于是行冲表请通撰古今书目,名为《群书四录》”。《旧唐书·元行冲传》。“乃令煚、述、钦总缉部分,践猷、惬治经,述、钦治史,煚、彦直治子,湾、仲丘治集”。《新唐书·马怀素传》。接事之始,当在七年。据《马传》之“逾年不成”,《古今书录序》之“首尾三年”。“至九年冬十一月丙辰,左散骑常侍元行冲上《群书目录》二百卷,藏之内府”。据《旧唐书》卷八。但《新唐书·马怀素传》误作八年。(新、旧《唐志》俱作《群书四录》,但《旧唐志序》衍一部字。)此录“所用书序或取魏文贞,所分书类皆据《隋经籍志》”。“有书二千六百五十五部,四万八千一百六十九卷”。《玉海》卷五十二引《会要》。在过去一切目录中,庞大无比。即在后世,亦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差堪比拟。然此则专录存书,彼则兼收存目。部卷之数,此虽仅及彼之半,而叙录之详,彼实有逊于此。其劣点在材料方面则为“秘书省经书实多亡阙;诸司坟籍,不暇讨论”。“新集记贞观之前,永徽已来不取;近书采长安之上,神龙已来未录”。在体例方面则为“或不详名氏,或未知部伍”。“书多阙目,空张第数”。此毋煚《古今书录序》所指摘者也。自马怀素建议续《七志》,至元行冲变计改撰《群书四录》,前后凡五年。故《韦述传》云:“五年而成其总目二百卷。”此事虽尝经褚无量考核一次,然前由怀素创办,后有行冲主持,实际与无量无关。只因无量病卒后数日,玄宗即“命右散骑常侍元行冲整比群书”。《通鉴》。故《旧唐书》卷百二。《元行冲传》:“秘书监马怀素集学者续王俭今书《七志》,左散骑常侍褚无量于丽正殿写四部书,事未就而怀素、无量卒,诏行冲总代其职。”虽时次不明,固显然有分别也。行冲既“知丽正院,又奏绍伯、利徵、彦直、践猷、行果、子钊、直、煚、述、湾、玄黓、钦、良金与朝邑丞冯朝隐、冠氏尉权寅献、秘书省校书郎孟晓、扬州兵曹参军韩覃、王嗣琳、福昌令张悱、进士崔藏之,入校丽正书。由是秘书省罢撰辑,而学士皆在丽正矣”。《新唐书·马怀素传》。后来行冲“以老罢丽正校书事”,《新唐书·元行冲传》。而十三年夏四月丁巳改丽正殿书院为集贤殿书院,《旧唐书》卷八。以中书令张说充学士,知院事,《唐会要》卷六十四。代行冲。《旧唐书·百官志》注。至“十九年冬,车驾发京时,集贤院四库书总八万九千卷”。虽“其中杂有梁、陈、齐、周、隋代古书,贞观、永徽、乾封、总章、咸亨旧本”。《玉海》引《会要》。虽多复本,亦可谓富矣。然毋煚以《群书四录》“知有未惬,追怨良深”,“其后周览人间,颇睹阙文”。“乃与类同契,积思潜心,审正旧疑,详开新制。永徽新集,神龙近书,则释而附也。未详名氏,不知部伍,则论而补也。空张之目,则检获便增。未允之序,则详宜别作。纰缪咸正,混杂必刊。改旧传之失者三百余条,加新书之目者六千余卷”。《旧唐志》引《古今书录序》。将《群书四录》“略为四十卷,名为《古今书录》”。《旧唐志》。其分量为五与一之比。异点为何,极堪考索。除正误,补阙,拾遗,改作书序,增加书类,已经煚序明言外。《旧唐志》又言:“煚等四部目及释道目并有小序及注撰人姓氏。”煚序又言对于释道之书“亦具翻译名氏,序述指归。又勒成目录十卷,名曰《开元内外经录》”。则煚录并未删除“序述指归”之书序,与《群书四录》实同一体制,何以又仅有其五分之一乎?由《旧唐志》之“略”而联想及《七略》之略,《七略》与《别录》至煚时犹存,《七略》亦有序述。指归之叙录,不过较《别录》为略耳。然则《古今书录》之所异于《群书四录》者,殆亦仅在叙录较略之一点耳。盖《四录》出于众修,或全抄各书序跋及篇目,颇似后来之《经义考》,但《经义考》不列篇目,而《四录》或不引他书考证语。及前此之《别录》;但《别录》或无各类小序。而《书录》则加以剪裁修正,节略繁杂之各书序跋为“小序”耳。《旧唐志》所谓“小序”殆非各类说明分类理由及叙述学术源流之小序,如《汉志》例。而指各书条目后之简略序录也。总之,《四录》之成,“学士无赏擢者”。《玉海》卷五十二。而《书录》“奏上,赐银绢二百”,同上引《唐会要》。则毋煚所撰犹之王俭《七志》,虽出私人之手,亦食秘府校雠之果矣。自此以后,德宗贞元二年七月,秘书监刘太真请择儒者详校《九经》于秘书省,从之。三年八月又请添写史书,从之。《唐会要》卷六十五。秘书少监陈京“凡四命为集贤学士,在集贤奏秘书官六员隶殿内,而刊校益理,求遗书,凡增缮者,乃作《艺文新志》,名曰《贞元御府群书新录》”。见《柳柳州集·陈京行状》。“文宗时,郑覃侍讲禁中,以经籍道丧,屡以为言。诏令秘阁搜访遗文,日令添写。开成初,四部书至五万六千四百七十六卷”。见《旧唐志》。“于是四库之书复全,分藏于十二库”。《新唐志》。总上所述,则李唐一代,四度校书。第一期自太宗贞观初至高宗永元元年。第二期自玄宗开元五年至天宝十四载。《玉海》引《唐会要》。第三期为德宗贞元年代。第四期为文宗开成年代。

宋代校书五次

北宋馆阁藏书,最多复本。五代原有所谓三馆,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始于乾元殿东改建,三年二月赐名崇文院。院之东庑为昭文书库,南庑为集贤书库,西庑有四库,分四部,为史馆书库。凡六库,书籍正副本八万卷。九年搜访阙书。端拱元年又建秘阁于崇文院中堂,分内库书籍四万卷藏之。真宗咸平元年十一月,以三馆秘阁书籍岁久不治,诏朱昂、杜镐与刘承珪整比,著为目录。二年闰三月,诏三馆写四部书来上,当置禁中太清楼及龙图阁。三年,咸平馆阁书目告成。五年,以龙图阁及太清楼藏书尚有舛误,而未雠对者犹二万卷,于是令刘均、聂震等七人就崇文院校勘。次年,真宗谓龙图阁书屡经校雠,最为精详,分为经典、史传、子书、文集、天文、图画六阁。大中祥符三年,又命王钦若选官详校《道藏经》。九年奏上。八年,崇文院火,太宗、真宗二代藏书大半煨烬矣。乃命王钦若提点写校馆阁书籍,陈彭年副之,借太清楼本补写。仁宗天圣九年,新作崇文院,增募书吏,专事补辑。景祐元年闰六月,以三馆秘阁所藏有缪滥不全之书,命翰林学士张观、知制诰李淑、宋祁,将馆阁正副本书看详,定其存废,讹谬重复,并从删去,内有差漏者,令补写校对。仿《开元四部录》,约《国史艺文志》,著为目录,仍令翰林学士盛度等看详。三年,补写四部书告成。宝历元年,翰林学士王尧臣等上新修《崇文总目》六十卷,分十九部,有书三万六十九卷。同功撰集者为聂冠卿、郭稹、吕公绰、王洙欧阳修、张观、宋庠等。嘉祐四年,秘阁校理吴及以“近年用内臣监馆图书库,久不更,借出书籍,亡失已多。又简编脱落,书史补写不精。请选馆职三两人,分馆阁吏人编写书籍”。二月丁酉,遂置馆阁编定书籍官。以秘阁校理蔡抗、陈襄,集贤校理苏颂,馆阁校勘陈绎,分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秘阁而编定之。不兼他局,二年一代。用黄纸写印正本,以防蠹败。又广开献书之路。七年三月,又诏参知政事欧阳修提举三馆秘阁写校书籍。先是,修请降旧本补写,尝诏龙图、天章、宝文阁、太清楼管掌内臣检所缺书录上,于门下省誊写。至是年六月丁亥,秘阁上补写御览书籍。于《崇文总目》之外,定著一千四百七十四部,八千四百九十四卷。以校勘功毕,明年遂罢局。此北宋第二次之大整理也。徽宗崇宁初,秘阁补写黄本。政和七年,校书郎孙觌及著作郎倪涛、校书汪藻、刘彦适撰次《秘书总目》,较《崇文总目》多数百家,几万余卷。宣和四年,建补缉校正文籍所。馆阁之储,为部六千七百有五,为卷七万三千八百七十有七。此北宋第三次之大整理也。南宋则有二次:高宗绍兴十四年五月,秘书省复置补写所,又迭次求书州郡。至孝宗淳熙五年,秘书少监陈骙上《中兴馆阁书目》七十卷,为一大结束。凡五十二门,计见在书四万四千四百八十六卷,较《崇文总目》所收多一万三千八百十七卷。宁宗嘉定十三年,秘书丞张攀续之,又得书一万四千九百四十三卷。本章所述,多据《玉海》,《宋会要稿》,及《宋志》。详明出处见拙著《中国目录学年表》。以上所述,皆馆阁对于一切书籍之整理。此外,北宋自太宗至仁宗校刊十七史及医书,则纯属于校勘学之大工作也。

元明二代不校书

元代虽有秘书监及翰林国史院,又有所谓经籍所,编修所,兴文署,而皆不校书。明代则只于翰林国史院后去国史二字。设典籍二人后去一人。以掌经籍。秘书监尝设而即罢。成祖迁都北京,藏书于文渊阁,亦尝求遗书。英宗正统六年,大学杨士奇尝令人编成《文渊阁书目》十四卷。据《千顷堂书目》。凡四万三千二百余册,而皇史宬所藏之《永乐大典》及列朝宝训实录二三万卷尚不与焉。神宗万历三十三年,内阁敕房办事孙能传、张萱等又撰为《内阁书目》四卷。较之正统时,十仅存二三。此二次皆未有校雠之事,其书亦由征集而来,未经缮写。至于成祖之命解缙等撰《永乐大典》,只是类抄古书,虽尝经校雠,而拆散原书,依韵分部,故与目录学虽有关系而非嫡系,不必详述。

清代校写《四库全书》

清高宗之命文臣纂集《四库全书》也,其原料来路有二:一为令各省访求遗书,一为派官采辑《永乐大典》中之古籍,恢复其原状。其目的有二:一为博好古右文之美名,二为绝反清复明之根株。其办法为(1)中选之书,照钞为一律格式,名曰《四库全书》。(2)内有近似反清之语,任意删改。(3)不中选之书,存其目录,不钞入全书。(4)反清最烈之书,一律焚毁查禁。(5)从全书中另选一部分要籍,名曰《四库全书荟要》,但各书皆仍保存原文。(6)《四库全书》重钞复本七份,分藏七处,半供公开阅览之用。除钞成一律格式及重钞复本二例为汉、隋、唐、宋四代之成规外,其余各点皆为前代所无。向来校书,皆无总括之名,惟《四库全书》独另起称号。盖有丛书之实而仿类书之名也。其事始于乾隆三十八年,建议者为安徽学政朱筠。《荟要》成于四十四年,《全书》成于四十七年。然补钞重校,又十年而未辍。七阁藏书,亦互有出入。每书首页皆有提要,然又与刊版单行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互有详略。提要之撰,经过几番之周折。乾隆三十八年,朱筠奏请每书必校其得失,撮举大旨,叙于本书卷首。清帝犹不赞成,谓“若欲悉仿刘向校书序录成规,未免过于繁冗。但向阅内府所贮康熙年间旧藏书籍,多有摘叙简明略节,附夹本书之内者,于检查洵为有益。应俟移取各省购书全到时,即令承办各员将书中要旨檃括,总叙厓略,粘开卷副页右方”。然三十九年七月二十五日,四库全书处进呈《总目》,于经史子集内分晰应刻应钞及应存书目三项,各条下俱经撰有提要,将一书原委,撮举大凡,并详著书人世次爵里,可以一览了然。较之《崇文总目》,搜罗既广,体例加详。清帝以为“自应如此办理”。又谓“现办《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多至万余种,卷帙甚繁,将来钞刻成书,翻阅已颇为不易,自应于《提要》之外,另刊《简明书目》一编,只载某书若干卷,注某朝某人撰,则篇目不繁而检查较易,俾学者由《书目》而寻《提要》,由《提要》而得《全书》”。四十一年九月,又令将诸书校订之语另为编次,刊为《四库全书考证》一书。《全书》及《提要》于四十六七年先后告成。《提要》多至二百卷,事实上较刘向《别录》增大至十倍,出乎清帝初意之外。各书《提要》全仿《别录》之例,其优点为能考出撰人之生平,著书之大旨,劣点则为好作苛论,未能持平。近人论之者甚多,惟任松如讦之最力,其言曰:“吾国王者专断,以乾隆为极致。其于《四库书》,直以天禄石渠为腹诽偶语者之死所。不仅欲以天子黜陟生杀之权,行仲尼褒贬笔削之事已也。删改之横,制作之滥,挑剔之刻,播弄之毒,诱惑之巧,搜索之严,焚毁之繁多,诛戮之惨酷,铲毁凿仆之殆遍,摧残文献,皆振古所绝无。虽其工程之大,著录之富,足与长城运河方驾,迄不能偿其罪也”。《四库全书答问序》。而杨家骆撰《四库大辞典》,以撰人、书名为条目,节《提要》之略以为解题,且述其编校之经过,甚便参考,亦目录学之似因实创之作也。

私家校雠

以上所述皆为秘阁藏书之校雠,仅择其最显著者略事提挈,至于详情,著者别有《目录学年表》以记之。私家校雠则有异于秘阁,其功不在于整理而在于搜罗与比勘,搜罗之富,比勘之精亦有远胜于秘阁之敷衍了事者。汉儒注经,颇重校雠。而“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繁裁芜,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后汉书》本传。校雠之脱离目录而别成为注解学,自此始也。《梁书》卷十四。称“任昉坟籍无所不见,家虽贫,聚书至万余卷,率多异本。昉卒,高祖使学士贺纵共沈约勘其《书目》,官所无者,就昉家取之”。私家藏书之多于秘阁且有目录,自此始也。《唐书》卷百一。称韦述“聚书二万卷,皆自校定铅椠,虽御府不逮也”。校雠之道,固有待于专家,非可漫责之于文吏耳。北宋初,宋绶“藏书过秘府,章献明肃太后称制,未有故实,于其家讨论,尽得之”。此事见于《孙公谈圃》。绶“常谓校书如扫尘,一面扫,一面生,故有一书每三四校,犹脱缪”。此语见于《梦溪笔谈》。绶子敏求“藏书皆校三五遍,世之蓄书,以宋为善本”。此事见于《曲洧旧闻》。故《叶氏过庭录》、陆游《跋京本家语》咸推宋氏书“校雠精审胜诸家”。同时有王洙及其子钦臣藏书,尤富且精。《宋史》称钦臣“手自雠正,世称善本”。徐度却扫编》称:“予所见藏书之富,莫如南都王仲至即钦臣。侍郎家,其目至四万三千卷,而类书之卷帙浩博如《太平广记》之类皆不在其间。闻之其子彦朝云:‘先人每得一书,必以废纸草传之,又求别本参校,至无差误,乃缮写之。必以鄂州蒲圻县纸为册,以其紧慢厚薄得中也。每册不过三四十叶,恐其厚而易坏也。此本传以借人及子弟观之。又别写一本,尤精好,以绢素背之,号“镇库书”,非己不得见也。’‘镇库书’不能尽有,才五千余卷。盖尝与宋次道即敏求。相约传书,互置目录一本,遇所阙即写寄,故能致多如此。”古今藏校之精,莫过钦臣此法矣。虽汉刘向之“以杀青简书”,北宋馆阁之黄本,清文渊阁之《四库全书》,其精美亦不能超越钦臣之书也。北宋之末,则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每获一书,即同共校勘,整集签题”。《金石录后序》。贺铸“手自校雠,无一字脱误”。叶梦得建康集》。南宋初,则晁公武“躬以朱黄雠校舛误”。《郡斋读书志序》。岳珂“刊九经三传,以家塾所藏诸刻,并兴国于氏,建安余仁仲本,凡二十本,又以越中旧本注疏,建本有音释注疏,蜀注疏,合二十三本,专属本经名士反复参订,始命良工入梓。其所撰《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于书本字画注文音释句读脱简考异,皆罗列条目,详审精确”。见陈鳣《曝书杂记》。校勘学、狭义校雠学。版本学、刊刻学之确立,自兹始也。其后贾似道刊《九经》,亦以数十种版本比校,雇百余人任校正之事。然独删落注疏,不及岳珂远矣。元明校书之风稍衰,然精者亦颇不少。清代诸儒最重考据,对于古书字句之校勘,几成为每一学者必备之常识,必做之工作。其尤精者,为乾隆时代之卢文弨,及王念孙引之父子。清末则有俞樾。严元照《书卢抱经先生札记后》。称文弨“喜校书,自经传子史,下逮说部诗文集,凡经披览,无不丹黄,即无别本可勘同异,必为之厘正字画,然后快。嗜之至老愈笃,自笑如猩猩之见酒也”。钱大昕《卢氏群书拾补序》。称其“精研经训,自通籍以至归田,铅椠未尝一日去手。家藏图籍数万卷,手自校勘,精审无误。自宋次道敏求刘原父恕诸公皆莫能及也”。文弨撰《群书拾补》,念孙撰《读书杂志》,引之撰《经义述闻》,俞樾撰《古书疑义举例》。皆对于古书字句之脱误疑难,校雠极精,为考证学奠定极坚固之基础。自是以来,真正之校雠(校勘)学遂成为有方法有理论之科学,非复目录学或考证学之枝节矣。晚近一般图书馆之藏书,以形式固定,无整理之必要。而字句之脱误,在读者自雠之,图书馆员亦不复引为己任。校雠之与目录,遂如湘漓之分流,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矣。今人胡朴安及其侄道静撰《校雠学》,蒋元卿撰《校雠学史》,述此学之源流,并牵涉目录学,不能细为厘别。而刘咸炘撰《校雠述林》、《续校雠通义》,则上承宋郑樵《校雠略》、清章学诚《校雠通义》之绪,而衍陈目录分类之理论,非复狭义之校雠(校勘)学所能范围焉。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