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選

徐孺子祠堂〔一〕

喬木幽人三畝宅〔二〕,生芻一束向誰論〔三〕?藤蘿得意干雲日〔四〕,簫鼓何心進酒樽〔五〕?白屋可能無孺子〔六〕?黄堂不是欠陳蕃〔七〕。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舊痕。

〔一〕熙寧元年作。時山谷調任汝州葉縣尉,九月到任,此詩作於赴任前滯留鄉里時。徐穉,字孺子,東漢高士,豫章南昌人,家貧躬耕,公府屢辟不就。“時陳蕃爲太守,以禮請署功曹,穉不免之,既謁而退。蕃在郡不接賓客,唯穉來特設一榻,去則縣(懸)之。”(《後漢書·徐穉傳》)曾鞏《徐孺子祠堂記》:“按《圖記》:‘章水北逕南昌城,西歷白社,其西有孺子墓;又北歷南塘,其東爲東湖,湖南小洲上有孺子宅,號孺子臺。吴嘉禾中,太守徐熙於孺子墓隧種松,太守謝景於墓側立碑。晉永安中,太守夏侯嵩於碑旁立思賢亭,世世修治;至拓跋魏時,謂之聘君亭。’今亭尚存,而湖南小洲,世不知其嘗爲孺子宅,又嘗爲臺也。予爲太守之明年,始即其處,結茅爲堂,圖孺子像,祠以中牢,率州之賓屬拜焉。”

〔二〕喬木:高大樹木。《詩·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幽人:隱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巖扉松徑長寂寥,唯有幽人自來去。”三畝宅:《孟子·梁惠王》:“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三畝極言其小。

〔三〕生芻一束:《後漢書·徐穉傳》:“及林宗(郭泰字)有母憂,穉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廬前而去。衆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詩》不云乎:“生芻一束,其人如玉。”(《小雅·白駒》)吾無德以堪之。’”生芻,新割的青草。

〔四〕藤蘿:泛指蔓生植物,其莖常攀援於喬木之上,如紫藤、女蘿等。干雲:形容樹木參天,高及雲際。此句隱喻新進官僚夤緣攀附,得意一時。

〔五〕簫鼓:漢武帝《秋風辭》:“横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此指祭祀時奏樂。此句感嘆才德之士不受重用。

〔六〕白屋:古代平民住屋不施采,故稱白屋。《漢書·吾丘壽王傳》:“三公有司,或由窮巷,起白屋,裂地而封。”顔師古注:“白屋,以白茅覆屋也。”可能:怎能,豈能。

〔七〕黄堂:太守之堂。范成大吴郡志》卷六:“黄堂:《郡國志》:在鷄陂之側,春申君子假君之殿也,後太守居之。以數失火,塗以雌黄,遂名黄堂,即今太守正廳是也。今天下郡治,皆名黄堂,昉此。”又《後漢書·郭丹傳》:“太守杜詩請(郭丹)爲功曹,丹薦鄉人長者自代而去。……(太守)勑以丹事,編署黄堂,以爲後法。”此句由曾鞏爲徐穉立祠一事生發,説地方官中亦不乏禮賢下士者。

【評箋】 方東樹《昭昧詹言》卷二十:起二句分點,三四寫景,五六所謂借感自己,收切祠堂,高超入妙,即五六句中意。今人尚笑古人冷淡,則我安得不爲人笑,但有志者不顧也。末句所謂興也,言外之妙,不可執着。……三四即老杜“杉松”二意。

高步瀛《唐宋詩舉要》引姚範語:從杜公《詠懷古跡》來,而變其面貌。凡詠古詩鎔鑄事跡,裁對工巧,此西崑纖麗之體。若大家以自吐胸臆,兀傲縱横,豈以儷事爲尚哉!

虎號南山〔一〕

虎號南山,北風雨雪〔二〕。百夫莫爲〔三〕,其下流血。相彼暴政,幾何不虎〔四〕?父子相戒:“是將食汝!”〔五〕伊彼大吏〔六〕,易我鰥寡〔七〕;矧彼小吏,取桎梏以舞〔八〕。念昔先民〔九〕,求民之瘼〔一〇〕;今其病之〔一一〕,言置於壑〔一二〕。出民於水〔一三〕,惟夏伯禹〔一四〕。今俾我民,是墊平土〔一五〕。豈弟君子,伊我父母〔一六〕。不念赤子,今我何怙〔一七〕!嗚呼旻天,如此罪何苦〔一八〕!

〔一〕《外集》卷十二題下注:“虎號南山,民怨吏也。”作於熙寧元年至葉縣前。

〔二〕北風句:《詩·邶風·北風》:“北風其涼,雨雪其雱。”“北風其喈,雨雪其霏。”《序》:“《北風》刺虐也。衛國並爲威虐,百姓不親,莫不相携持而去焉。”詩即用此意。

〔三〕百夫:衆人。《詩·秦風·黄鳥》:“維此奄息,百夫之特。”

〔四〕相:視也。《詩·小雅·伐木》:“相彼鳥矣,猶求友聲。”二句用《禮記·檀弓》事:孔子經泰山,見一婦人哀哭於墓,使子路問之,婦人言其公、夫、子均死於虎,“夫子曰:‘何爲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幾何不虎:有多少不像虎的。

〔五〕二句用《詩·魏風·碩鼠》:“逝將去女(汝),適彼樂土”句式,謂父子相互告誡虎要吃人。

〔六〕伊:語助詞。

〔七〕易:輕視,簡慢。《孟子·梁惠王下》:“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

〔八〕矧:何况。桎梏:刑具。《易·蒙》:“利用刑人,用説桎梏。”《疏》:“在足曰桎,在手曰梏。”此代指刑法。舞桎梏,謂肆意濫用刑法,亦即《史記·貨殖列傳》“吏士舞文弄法,刻章偽書”、王充《論衡·程材》“長大成吏,舞文巧法,徇私爲己,勉赴權利”之意。

〔九〕先民:古代賢人。《詩·大雅·板》:“先民有言,詢於芻蕘。”《箋》:“古之賢者有言,有疑事當與薪采者謀之。”

〔一〇〕《後漢書·循吏傳序》:“廣求民瘼,觀納風謡,故能内外匪懈,百姓寬息。”民瘼,民間疾苦。

〔一一〕其:指上文中的官吏。病:爲難。《論語·雍也》:“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衆,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病諸,即病之乎,難以做到。

〔一二〕言:助詞。置:捐棄。溝壑:《孟子·梁惠王》:“凶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此即指流離至死,填尸山谷。

〔一三〕出民句:《孟子·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爲拯己於水火之中也。”

〔一四〕夏伯禹:即夏禹。《左傳·昭公元年》:“劉子曰:‘美哉禹功!明德遠矣!微禹,吾其魚乎!’”禹父鯀爲崇伯,故稱夏禹爲伯禹。伯,古代統治一方之長。《書·舜典》:“伯禹作司空。”

〔一五〕俾:使。墊:淹没,沉陷。《書·益稷》:“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曰)當堯之時,水逆行,氾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驅蛇龍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漢是也。險阻既遠,鳥獸之害人者消,然後人得平土而居之。堯舜既没,聖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壞宫室以爲汙池,民無所安息,棄田以爲園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説暴行又作,園囿、汙池、沛澤多而禽獸至。”以上四句即概括《孟子》此段文字,對現實作了猛烈批判。

〔一六〕豈弟二句:《詩·大雅·泂酌》:“豈弟君子,民之父母。”豈弟,同愷悌,和樂平易。君子:此指官吏。伊,是也。

〔一七〕赤子:嬰兒,引申爲子民百姓。《書·康誥》:“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疏》:“愛養人若母之安赤子……子生赤色,故言赤子。”怙:依靠。《詩·小雅·蓼莪》:“無父何怙?無母何恃?”二句謂統治者不顧人民,人民又有何依靠?

〔一八〕旻(mín)天:原指秋天,此泛指天。《書·大禹謨》:“帝(舜)初于歷山,往于田,日號泣于旻天。”末二句向天慨嘆所受之罪深重苦痛。

次韻戲答彦和〔一〕

本不因循老鏡春〔二〕,江湖歸去作閑人〔三〕。天於萬物定貧我〔四〕,智效一官全爲親〔五〕。布袋形骸增碨磊〔六〕,錦囊詩句愧清新〔七〕。杜門絶俗無行跡〔八〕,相憶猶當遣化身〔九〕。

〔一〕作於熙寧元年赴葉縣前。原註云:“彦和年四十,棄官杜門不出。”次韻:又稱步韻,按他人原詩韻脚或用韻次序賦詩。

〔二〕因循:墨守舊法,無所作爲。鏡春:鏡中的容顔。此句言彦和本不想做個因循守舊的官吏而蹉跎歲月。

〔三〕江湖句:李商隱《安定城樓》:“永憶江湖歸白髮。”又白居易《歲暮寄微之三首》:“唯欠結廬嵩洛下,一時歸去作閑人。”

〔四〕天於句:《莊子·大宗師》:子輿見子桑若歌若哭,問曰:“子之歌詩,何故若是?”子桑答曰:“吾思夫使我至此極者而弗得也。父母豈欲吾貧哉?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地豈私貧我哉?求其爲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極者,命也夫!”

〔五〕智效一官:語出《莊子·逍遥游》,“智”原作“知”,相通,意謂智能可勝任一官之職。全爲親:古人爲養親而仕被認爲高義。《後漢書·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序》:廬江毛義家貧孝義,南陽張奉慕名往見,適府檄至,以毛義爲守令,義捧檄而入,喜形於色。張奉心賤之,固辭而去。及毛義母死,義去官行服。“後舉賢良,公車徵,遂不至。張奉嘆曰:‘賢者固不可測。往日之喜,乃爲親屈也。斯蓋所謂家貧親老,不擇官而仕者也。’”

〔六〕布袋:指五代時梁朝禪僧布袋和尚。《景德傳燈録》卷二十七:“明州奉化縣布袋和尚者,未詳氏族,自稱名契此,形裁腲脮,蹙額皤腹,出語無定,寢卧隨處,常以杖荷一布囊,凡供身之具,盡貯囊中。入肆聚落,見物則乞,或醢魚葅,才接入口,分少許投囊中,時號長汀子布袋師也。……梁貞明三年丙子三月,……安然而化。”或以爲即彌勒菩薩化身,見莊綽《鷄肋編》卷中。碨磊:不平貌。此以布袋和尚狀彦和。

〔七〕錦囊詩句:李商隱《李長吉小傳》:“(賀)每旦日出,與諸公游,未嘗得題然後爲詩,如他人思量牽合以及程限爲意。恒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從婢取書,研墨疊紙足成之,投他囊中。”清新:杜甫《春日憶李白》:“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此句稱贊彦和詩才,自愧不如。

〔八〕杜門句:白居易《中隱》:“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關,亦無車馬客,造次到門前。”

〔九〕化身:指彦和,用布袋和尚逝世前所説偈中“彌勒真彌勒,分身百千億”之意。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佛的本身可化爲各種形相,以便現身説法,是爲化身,釋迦牟尼即是佛的一個化身。此句寫相思之情,期望彦和來訪。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若爲化作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

思親汝州作〔一〕

歲晚寒侵游子衣〔二〕,拘留幕府報官移〔三〕。五更歸夢三百里,一日思親十二時〔四〕。車上吐茵元不逐〔五〕,市中有虎竟成疑〔六〕。秋毫得失關何事?總爲平安書到遲〔七〕。

〔一〕熙寧元年在葉縣作。黄《山谷年譜》:“按玉山汪氏有先生此詩真跡,題云:《戊申九月到汝州,時鎮相富鄭公》,而首句與集中不同,云:風力霜威侵短衣。”汝州:轄境爲今河南北汝河、沙河流域各縣,治所梁縣(今河南臨汝)。

〔二〕游子衣: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綫,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三〕幕府:原爲將帥營帳,後也用以稱衙署,此指汝州府治。官移:官府文書。此句言山谷未能按期到任而受責。《外集》有《還家呈伯氏》一詩,述及此事:“强趨手板汝陽城,更責愆期被訶詬。法官毒螫草自摇,丞相霜威人避走。”史容注:“山谷嘗云:思親,初到汝州,時鎮相富公以予到官逾期下吏。”

〔四〕五更二句:吴曾《能改齋漫録》卷六《事實》:“唐朱晝《喜陳懿至》詩云:‘一别一千日,一日十二憶。苦心無閒時,今夕見玉色。’乃知山谷‘五更歸夢三千里,一日思親十二時’之句,蓋取此。”按唐人詩中以時空相對之例甚多。如柳宗元《别舍弟宗一》:“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張祜《宫詞》:“故國三千里,深宫二十年”;白居易《夢亡友劉太白同遊彰敬寺》:“三千里外卧江州,十五年前哭老劉”等均是。

〔五〕車上句:《漢書·丙吉傳》:“吉爲人深厚,不伐善。……於官屬掾史,務掩過揚善。吉馭吏耆(嗜)酒,數逋蕩(顔注:亡其所供之職而遊放),嘗從吉出,醉歐(嘔)丞相車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飽之失去士,使此人將復何所容?西曹地(第)忍之,此不過汙丞相車茵耳。’遂不去也。”茵:車墊。此以丙吉之寬厚喻富弼,意謂初未受責罰。

〔六〕市中句:《韓非子·内儲説》載魏國龐恭與太子到趙國邯鄲去作人質,龐恭問魏王:有一人或二人言市中有虎,是否相信?魏王皆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龐恭曰:‘夫市之無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之去魏也遠於市,議臣者過於三人,願王察之。’”此借言有人讒毁。

〔七〕二句表示對受責一事毫不在意,所念僅是家書遲遲未到。平安書:報告平安的家書。岑參《逢入京使》:“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詩人這種態度在《還家呈伯氏》中亦有表露:“賤貧孤遠蓋如此,此事端於我何有!”

次韻裴仲謀同年〔一〕

交蓋春風汝水邊〔二〕,客牀相對卧僧氈〔三〕。舞陽去葉纔百里,賤子與公皆少年〔四〕。白髮齊生如有種〔五〕,青山好去坐無錢〔六〕。煙沙篁竹江南岸〔七〕,輸與鸕鶿取次眠〔八〕。

〔一〕熙寧二年葉縣作。裴仲謀名綸,時爲舞陽尉。同年:舊時對同榜登科者的稱謂。

〔二〕交蓋:路上兩車相遇,車篷相接,形容朋友相逢談話之親切。《漢書》鄒陽《獄中上書》:“語曰:‘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顔注:“傾蓋猶交蓋駐車也。”汝水:古水名,上游即今河南北汝河,發源於河南魯山縣大盂山,流經襄城、郾城、上蔡、汝南;下游即今南汝河,注入淮河。舞陽在郾城之西,葉縣又在舞陽之西。

〔三〕客牀句:形容二人情意投合,相處甚洽。韋應物《示全真元常》:“寧知風雪夜,復此對牀眠。”白居易《招張司業宿》:“能來同宿否?聽雨對牀眠。”後經東坡兄弟互用,“對牀夜雨”遂成表現兄弟朋友之情的熟典。僧氈:佛寺用的禦寒之具。

〔四〕舞陽:縣名,在今河南舞陽縣西。葉:葉縣,在今河南葉縣南。賤子:作者自謙之稱。《漢書·樓護傳》:大司空王邑尊重樓護,“時請召賓客,邑居樽下,稱‘賤子上壽’。”鮑照《代東武吟》:“主人且勿諠,賤子歌一言。”公:指裴同年。

〔五〕白髮句:《史記·陳涉世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此借言白髮如有種一般,衍生不絶。

〔六〕此句謂青山雖好,却無錢買而歸隱。《世説新語·排調》:“支道林因人就深公買印山。深公答曰:‘未聞巢由買山而隱。’”後遂以買山指歸隱。顧况《送李山人還玉溪》詩:“幽人獨欠買山錢。”又《雲溪友議》卷一:“又有匡廬符載山人,遣三尺童子,賫數幅文書乞買山錢百萬,公(指于頔)遂與之,仍加紙墨衣服等。”坐:因爲。杜牧《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

〔七〕煙沙:雲煙繚繞的沙洲。篁竹:叢竹。

〔八〕輸與:讓給。王禹偁《松江》:“滿眼碧波輸野鳥”,梅堯臣《西湖閑望》:“愛閑輸白鳥,盡日立沙汀。”鸕鶿:水鳥名,俗稱水老鴉,形似鴉而大,色黑,棲息水濱,善於潛水捕魚。取次:隨便或草草。白居易《偶眠》:“老愛尋思事,慵多取次眠。”

流民嘆〔一〕

朔方頻年無好雨〔二〕,五種不入虚春秋〔三〕。邇來后土中夜震〔四〕,有似巨鼇復戴三山遊〔五〕。傾牆摧棟壓老弱,寃聲未定隨洪流。地文劃劙水觱沸〔六〕,十户八九生魚頭〔七〕。稍聞澶淵渡河日數萬〔八〕,河北不知虚幾州。纍纍襁負襄葉間〔九〕,問舍無所耕無牛〔一〇〕。初來猶自得曠土〔一一〕,嗟爾後至將何怙〔一二〕?刺史守令真分憂〔一三〕,明詔哀痛如父母〔一四〕。廟堂已用伊周徒〔一五〕,何時眼前見安堵〔一六〕?疎遠之謀未易陳,市上三言或成虎〔一七〕。禍災流行固無時〔一八〕,堯湯水旱人不知〔一九〕。桓侯之疾初無證,扁鵲入秦始治病〔二〇〕。投膠盈掬俟河清〔二一〕,一簞豈能續民命〔二二〕?雖然猶願及此春,略講周公十二政〔二三〕。風生羣口方出奇〔二四〕,老生常談幸聽之〔二五〕。

〔一〕作於熙寧二年,時在葉縣。熙寧元年秋冬,河朔及京師連續地震,震後洪水泛濫,災民紛紛渡河而南。《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熙寧元年八月,司馬光奏曰:“今河決之外,加以地震,官府民居蕩焉。糞壤繼以霖雨,倉廩腐朽,軍食且乏,何暇及民!冬夏之交,民必大困。”此詩蓋爲當年災情之實録。

〔二〕朔方:《尚書·堯典》:“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史記·五帝本紀》則作“申命和叔居北方”,此泛指北方。

〔三〕五種:即五種穀物。《周禮·夏官·職方氏》:“正北曰并州,其山鎮曰恒山,其澤藪曰昭餘祁……其民二男三女,其畜宜五擾,其穀宜五種。”鄭玄注:“五種:黍、稷、菽、麥、稻也。”古恒山在今河北曲陽西北,昭餘祁故跡在今山西平遥西南。當時河北連年乾旱、顆粒無收,熙寧之初又連續地震,故“宜五種”之地今却“五種不入”。此處既寫實,又用典,十分精切。虚春秋:虚度春秋。

〔四〕邇來:近來。后土:指大地,《左傳·僖公十五年》:“君履后土而戴皇天。”此句寫地震。《續通鑑長編拾補》熙寧元年七月注引《十朝綱要·宋史本紀》:“甲申京師地震,乙酉又震,辛卯以河朔地大震……八月壬寅京師地震,甲辰又震,九月戊子莫州地震,有聲如雷,十一月乙未,京師及莫州地震,癸卯瀛州地大震。”

〔五〕此句形容地震時地動山摇之狀。古代神話謂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無底深谷,中有五山,互不相連,隨波上下往還。天帝命禺彊使巨鼇十五,更迭舉首而戴之,五山始峙。見屈原《天問》及《列子·湯問》。此以“三山”代“五山”,又兼用“三神山”事。《史記·封禪書》:“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未至,望之如雲;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輒引去,終莫能至云。”又王嘉《拾遺記》:“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

〔六〕地文:地上裂紋。劃劙(lí)割裂。韓愈《潮州祭神文》:“劃劙雲陰,卷月日也。”觱(bì)沸:泉水湧出貌。《詩·小雅·采菽》:“觱沸檻泉,言采其芹。”又梁元帝《玄覽賦》:“井觱沸而蟺。”

〔七〕生魚頭:盧仝《月蝕詩》:“憶昔堯爲天,十日燒九州……堯心增百憂,帝見堯心憂,勃然發怒決洪流,……但見萬國赤子生魚頭。”韓愈《月蝕詩效玉川子作》亦用此語。此句寫百姓爲洪水所困。

〔八〕澶淵:原爲古湖泊名,故址在今河南濮陽西,又名繁淵,見《水經注》卷五。後又指澶州,州即以澶淵得名。北宋時,與地震之莫州、瀛州同屬河北東路,見《元豐九域志》卷二。宋真宗景德元年,宋遼“澶淵之盟”即訂於此。

〔九〕纍纍:接連不斷。襁負:用襁褓背負,襁褓爲背小兒的背帶和布兜。《論語·子路》:“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襄葉間:襄城、葉縣一帶,二地均屬汝州。史容《外集詩注》引《實録》:“熙寧二年正月,判汝州富弼言:‘唐、鄧、襄、汝,地廣不耕,河北流民,至者日衆,若盡給以閑田,使獲生養,實兩得其便。’”可參見。

〔一〇〕問舍:《三國志·陳登傳》載劉備言許氾“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此用其字面,寫災民流離失所。

〔一一〕初來句:韓愈《桃源圖》:“初來猶自念鄉邑,歲久此地還成家。”因用《桃源圖》之句式而又兼及陶淵明《桃花源記》“土地平曠,屋舍儼然”之意,足見山谷詩心深細。

〔一二〕何怙:依靠什麽。《詩·小雅·蓼莪》:“無父何怙?無母何恃?”怙,依賴。此言後來者將無以爲生。

〔一三〕刺史:州郡行政長官。守令:指太守縣令等地方官。分憂: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序》:“志之曰:‘當天子分憂之地,效漢官良吏之目。’”

〔一四〕明詔句:《漢書·西域傳》:漢武帝連年征戰,海内空虚,乃下詔曰:“乃者貳師(將軍李廣利)敗,軍士死略離散,悲痛常在朕心。”此句寫皇帝下詔拯災,表示哀痛。杜甫《收京三首》之二:“忽聞哀痛詔,又下聖明朝。”

〔一五〕廟堂:指朝廷。伊周徒:指伊尹、周公一類主持國政的大臣。伊尹,名摯,原爲奴隸,後佐湯伐桀,被尊爲阿衡(宰相)。周公,姬旦文王子,武王死後攝政,輔佐成王。此指王安石在熙寧二年拜相,實行新法。按王安石在此期間,已隱然以伊、周自居,事見《宋史紀事本末》卷三七及其《謝除史館表》。

〔一六〕安堵:安居。《史記·田單傳》:“願無虜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此指安居之室。詩人在此語含諷刺。

〔一七〕市上句:見《思親汝州作》註〔六〕。

〔一八〕禍災句:《左傳·僖公十三年》:“天災流行,國家代有。”

〔一九〕堯湯句:《漢書·食貨志》:“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二〇〕桓侯二句:據《韓非子·喻老》,扁鵲見蔡桓公,言其有病,欲治之,桓公以爲無病而拒之,如是者三次,其病由腠理而入肌膚,入腸胃。第四次“扁鵲望桓侯而還走”,因其病已至骨髓,無可藥救。“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此即言治國如治病,“夫事之禍福亦有腠理之地,故聖人蚤(早)從事焉。”證:徵兆。

〔二一〕投膠句:《抱朴子·外篇》卷一《嘉遁》:“寸膠不能治黄河之濁,尺水不能却蕭丘之熱。”又《古詩·客從遠方來》:“以膠投漆中。”盈掬:滿捧;掬,用雙手捧取。杜甫《佳人》:“采柏動盈掬。”俟河清:見《左傳·襄公八年》:“周詩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壽幾何?’”杜預註:“逸詩也。言人壽促而河清遲。”

〔二二〕一簞句:《孟子·告子上》:“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簞,盛飯之竹器;一簞,極言食少。續:延續。《韓詩外傳》卷二:“君子謀之則爲國用。故動則安百姓,議則延民命。”

〔二三〕略講句:《周禮·地官·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萬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緩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六曰去幾,七曰眚禮,八曰殺哀,九曰蕃樂,十曰多昏,十有一曰索鬼神,十有二曰除盜賊。”相傳周朝禮樂制度皆爲周公所作,故云“周公十二政”。詩意謂賑濟救災不能根本解決問題,然趁今春抓緊賑濟,猶能補救於萬一。

〔二四〕風生句:《莊子·齊物論》:“(南郭)子綦曰:‘夫大塊噫氣,其名爲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此指言論。出奇:指提出各種新奇的建議,與下文“老生常談”相對。

〔二五〕老生句:《世説新語·規箴》:“何晏、鄧颺令管輅作卦,云:‘不知位至三公不?’卦成,輅稱引古義,深以戒之。颺曰:‘此老生之常談。’”二句似暗指賑災問題上當時與變法派的争論。

春近四絶句〔一〕

閏後陽和臘回〔二〕,濛濛小雨暗樓臺。柳條榆莢弄顔色〔三〕,便恐入簾雙燕來。

亭臺經雨壓塵沙,春近登臨意氣佳。更喜輕寒勒成雪,未春先放一城花。

小雪晴沙不作泥,疏簾紅日弄朝暉。年華已伴梅梢晚,春色先從草際歸。

梅英欲盡香無賴〔四〕,草色纔蘇緑未匀。苦竹空將歲寒節〔五〕,又隨官柳到青春〔六〕。

〔一〕熙寧二年在葉縣作。《年譜》題下注:“詩中有‘閏後陽和臘裏回’之句,按是歲閏十一月。”

〔二〕閏後:閏月過後。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爾雅·釋天》:“春爲青陽。”臘:原爲歲末祭名。《藝文類聚》卷五引《風俗通》曰:“因臘取獸,祭先祖也”;《漢舊儀》曰:“臘者報諸鬼神,古聖賢有功於民者也。”漢後行夏曆,以十二月爲終,故稱臘月。

〔三〕柳條句:韓愈《晚春》:“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榆莢:即榆錢,榆未生葉時,先在枝條間生莢,繼呈白色,隨風飄落。

〔四〕梅英:梅花。無賴:猶言可愛,含親昵之意。杜甫《奉陪鄭駙馬韋曲》:“韋曲花無賴,家家惱殺人。”

〔五〕苦竹:竹之一種,初夏始生筍,味苦不中食,故云。

〔六〕官柳:舊時官府常植柳於庭院和道旁,後也泛指路邊的柳樹。杜甫《西郊》:“市橋官柳細,江路野梅香。”青春:春天。《楚辭·大招》:“青春受謝,白日昭只。”王逸注:“青,東方春位,其色青也。”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青春作伴好還鄉。”

漫尉〔一〕

庭堅讀漫叟文〔二〕,愛其不從於役〔三〕,而人性物理淵然詣於根理〔四〕,因戲作《漫尉》一篇,簡舞陽尉裴仲謨〔五〕,兼寄贈郝希孟、胡深夫二同年,爲我相與和而張之,尚使來者知居厚爲寡悔之府〔六〕,然知我罪我,皆在此詩〔七〕。

豫章黄魯直〔八〕,既拙又狂癡。往在江湖南〔九〕,漁樵乃其師。腰斧入白雲,揮車棹清溪〔一〇〕。虎豹不亂行,鷗鳥相與嬉〔一一〕。遇人不崖異〔一二〕,順物無瑕疵〔一三〕。不知愛故厭〔一四〕,不悔爲人欺。晨朝常漫出,莫夜亦漫歸〔一五〕,漫尉葉公城〔一六〕,漫撫病餘黎〔一七〕。不篡非己事〔一八〕,不趨非吾時。人駡狂癡拙,魯直更喜之。或請陳漫尉,壽尉蒲萄卮〔一九〕,酒行激懦氣,攘袂起哨規〔二〇〕:君子守一官〔二一〕,烏肯苟簡爲〔二二〕,奈何如秋葭〔二三〕,信狂風離披〔二四〕?漫行恐汙德〔二五〕,漫止將敗機〔二六〕,漫默買猜謗〔二七〕,漫言來詬譏〔二八〕。漫尉謝答客〔二九〕:願客深長思。漫行無軌躅〔三〇〕,漫止無馽鞿〔三一〕,漫默怨者寡,漫言知者稀。吾生漫叟後,不券與之齊〔三二〕。於戲獨如子〔三三〕,因使目爲眉〔三四〕。强顔不計返〔三五〕,乾坤一醯鷄〔三六〕。崐崙視糟垤〔三七〕,既化不自知〔三八〕。悔吝雖萬塗〔三九〕,直道甚坦夷〔四〇〕。覆轍索孤竹,奔車求仲尼〔四一〕。以旌招虞人〔四二〕,賤者不肯尸〔四三〕。玉潤安可涸〔四四〕,日光安可緇〔四五〕?斯言出繫表〔四六〕,當以罔象窺〔四七〕。賦分有自然〔四八〕,那用時世移?吾漫誠難改,盡醉不敢辭〔四九〕。

〔一〕原注:“庚戌(熙寧三年)爲葉縣尉時作。”漫:自由放任。尉:縣尉。

〔二〕漫叟文:漫叟爲唐代元結之號。肅宗寶應元年元結隱居武昌(今湖北鄂城),自號漫叟,作《自釋》、《漫論》、《漫歌八曲》等詩文以見意。如《自釋》云:“後家瀼濱,乃自稱浪士。及有官,人以爲浪者亦漫爲官乎?呼爲漫郎。既客樊上,漫遂顯。……當以漫叟爲稱,直荒浪其情性,誕漫其所爲,使人知無所存有,無所將待。”

〔三〕不從於役:指不爲官場俗務奔走。《自釋》:“吾不從聽於時俗,不鉤加於當世。”

〔四〕人性物理:《鶡冠子·度萬》:“龐子曰:‘願聞其人情物理。’”物理,事物的常理。淵然:深沉貌。詣於根理:達於根本之理。

〔五〕簡:寄送。裴仲謨:即裴仲謀,山谷同年,時爲舞陽尉。見前《次韻裴仲謀同年》。

〔六〕尚使句:《老子》三十八章:“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又《論語·爲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府:集中之處。

〔七〕然知我罪我:《孟子·滕文公下》:“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八〕豫章:漢郡名,唐改洪州,治南昌。山谷爲洪州分寧人,故云。

〔九〕江湖南:按洪州在長江之南,彭蠡湖之西南,故云。

〔一〇〕揮車:駕船。車:水車,一種輕便船,又名飛鳧、水馬,多用於競渡,見《荆楚歲時記》。

〔一一〕虎豹二句:形容爲人真率,不存機心,鳥獸也不迴避。《莊子·山木》:“(孔子)辭其交游,去其弟子,逃於大澤……,入獸不亂羣,入鳥不亂行。鳥獸不惡,而况人乎!”又《莊子·馬蹄》:“是故禽獸可繫羈而游,鳥鵲之巢可攀援而窺。夫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鷗鳥”事見《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游。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聞漚鳥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按此段文字,《世説新語·言語》劉孝標注引作《莊子》,“漚”作“鷗”,今本《莊子》無,然學者推測可能爲《莊子》佚文。謝靈運《山居賦》云:“撫鷗鮁而悦豫,杜機心於林池。”自註:“莊周云:‘海人有機心,鷗鳥舞而不下。’”可參覽。又元結《招孟武昌》:“湖上有水鳥,見人不飛鳴;谷中有山獸,往往隨人行。”

〔一二〕遇人句:《莊子·天地》:“行不崖異之謂寬,有萬不同之謂富。”崖異,不同於一般人,標奇立異。

〔一三〕順物句:《莊子·應帝王》:“汝游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順物:此謂順應世事人情。瑕疵:毛病。

〔一四〕此句謂不知吝嗇,故常感滿足。愛,吝嗇。厭,滿足。

〔一五〕晨朝句以下連用“漫”字,係模擬元結詩文中句式。元結《漫酬賈沔州》:“漫醉人不嗔,漫眠人不唤,漫遊無遠近,漫樂無早晏。漫中漫亦忘,名利誰能算?”又《漫論》:“時人相誚議曰:元次山嘗漫有所爲,且漫聚兵,又漫辭官,漫聞議云云,因作《漫論》。”莫:通“暮”。

〔一六〕尉:縣尉,維持一縣治安的長官。此用作動詞。葉公城:即葉縣,在今河南葉縣南。《左傳·成公十五年》:“許靈公畏偪於鄭,請遷於楚。楚公子申遷許於葉。”葉遂爲楚之附庸,漢置縣。

〔一七〕撫:撫慰,體恤。黎:黎民百姓。

〔一八〕篡:奪取,此引申爲干預、插手。

〔一九〕或:有人。壽:祝人健康長壽。蒲萄卮:盛葡萄酒的杯子。王翰《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

〔二〇〕攘:揎,捋;袂:袖子。哨規:多言規勸。

〔二一〕守一官:擔任一個官職。

〔二二〕烏肯:怎能。苟簡爲:敷衍從事,草率隨便。

〔二三〕秋葭:秋天的蘆葦。

〔二四〕此句謂聽任狂風吹得東倒西歪。離披:散亂貌。宋玉《九辯》:“白露既下百草兮,奄離披此梧楸。”

〔二五〕汙德:玷污德行。

〔二六〕敗機:喪失時機,耽誤大事。

〔二七〕買猜謗:招致猜忌與毁謗。買,召來。《戰國策·韓策》:“此所謂市怨而買禍者也。”

〔二八〕來詬譏:召來詬駡譏刺。來,召來。以上八句爲設辭規勸。

〔二九〕謝答:回答。謝,告訴。

〔三〇〕軌躅:軌跡,喻法度、規範。《漢書·叙傳》:“繫名聲之韁鎖,伏周孔之軌躅。”

〔三一〕馽鞿:馽(zhí),同縶,拴縛馬足的繩索;鞿,馬繮繩。引申爲束縛、羈絆之意。《莊子·馬蹄》:“連之以羈馽,編之以皁棧,馬之死者十二三矣。”

〔三二〕券:約束。

〔三三〕於戲:嗚呼。子:對勸客的尊稱。

〔三四〕目爲眉:比喻認識不清,無觀察力。元結《元子》(今佚)載方國、相乳國、無手國等怪事(見《容齋隨筆》),此“使目爲眉”者,或爲同類形象。

〔三五〕强顔:强爲厚顔。不計返:不想退出官場。返,即返初服,辭官歸田。江淹《效阮公詩》:“常願返初服,閑步潁水阿。”

〔三六〕醯鷄:《莊子·田子方》:“孔子出,以告顔回曰:‘丘之於道也,其猶醯鷄與!’”醯鷄,即蠛蠓,一種很小的飛蟲。此句謂天地之大,人實與小蟲無異。

〔三七〕糟垤:酒糟聚成的小堆。此言人之渺小又像糟垤與崐崙山相比。視:比照。

〔三八〕既化句:莊子認爲萬物之變化,人不可知,也無法干預,只有無爲而任其自化。《莊子·大宗師》:“孟孫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後。若化爲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將化,惡知不化哉?方將不化,惡知已化哉?”

〔三九〕悔吝:即悔恨。《易·繫辭上》:“悔吝者,憂虞之象也。”《三國志·魏志·王昶傳》載《戒子書》:“患人知進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

〔四〇〕直道:正直之道。《論語·衛靈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坦夷:平坦寬廣。《易·履卦》:“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四一〕覆轍二句:《韓非子·安危》:“奔車之上無仲尼,覆舟之下無伯夷。”其原以奔車、覆舟喻危亂之國,而此指追名逐利之塗。孤竹:古國名。此指孤竹君的二子伯夷、叔齊。因辭君位而奔周,武王滅殷後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終至餓死。此謂在奔競争利的道上找不到有道之士。

〔四二〕以旌句:《孟子·滕文公》:“孟子曰:‘昔齊景公田(打獵),招虞人以旌,不至,將殺之。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孔子奚取焉?取其非招不往也。’”又,《左傳·昭公二十年》:“齊侯田於沛,招虞人以弓,不進,公使執之。辭曰:‘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見皮冠,故不敢進。’乃舍之。仲尼曰:‘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韙之。’”虞人:掌管山澤園囿之官。

〔四三〕尸:尸位,指據位而不作事、不盡責。

〔四四〕玉潤:董仲舒春秋繁露·執贄》:“玉潤而不污,是仁而至清潔也。”涸:乾竭。

〔四五〕緇:黑色,此用作動詞,猶“遮掩”。

〔四六〕出繫表:意出於言辭之外。庾信《哀江南賦》:“聲超於繫表,道高於河上。”楊慎《丹鉛雜録》十:“二字多不解所出。按《晉春秋》荀粲曰:‘立象以盡意,非通乎象外者也;繫辭以盡言,非言乎繫表者也。’象外之意,繫表之言,固藴而不出矣。《晉春秋》今亡,僅見類書所引耳。”繫,指《易·繫辭》。

〔四七〕罔象:精怪。《國語·魯語下》:“季桓子穿井,獲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問之仲尼曰:‘吾穿井而獲狗,何也?’對曰:‘以丘之所聞,羊也。丘聞之:木石之怪曰夔、蝄蜽,水之怪曰龍、罔象,土之怪曰羵羊。’”窺:觀看。

〔四八〕賦分:天賦本性。

〔四九〕以上二十七句爲漫尉的答辭。本詩之對話體模擬元結《漫論》。

紅蕉洞獨宿〔一〕

南牀高卧獨逍遥,真感生來不易銷。枕落夢魂飛蛺蝶〔二〕,燈殘風雨送芭蕉。永懷玉樹埋塵土〔三〕,何異蒙鳩掛葦苕〔四〕。衣笐妝臺蛛結網〔五〕,可憐無以永今朝〔六〕!

〔一〕熙寧三年在葉縣作。是歲七月初二夫人孫氏蘭溪殁於官所,見《年譜》。其《黄氏二室墓誌銘》曰:“初室曰蘭溪縣君孫氏,故龍圖閣直學士高郵孫公覺莘老之女,年十八歸黄氏,能執婦道,其居室相保惠教誨,有遷善改過之美,家人短長不入庭堅之耳。方是時,庭堅爲葉縣尉,貧甚,蘭溪安之,未嘗求索於外家,不幸年二十而卒。”此詩爲悼亡之作。

〔二〕枕落句:《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爲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者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爲胡蝶與?胡蝶之夢爲周與?”此以蝶化喻逝世。

〔三〕永懷句:《世説新語·傷逝》:“庾文康(亮)亡,何揚州(充)臨葬云:‘埋玉樹箸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

〔四〕蒙鳩:即鷦鷯,鳥名。《荀子·勸學》:“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爲巢,而編之以髮,繫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繫者然也。”葦苕:即蘆葦,蘆葦之花稱苕。

〔五〕衣笐(hàng):衣架。

〔六〕可憐句:《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縶之維之,以永今朝。”永,消磨、打發時日。

【評箋】 方東樹《昭昧詹言》卷二十:此悼亡詩,以第二句爲主。三四情景交融,切“宿”字,所謂奇詞傑句者。後半只叙情而已。

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一〕

前日幽人佐吏曹〔二〕,我行堤草認青袍〔三〕。心隨汝水春波動,興與并門夜月高〔四〕。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五〕。酒船魚網歸來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一〕熙寧四年作。平輿:隸蔡州,即今河南平輿縣。并州:嘉祐四年升爲太原府,屬河東路,即今山西太原市。李子先,未詳。

〔二〕幽人:見前《徐孺子祠堂》注〔二〕。此指李子先。吏曹:低級屬官。宋朝州府分曹治事,主管者爲參軍。佐吏曹當爲參軍之類屬官。

〔三〕我行句:謂在途中見堤上青草,不由懷念起友人。認:認作。青袍:低級官員之服色。《古詩·穆穆清風至》:“青袍似春草、長條隨風舒。”後人即多仿其語。庾信《哀江南賦》:“青袍如草,白馬如練。”杜甫《渡江》:“渚花張素錦,汀草亂青袍。”

〔四〕汝水:見前《次韻裴仲謀同年》注〔二〕。并門:指并州。二句前寫己經平輿,後寫李子先在并州。

〔五〕九方皋:古之善相馬者,見《列子·説符》。伯樂稱其相馬“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此又兼用韓愈《雜説》:“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之意。錢鍾書《管錐編》(二)論《楚辭補註·九章(三)》:山谷此聯“尤與韓旨相同,而善使事屬對”。又史容《外集詩注》引《潛夫詩話》:山谷以此聯教人,謂“此可爲律詩之法”。

謝仲謀示新詩〔一〕

贈我新詩許指瑕〔二〕,令人失喜更驚嗟。清於夷則初秋律〔三〕,美似芙蓉八月花〔四〕。采菲直須論下體,鍊金猶欲去寒沙〔五〕。唐朝韓老誇張籍,定有雲孫作世家〔六〕。

〔一〕熙寧四年作於葉縣,仲謀:張詢字仲謀。元祐中爲兩浙提刑、知越州,遷福建轉運副使,元符初,由陝西轉運使知熙州。山谷《書張仲謀詩集後》:“仲謀與余同在葉縣,皆年少,然仲謀當官清慎,已有老成之風,相樂如弟兄也。此時仲謀刻意學作詩。去葉縣後三十年間,隨禄東西,或不相見數歲,然每相見,仲謀詩句必進。……余觀仲謀之詩,用意刻苦,故語清壯;持身豈弟,故聲和平;作語多而知不琱爲工,事久而知世間無巧,以此自成一家,可傳也。”

〔二〕指瑕:指出不足。

〔三〕夷則:古樂有十二個標準音,稱十二律,夷則爲第九。初秋律:樂律又與月令相配,《禮記·月令》:“孟秋之月……其音商,律中夷則……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歐陽修《秋聲賦》:“夷則爲七月之律。”

〔四〕芙蓉:荷花别名。

〔五〕采菲二句:《詩·邶風·谷風》:“采葑采菲,無以下體。”菲:羅菔,蕪菁類植物。下體:指根莖。鍾嶸《詩品》:“陸(機)文如披沙簡金,往往見寶。”劉禹錫《浪淘沙》:“吹盡狂沙始到金。”此稱仲謀詩探根求本,去蕪存菁。

〔六〕唐朝二句:韓愈《病中贈張十八》:“文章自娱戲,金石日擊撞。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又:《舉薦張籍狀》:“學有師法,文多古風;沈默静退,介然自守;聲華行實,光映儒林。”雲孫:遠孫。作世家:謂繼承家族的風範。按因仲謀與籍同姓,故有此説。

答王晦之見寄〔一〕

臨西風,動商歌〔二〕,故人别來少書信,爲問故人今若何?白雲濛濛迷少室〔三〕,明月耿耿照秋河。可憐此月幾回缺,空城每見傷離别。郵筒朝解得君詩〔四〕,讀罷涼飇奪炎熱〔五〕。嗟乎晦之遣詞長於猛健,故意淡而孤絶,有如怒流雲山三峽泉〔六〕,亂下龍山千里雪〔七〕。大宛天馬嘶青芻〔八〕,神俊照人絶世無〔九〕。自言欲解羈銜去,不能帖耳駕鹽車〔一〇〕。朝登商山採三秀〔一一〕,暮上緱嶺追雙鳧〔一二〕。紛紛黄口争粟粒〔一三〕,君用此策固未疎〔一四〕。但恐高才必爲一世用,雖有潺湲不得釣,空曠不得鋤〔一五〕。西風酌酒遥勸君,好去齊飛鸞鳳羣〔一六〕。窮山遠水迺是我輩事,荷鋤把釣聽子入青雲〔一七〕。

〔一〕熙寧四年葉縣作。同時有《和答登封王晦之登樓見寄》一詩。

〔二〕商歌:悲涼之歌,此指秋聲。商爲五音之一,配四時爲秋,商音淒厲,正應秋氣之肅殺。

〔三〕少室:嵩山之西謂少室。《初學記》卷五:“嵩高山者,五嶽之中嶽也……其山,東謂太室,西謂少室,相去十七里。嵩其總名也。謂之室者,以其下各有石室焉,少室高八百六十丈,上方十里,與太室相埒,但小耳。”此句既描寫山色,又兼有“神仙之鄉”意,因舊説神仙處居爲“白雲鄉”,見伶玄《飛燕外傳》。又《莊子·天地》:“千歲厭世,去而上仙,乘彼白雲,至于帝鄉。”相傳王子喬吹笙作鳳鳴,被浮邱公接上嵩山成仙,故兼及之。又“白雲”亦切秋季。《史記·五帝本紀》:“(黄帝)官名皆以雲命,爲雲師。”《集解》:“秋官爲白雲。”

〔四〕郵筒:古時傳遞書信的竹筒。白居易《醉封詩筒寄微之》:“爲向兩川郵吏道,莫辭來去遞詩筒。”

〔五〕涼飇奪炎熱:語出班婕妤《怨歌行》:“常恐秋節至,涼飇奪炎熱。”涼飇,涼風。此謂晦之詩清泠宜人。

〔六〕有如句:《樂府詩集》卷六十《琴曲歌辭》有唐李季蘭《三峽流泉歌》:“三峽流泉幾千里,一時流入深閨裏。巨石奔崖指下生,飛波走浪絃中起。”題解引《琴集》曰:“《三峽流泉》,晉阮咸所作也。”岑參有《秋夕聽羅山人彈三峽流泉》詩,李冶有《賦得三峽流泉歌》。怒流:形容水勢盛大,奔瀉而下。

〔七〕龍山:鮑照《學劉公幹體》:“胡風吹朔雪,千里度龍山。”“龍山”難確指,山谷亦僅用爲藻飾。千里雪:《楚辭·大招》:“增冰峨峨,飛雪千里。”又曰:“北有寒山,逴龍赩只。”王逸注:“逴龍,山名。”是否即龍山,未可知,録以備考。又裴子野《詠雪》詩:“飄颻千里雪,倏忽度龍沙。”

〔八〕大宛天馬:《史記·大宛列傳》:“得烏孫馬,好,名曰天馬。及得大宛汗血馬,益壯,更名烏孫馬曰西極,名大宛馬曰天馬云。”大宛,西域國名。天馬,駿馬。青芻:飼馬的草料。杜甫《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與奴白飯馬青芻。”

〔九〕神俊:形容馬精神奕奕,光采照人。杜甫《天育驃圖歌》:“别養驥子憐神駿。”

〔一〇〕羈銜:馬絡頭和銜口,皆勒馬用具。帖耳:俯順貌。帖通貼。駕鹽車:《戰國策·楚策》載:驥服鹽車而上太行,白汗交流,負轅不能上,伯樂見而憐之。此言王晦之欲擺脱官場羈絆而歸隱。

〔一一〕朝登句:據皇甫謐《高士傳》卷中載,商山四皓爲避秦虐,“退入藍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饑……’乃共入商雒,隱地肺山。”地肺山即商山,在陝西商縣東南。三秀:靈芝草的别名。屈原《九歌·山鬼》:“采三秀兮於山間。”

〔一二〕此句用漢王喬事。王喬在東漢明帝時爲葉縣令,每月初一、十五自縣詣朝,不乘車騎。太史發現其來時有雙鳧飛來,張網候鳧而得一舄,視之則帝所賜之履(見《後漢書·王喬傳》)。或以爲王喬即古之仙人王子喬,《列仙傳》謂其在嵩山修煉三十餘年後,在緱氏山頂升天。二事往往相混。故此云“緱嶺”。

〔一三〕黄口:雛鳥。

〔一四〕疎:疏失。

〔一五〕高才三句:用李白《將進酒》“天生我材必有用”意,謂王晦之必有施展才能之時,故雖欲隱退而不可得。

〔一六〕鸞鳳羣:喻俊賢之士。

〔一七〕青雲:喻高官顯爵。《史記·范雎傳》:“不意君能自致於青雲之上。”

戲詠江南土風〔一〕

十月江南未得霜〔二〕,高林殘水下寒塘。飯香獵户分熊白〔三〕。酒熟漁家擘蟹黄〔四〕。橘摘金苞隨驛使〔五〕,禾舂玉粒送官倉〔六〕。踏歌夜結田神社〔七〕,游女多隨陌上郎〔八〕。

〔一〕熙寧四年葉縣作。

〔二〕十月句:白居易《早冬》:“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霜輕未殺萋萋草,日暖初乾漠漠沙。”

〔三〕熊白:熊背上的白脂,爲珍餚美味。《政和證類本草》十六:“熊脂:此脂即是熊白,是背上膏,寒月則有,夏月則無。”蘇軾《次韻孔毅父集古人句見贈》:“今君坐致五侯鯖,盡是猩脣與熊白。”

〔四〕擘(bò):剖開,分開。

〔五〕金苞:指金橘。《文選》潘岳《笙賦》:“披黄包以授甘。”“黄包”,《初學記》卷二十八《甘》引作“黄苞”。又同上《橘》引李尤《七嘆》:“金衣素裹,班理内充。”歐陽修《歸田録》卷二:“金橘産於江西,以遠難致,都人初不識。明道、景祐初,始與竹子俱至京師。……而金橘香清味美,置之罇俎間,光彩灼爍,如金彈丸,誠珍果也。都人初亦不甚貴,其後因温成皇后尤好食之,由是價重京師。”驛使:驛站傳送文書等物的使者。此指向朝廷進貢。

〔六〕玉粒:指米。王嘉《拾遺記》卷十《員嶠山》:“粟穗高三丈,粒皎如玉。”官倉:官府用以儲存糧食的倉廪。

〔七〕踏歌:唐宋時民間有拉手以足踏地爲節奏而歌的風俗。李白《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後有《踏歌詞》、《踏歌行》等。田神社:古時農村爲祭土神而舉行的一種活動。《荆楚歲時記》:“社日,四鄰並結綜會社牲醪,爲屋於樹下,先祭神然後饗其胙。”

〔八〕游女:《詩·周南·漢廣》:“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或以爲即指漢水女神,張衡《南都賦》:“游女弄珠於漢之曲。”此指出游的女郎。此二句寫南國風情。劉禹錫《踏歌詞》:“春江月出大隄平,隄上女郎連袂行。唱盡新詞歡不見,紅霞映樹鷓鴣鳴。”陌:田間小道。

【評箋】 方回瀛奎律髓》(上海古籍出版社版李慶甲彙評本,下同)卷四:亦非他人所能及也。紀昀:意摹柳州諸作,而骨韵神采不及遠矣。

清袁昶《山谷外集詩注評點》(抄本,藏上海圖書館):題甚佳,詩亦翔雅。

答龍門潘秀才見寄〔一〕

男兒四十未全老,便入林泉真自豪〔二〕。明月清風非俗物〔三〕,輕裘肥馬謝兒曹〔四〕。山中是處有黄菊〔五〕,洛下誰家無白醪〔六〕。想得秋來常日醉,伊川清淺石樓高〔七〕。

〔一〕熙寧四年葉縣作。龍門:即伊闕,在洛陽南。《水經注·洛水》:“伊水又北入伊闕,昔大禹疏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間北流,故謂之伊闕矣。……傅毅《反都賦》曰:‘因龍門以暢化,開伊闕以達聰’也。”潘秀才:未詳。

〔二〕林泉:山林泉石,指隱居之地。

〔三〕明月清風:《許彦周詩話》:“(歐陽修)《會老堂口號》曰:‘金馬玉堂三學士,清風明月兩閒人。’初謂‘清風明月’古通用語,後讀《南史·謝譓傳》曰:‘入我室者,但有清風;對我飲者,惟當明月。’”又《世説新語·言語》:“劉尹(惔)云:‘清風朗月,輒思玄度。’”李白《襄陽歌》:“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造語相類。此句謂明月清風不是凡夫俗子所能欣賞的東西。

〔四〕輕裘肥馬:《論語·雍也》:“乘肥馬,衣輕裘。”指生活富貴豪華。謝:辭,推辭不受。兒曹:猶“爾曹”,這些東西,指輕裘肥馬之類的享受。

〔五〕是處:到處。黄菊:此暗用陶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之意。

〔六〕洛下句:《洛陽伽藍記》卷四:“市西有退酤、治觴二里,里内之人多醖酒爲業。河東人劉白墮善能釀酒,季夏六月,時暑赫晞,以甖貯酒,暴於日中,經一旬,其酒不動,飲之香美而醉,經月不醒。……游俠語曰:‘不畏張弓拔刀,唯畏白墮春醪。’”醪(láo)酒。“白醪”語意雙關,既切劉白墮,又爲一種糯米酒名,《齊民要術》卷七《白醪酒》記其釀造之法甚詳。

〔七〕伊川:即伊水。《水經注·洛水》:“伊水出南陽縣西蔓渠山……又東北過伊闕中,又東北至洛陽縣南,北入於洛。”按伊水發源於河南熊耳山,東北流,於偃師入洛水。石樓:龍門香山寺中的一處建築,爲詩人登臨吟詠之地。武則天常會羣臣於此,並發生過著名的“賦詩奪錦”之事。

【評箋】 方東樹《昭昧詹言》卷二十:起兀傲,一氣湧出。三四頓挫。五六略衍。收出場。然余嫌多成空套,山谷最有此病,不足爲法。如“出門一笑大江横”亦然。

聽崇德君鼓琴〔一〕

月明江静寂寥中,大家斂袂撫孤桐〔二〕。古人已矣古樂在〔三〕,髣髴雅頌之遺風〔四〕。妙手不易得〔五〕,善聽良獨難〔六〕,猶如優曇華,時一出世間〔七〕。兩忘琴意與己意,迺似不著十指彈〔八〕。禪心默默三淵静〔九〕,幽谷清風淡相應。絲聲誰道不如竹〔一〇〕?我已忘言得真性〔一一〕。罷琴窗外月沈江〔一二〕,萬籟俱空七絃定〔一三〕。

〔一〕熙寧四年作。崇德君:山谷姨母,稱李夫人,南康建昌(今江西永修)人。米芾《畫史》:“朝議大夫王之才妻,南昌縣君,李尚書公擇之妹,能臨松竹木石畫,見本即爲之,難卒辨。”

〔二〕大家(gū):原指東漢才女班昭。《後漢書·列女傳》:“扶風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一名姬。博學高才,世叔早卒,有節行法度,兄固著《漢書》,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詔昭就東觀臧書閣踵而成之。帝數召入宫,令皇后諸貴人師事焉,號曰大家。”後常用作對婦女的敬稱。斂袂:整理衣袖,以示恭敬。撫孤桐:彈琴。《尚書·禹貢》:“海岱及淮惟徐州……嶧陽孤桐。”《傳》:“孤,特也。嶧山之陽特生桐,中琴瑟。”嶧山又名鄒山,在今山東鄒縣東南;一説爲今江蘇邳縣西南之葛嶧山,又名嶧陽山。傳説二地均産桐,宜製琴。桓譚《新論·琴道》:“昔神農氏繼宓羲而王天下……於是始削桐爲琴,繩絲爲絃。”

〔三〕已矣:完了,逝去了。杜甫《石壕吏》:“死者長已矣。”古樂:指雅樂,有别於民間俗樂。《孟子·梁惠王》:(孟子)曰:“今之樂,由(猶)古之樂也。”《禮記·樂記》:“魏文侯問於子夏曰:‘我端冕而聽古樂,則唯恐卧;聽鄭衛之音,則不知倦。’”

〔四〕雅頌:原是《詩經》的兩個部分,“六義”中的二義,後用以指雅樂。《禮記·樂記》:“故聽其雅頌之聲,志意得廣焉。”

〔五〕妙手:技藝高超者。《藝文類聚》七四晉蔡洪《圍棋賦》:“命班、倕之妙手。”又高適《畫馬篇》:“感兹絶代稱妙手。”

〔六〕善聽句:用曹植《怨歌行》:“爲君既不易,爲臣良獨難”句律。又兼用劉勰“知音其難哉”之意(《文心雕龍·知音》)。

〔七〕猶如二句:《法華經》:“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説之,如優曇鉢花,時一現耳。”優曇華,即優曇鉢花,梵語音譯,無花果樹的一種,義譯爲瑞應,或作祥瑞花。

〔八〕兩忘二句:《莊子·大宗師》:“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又《外物》:“與其譽堯而非桀,不如兩忘而閉其所譽。”白居易《詔下》:“我心與世兩相忘。”此謂演奏出神入化,使人物我兩忘。

〔九〕禪心默默:佛教修行所追求達到的一種境界。東晉道安《合放光光贊略解序》:“真際者,無所著也。泊然不動,湛爾玄齊,無爲也,無不爲也。萬法有爲而此法淵默。”三淵:用《莊子·應帝王》語:“鯢桓之審爲淵,止水之審爲淵,流水之審爲淵。淵有九名,此處三焉。”審,瀋之省字,假爲沈,深意;淵,謂道之静深不測。静:《莊子·天道》:“萬物無足以鐃心者,故静也。水静則明燭鬚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水静猶明,而况精神!聖人之心静乎!”此句謂演奏者藝事神妙全出於深静玄默的心境。

〔一〇〕絲聲:指絃樂之音。竹:指管樂。《世説新語·識鑒》注引《孟嘉别傳》:“(桓温)又問:‘聽伎,絲不如竹,竹不如肉,何也?’答曰:‘漸近自然。’”此反其意而言之。

〔一一〕忘言:《莊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又《天道》:“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此寫己陶醉樂中;得其真意而難以言傳。

〔一二〕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罷琴惆悵月照席。”

〔一三〕萬籟:自然界萬物發出的各種聲響。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七絃:指琴。《風俗通義》第六《琴》:“今琴長四尺五寸,法四時五行也。七絃者,法七星也。”

【評箋】 袁昶《山谷外集詩注評點》:賦物述情以筆先筆後攝取神魄爲佳,無呆砌題面者……此章首尾皆不使一直筆,亦詩家秘密法也。

清黄爵滋《讀山谷詩集》:“兩忘”二語善談琴理。

次韻謝子高讀淵明傳〔一〕

枯木嵌空微暗淡〔二〕,古器雖在無古絃〔三〕。袖中政有南風手〔四〕,誰爲聽之誰爲傳〔五〕?風流豈落正始後〔六〕,甲子不數義熙前〔七〕。一軒黄菊平生事,無酒令人意缺然〔八〕。

〔一〕山谷於神宗熙寧五年除北京(今河北省大名縣)國子監教授。此詩作於熙寧八年北京大名府。其時另有《招子高二十二韻兼簡常甫世弼》詩,《外集詩注》云:“此詩言三子者舉進士不中選,謝治《易》,崔習《書》,王習《詩》,不爲不至,而譬之於博,有勝負也。”詩云:“我行向厭次(棣州),夏扇日在摇……駕言聊攝(博州)歸,飛霜曉封條。”詩人身爲學官,爲考試事自夏至冬,往來各地。

〔二〕枯木:指琴。嵌空:凹陷有空穴,引申爲玲瓏剔透貌。杜甫《鐵堂峽》:“修纖無垠竹,嵌空太始雪。”

〔三〕古器句:《晉書·陶潛傳》:“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張,絃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絃上聲?’”

〔四〕政:通“正”。南風:《禮記·樂記》:“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孔子家語》載其詞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史記·樂書》:“故舜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夫《南風》之詩者,生長之音也,舜樂好之,樂與天地同意,得萬國之驩心,故天下治也。”此即用其意。一説此歌爲偽作。

〔五〕誰爲句: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諺曰:‘誰爲爲之?孰令聽之?’蓋鍾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何則?士爲知己者用,女爲説己者容。”以上二句言陶淵明有賦《南風》之才,却生當亂世而無人知遇。

〔六〕風流句:化用李白《流夜郎贈辛判官》:“氣岸遥凌豪士前,風流肯落他人後”句。正始:三國魏齊王曹芳年號。此指這一時期内出現的一批極有才華的詩人。《文心雕龍·明詩》:“乃正始明道,詩雜仙心。……唯嵇(康)志清峻,阮(籍)旨遥深,故能標焉。”嵇阮之外,另有山濤、向秀、阮咸、王戎、劉伶等人,相與友善,遊於竹林,時稱“竹林七賢”,均以風流倜儻聞名於世。

〔七〕甲子句:沈約《宋書·隱逸傳》:陶淵明“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後代,自高祖(宋武帝)王業漸隆,不復肯仕,所著文章,皆題其年月,義熙以前,則書晉氏年號,自永初以來,唯云甲子而已。”義熙,東晉安帝年號;永初,宋武帝年號。《南史》本傳仍之。《文選》卷二十六陶淵明《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作》詩劉良注:“潛詩晉所作者皆題年號,入宋所作者但題甲子而已。意者恥事二姓,故以異之。”顔真卿《栗里詩》:“嗚呼陶淵明,奕葉爲晉臣。自以公相後,每懷宗國屯。題詩庚子歲,自謂羲皇人。”秦觀《王儉論》:“宋初受命,陶潛自以祖侃晉世宰輔,恥復屈身,投劾而歸,躬耕於潯陽之野。其所著書,自義熙以前,題晉年號,永初以後,但稱甲子而已。”而宋治平間僧人思悦曾駁此説。此事歷來辯説紛紜,見附録。山谷於此僅沿舊説而已。

〔八〕一軒二句:陶淵明《九日閑居》詩序:“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詩云:“世短意恒多,斯人樂久生。……酒能祛百慮,菊爲制頽齡。如何蓬廬士,空視時運傾!塵爵恥虚罍,寒華徒自榮。”又《宋書》本傳:“嘗九月九日無酒,出宅邊菊叢中坐久,值(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後歸。”軒:堂之前沿,外周以欄,或稱迴廊。缺然:欠缺,缺憾。《莊子·逍遥遊》:“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

【評箋】 袁昶《山谷外集詩注評點》:以枯淡語吸取神髓,調謇吃而意渾圓,如書家北宗,以側鋒用抽掣翻絞法取平直體勢。

【附録】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録《陶淵明集》思悦之論:“思悦考淵明之詩,有以題甲子者,始庚子,距丙辰,凡十七年間只九首耳,皆晉安帝時所作也。中有《乙巳歲三月爲建威參軍使節(此字衍)都經前(當爲錢)溪作》,此年秋乃爲彭澤令,在官八十餘日,即解印綬,賦《歸去來兮辭》。後一十六年庚申,晉禪宋,恭帝元熙二年也。蕭德施《淵明傳》曰:‘自宋高祖王業漸隆,不復肯仕。’於淵明出處,得其實矣。寧容晉未禪宋前二十年,輒恥事二姓,所作詩但題甲子而自取異哉!矧詩中又無有標晉年號者,其所題甲子,蓋偶記一事耳。後人類而次之,亦非淵明之意也。”(清陶澍集注《靖節先生集》卷三亦録此文,文字稍異)贊同思悦説者有宋·曾季貍《艇齋詩話》、元吴師道《吴禮部詩話》等。清傅占衡《永初甲子辯》(《湘帆堂集》卷十一)論之甚詳,今録之:“《文選》陶詩《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作》題下注云(略),《選》中陶詩有歲月者獨此,故以是説註之,以應史文。按辛丑是晉隆安五年,與皆題年號之説適相違背,此註與史傳皆妄也。予因就考陶集有《遊斜川》詩,其序云辛丑正月五日,正是年也。《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規林》,則先是隆安四年也。《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又《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則後此晉元興二年也,《乙巳歲三月爲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則安帝反正義熙元年也,《歸去來辭》亦乙巳歲十一月也,《戊申歲六月中遇火》、《己酉歲九月九日》、《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則義熙四年、五年、六年也。《丙辰歲八月中於下潠田舍穫》,義熙十二年也。陶詩中凡題甲子者十,皆是晉年。最後丙辰,安帝尚在,瑯琊未立,雖知裕篡代形成,何得先棄司馬家年號而豫題甲子者乎?自沈約、李延壽並爲此説,唐顔魯公《醉石詩》亦云:‘題詩庚子歲,自謂羲皇人。’蓋始以集考之,謂庚子以后,不復題年矣;不知陶公之節,出處大定,豈在區區乎?”

另一種意見認爲“甲子”之説雖與史實不合,但也有若干合理因素。宋吴仁杰《陶靖節先生年譜》云:“嘗考集中諸文,義熙已前書晉氏年號者,如《桃花源詩》序云‘晉太元中’,又《祭程氏妹文》云‘維晉義熙三年’是也。至《游斜川》詩序,在宋永初二年作,則但稱辛酉歲(按此序一作辛丑);《自祭文》在元嘉四年作,則但稱‘歲惟丁卯’。史氏之言,亦不誣矣。然其《祭從弟敬遠文》在義熙中,亦止云‘歲在辛亥’。要之,集中詩文於晉年號或書或否固不一,概卒無一字稱宋永初以來年號者,此史氏所以著之也。……詳味先生出處大節,當桓靈寶僭竊位號,與劉氏創業之初,未嘗一日出仕,而眷眷本朝之意,自見於詩文者多矣。……淵明忠義如此,今人或謂淵明所題甲子,不必皆義熙後,此亦豈足論淵明哉!”(吴瞻泰輯《陶詩匯注》)謝枋得(一作蔡采之)《碧湖雜記》則云:“然以余考之,元興二年,桓玄篡位,晉氏不斷如線,得劉裕而始平,改元義熙,自此天下大權盡歸劉裕。淵明賦《歸去來辭》,實義熙元年也,至十四年,劉公爲相國,恭帝即位,改元元熙;至二年庚申,禪於宋。觀恭帝之言曰:‘桓玄之時,晉氏已亡,天下重爲劉公所延,將二十載。今日之事,本所甘心。’詳味此言,則劉氏自庚子得政至庚申革命,凡二十年。淵明自庚子以後題甲子者,蓋逆知末流必至於此,忠之至,義之盡也。思悦、裘父(曾季貍),殆不足以知之。”

朱自清《陶淵明年譜中之問題》排比衆説,立論公允。朱氏認爲“甲子”之説殊爲無據,殆是沈約恣臆之談,然亦非無根之談。吴譜指出淵明無一字稱宋之年號,實爲有見。“然此不書者,有意耶?無意耶?以《述酒》詩徵之,或不爲偶然。”朱氏且據王應麟《困學紀聞》二之説,指出此説之本。《後漢書·陳寵傳》載曾祖父陳咸不願依附王莽,辭官歸里,“猶用漢家‘祖’‘臘’。人問其故,咸曰:‘我先人豈知王氏“臘”乎!’”

西禪聽戴道士彈琴〔一〕

靈宫蒼煙蔭老柏〔二〕,風吹霜空月生魄〔三〕。羣烏得巢寒夜静,市井收聲虚室白〔四〕。少年抱琴爲予來,乃是天台桃源未歸客〔五〕。危冠匡坐如無傍〔六〕,弄絃鏗鏗燈燭光。誰言伯牙絶絃鍾期死,泰山峨峨水湯湯〔七〕。春天百鳥語撩亂,風蕩楊花無畔岸〔八〕。微霰愁猿抱山木,玄冬孤鴻度雲漢〔九〕。斧斤丁丁空谷樵〔一〇〕,幽泉落澗夜蕭蕭。十二峰前巫峽雨〔一一〕,七八月後錢塘潮〔一二〕。孝子流離在中野,羈臣歸來哭亡社〔一三〕。空牀思婦感蠨蛸〔一四〕,暮年遺老依桑柘〔一五〕。人言此曲不堪聽,我憐酷解寫人情〔一六〕。悲歌浩嘆絃欲斷,翻作恬淡雍容聲。五絃横坐嵓廊静〔一七〕,薰風南天厚民性〔一八〕。人言帝力何有哉〔一九〕,鳳凰麒麟舞虞詠〔二〇〕。我思五代如探湯〔二一〕,真人指揮定四方〔二二〕。昭陵仁心及蟲蟻〔二三〕,百蠻九譯覘天光〔二四〕。極知功高樂未稱,誰能持此獻樂正〔二五〕?賤臣疎遠安敢言?且欲空江寒灘静。漁艇幽人知我心悠哉,更作嚴陵在釣臺〔二六〕。吾知之矣師且止,安得長竿入手來?

〔一〕熙寧八年作。西禪:西面的禪院。戴道士:未詳。詩人另有《招戴道士彈琴》詩。

〔二〕靈宫:班固《西都賦》:“乃有靈宫起乎其中。”此指戴道士彈琴之禪院。

〔三〕月生魄:月初生或始缺時,有圓形輪廓而光綫暗淡者稱魄,初三後逐漸明亮,謂之成魄。《尚書·康誥》:“惟三月哉生魄。”李商隱《碧城三首》之三:“玉輪顧兔初生魄,鐵網珊瑚未有枝。”

〔四〕虚室白:《莊子·人間世》:“虚室生白。”此寫月光照亮屋舍。

〔五〕乃是句:據劉義慶《幽明録》,東漢永平年間,剡縣人劉晨、阮肇入天台山採藥迷路,經十三日,採山上之桃充饑,下山取水,見水中有一杯流下,中有胡麻飯,遂循水翻山,見二女,色甚美。因相款待,食畢行酒,有羣女持桃,賀二女得婿。半年後回家,子孫已過七代。此言戴道士宛若神仙中人。

〔六〕危冠:高冠。匡坐:正坐,端坐。《莊子·讓王》:“匡坐而弦歌。”無傍:旁若無人。

〔七〕誰言二句:《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絶絃,終身不復鼓琴,以爲世無足復爲鼓琴者。”此以伯牙比戴道士,以鍾子期自比。峨峨:高峻貌。湯湯(shāng):水浩大貌。《詩·大雅·江漢》:“江漢湯湯。”

〔八〕無畔岸:無邊無際。

〔九〕玄冬:冬季。《漢書·揚雄傳》載《校獵賦》“於是玄冬季月,天地隆烈”注:“北方色黑,故曰玄冬。”雲漢:猶“雲霄”,高空。

〔一〇〕丁丁(zhēng):伐木之聲。《詩·小雅·伐木》:“伐木丁丁。”

〔一一〕十二峰:巫山羣峰連綿,其尤著者十二峰,峰名説法不一,明曹學佺《蜀中名勝記》卷二十二:“峽中有十二峰,曰:望霞、翠屏、朝雲、松巒、集仙、聚鶴、浄日、上升、起雲、栖鳳、登龍、聖泉。”

〔一二〕錢塘潮:浙江下游稱錢塘江,其出海口在中秋前後有湧潮壯觀。二句用李賀《李憑箜篌引》:“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動紫皇”句律。

〔一三〕羈臣:爲俗務拘限、或因事滯留在外的官吏。亡社:被毁之社。社,土地神,亦指祭土地神之社廟、社宫。古時建國均須立社,《禮記·祭法》:“王爲羣姓立社,曰大社;王自爲立社,曰王社。諸侯爲百姓立社,曰國社;諸侯自爲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羣立社,曰置社。”滅人之國,必廢其社而另立之。

〔一四〕蠨蛸(xiāo shāo):即喜蛛,又稱喜子,古人認爲是喜事的徵兆。《詩·豳風·東山》:“蠨蛸在户。”

〔一五〕遺老:前朝之臣。依桑柘:屏居鄉里。

〔一六〕酷解:極知,甚解。

〔一七〕五絃:琴名。《新唐書·禮樂志》:“五弦如琵琶而小,北國所出,舊以木撥彈,樂工裴神符初以手彈。”横坐:横放,指彈琴已畢。嵓:同巖。

〔一八〕薰風南天:見前《次韻謝子高讀淵明傳》註〔四〕。厚民性:使民性淳厚。

〔一九〕帝力何有哉:語出《擊壤歌》。此歌詞句各本有出入,《初學記》卷九《總叙帝王》:“堯時有老父者,擊壤而嬉於路,言曰:‘我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何有於我哉!’”

〔二〇〕鳳凰句:《尚書·虞書·益稷》:“簫韶九成,鳳皇来儀。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庶尹允諧。’帝庸作歌曰:‘勅天之命,惟時惟幾。’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虞詠:即指舜所作之歌。虞,有虞氏,遠古部落名,舜乃其首領。

〔二一〕五代:指唐以後的梁、唐、晉、漢、周五朝。探湯:言割據戰亂之痛苦。《論語·季氏》:“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湯,沸水。

〔二二〕真人:指宋太祖趙匡胤,仕後周朝,積功至殿前都指揮使,升殿前都點檢,於顯德七年初發動陳橋兵變,平定戰亂,建立宋朝。

〔二三〕昭陵:指宋仁宗趙禎。

〔二四〕百蠻:各少數民族。《詩·大雅·韓奕》:“以先祖受命,因時百蠻。”班固《東都賦》:“内撫諸夏,外綏百蠻。”九譯:通過輾轉翻譯纔能聽懂,舊多指外族政權來朝見中央政府。覘(chān):窺視。天光:天朝的光焰。

〔二五〕樂正:朝廷樂官,亦執掌教化。

〔二六〕嚴陵:東漢隱士嚴光,字子陵,會稽餘姚人,與劉秀同學,秀稱帝,嚴子陵辭官不就,耕於富春山,後人名其釣處爲嚴陵瀨,即今浙江桐廬城西富春山之釣臺。事具《後漢書·逸民傳》。

【評箋】 黄爵滋《讀山谷詩集》:亦是縱筆之作,而氣力尚能包舉。

閏月訪同年李夷伯子真於河上子真以詩謝次其韻〔一〕

十年不見猶如此〔二〕,未覺斯人嘆滯留〔三〕。白璧明珠多按劍〔四〕,濁涇清渭要同流〔五〕。日晴花色自深淺〔六〕,風軟鳥聲相應酬〔七〕。談笑一樽非俗物〔八〕,對公無地可言愁。

〔一〕元豐元年作於北京大名府。是歲閏正月。

〔二〕十年句:山谷於治平四年(一〇六七)登進士第,李子真(字夷伯)爲其同年,至作詩時恰好十年。猶如此:《世説新語·言語》:“桓公(温)北征,經金城,見前爲琅邪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

〔三〕滯留:停留。指沉淪下僚,久不得升遷。白居易《送韋侍御量移金州司馬》:“留滯多時如我少,遷移好處似君稀。”

〔四〕白璧句:《史記·鄒陽傳》:“臣聞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於道路,人無不按劍相眄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白璧明珠,喻李子真;按劍,指妬賢忌才者。

〔五〕濁涇句:《詩·邶風·谷風》:“涇以渭濁。”毛《傳》:“涇渭相入而清濁異。”《釋文》:“涇,濁水也;渭,清水也。”而事實爲涇清渭濁,《釋文》誤。後亦以涇渭喻人品清濁。《晉書·王濛傳》載與王導牋:“夫軍國殊用,文武異容,豈可令涇渭混流,虧清穆之風。”鮑照《見賣玉器者》:“涇渭不可雜,珉玉當早分。”此反其意而用之,勸李子真隨俗從衆,與世同波。即杜甫《秋雨嘆》“濁涇清渭何當分”之意。

〔六〕日晴句: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絶句》之四:“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七〕風軟句:杜荀鶴《春宫怨》:“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八〕俗物:庸俗而無雅趣者。《世説新語·排調》:“嵇(康)、阮(籍)、山(濤)、劉(伶)在竹林酣飲,王戎後往,步兵(阮籍)曰:‘俗物已復來敗人意!’”

過方城尋七叔祖舊題〔一〕

壯氣南山若可排〔二〕,今爲野馬與塵埃〔三〕。清談落筆一萬字〔四〕,白眼舉觴三百盃〔五〕。周鼎不酬康瓠價〔六〕,豫章元是棟梁材〔七〕。眷然揮涕方城路,冠蓋當年向此來〔八〕。

〔一〕作於元豐元年。此年春山谷嘗從北京至鄧州,方城(今河南方城縣)屬唐州,在鄧州東北,爲其途經之地。七叔祖:黄注,字夢升,終南陽主簿,歐陽修爲作墓誌銘。按:山谷始祖瞻,子元績、元吉,元吉子中理、中雅,中理子湜,即山谷之祖,中雅子注,即七叔祖。

〔二〕壯氣句:《樂府詩集》卷四一諸葛亮《梁甫吟》:“力能排南山,文能絶地紀。”李白《梁甫吟》:“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此形容黄注意氣非凡。歐陽修《黄夢升墓誌銘》:“久之,復調江陵府公安主簿。時予謫夷陵令,遇之於江陵。夢升顔色憔悴,初不可識。久而握手噓嚱,相飲以酒,夜醉起舞,歌呼大噱,予益悲夢升志雖衰,而少時意氣尚在也。”

〔三〕今爲句:《莊子·逍遥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馬,指田野上浮動的水氣與游塵,遠望若奔馬。此謂黄注已去世,化作塵土。《墓誌銘》:“夢升素剛,不苟合,負其所有,常怏怏無所施,卒以不得志,死於南陽。夢升諱注,以寶元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卒,享年四十有二。”近人高步瀛以爲“二年”係“三年”之誤,參見其《唐宋文舉要》甲編卷六。

〔四〕清談:清雅的談吐和議論。《後漢書·鄭太傳》:“孔公緒清談高論,噓枯吹生。”此句稱其文思傑出。《墓誌銘》謂其文“博辨雄偉,其意氣奔放,猶不可禦。予又益悲夢升志雖困而獨其文章未衰也”。山谷《跋歐陽文忠公撰七叔祖主簿墓誌後》:“叔祖夢升,學問文章,五兵從横,制作之意,似徐陵、庾信,使同時遇合,未知孰先孰後也。然不幸得人間四十年爾,使之白髮角逐於英俊之場,又未知與歐陽文忠公孰先孰後也。”

〔五〕白眼:表示對世俗的蔑視。《世説新語·簡傲》注引《晉百官名》:“(阮籍)見凡俗之士以白眼對之。”杜甫《飲中八仙歌》:“宗之蕭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三百盃:狀酒興之豪。《世説新語·文學》注引《鄭玄别傳》:“袁紹辟玄,及去,餞之城東,欲玄必醉。會者三百餘人,皆離席奉觴,自旦及莫,度玄飲三百餘盃,而温克之容,終日無怠。”李白《將進酒》:“烹羊宰牛且爲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六〕周鼎:周朝傳國之九鼎,後喻貴重之物。康瓠:空壺,一説破罐。瓠,即壺。酬價:即酬值。賈誼《弔屈原賦》:“斡棄周鼎兮寶康瓠。”

〔七〕豫章:大木。《淮南子·修務》:“豫章之生也,七年而後知,故可以爲棺舟。”此句慨嘆叔祖材大難用。

〔八〕眷然:顧戀難捨貌。冠蓋:古代士大夫的服飾和車乘。此借指七叔祖。

對酒歌答謝公静〔一〕

我爲北海飲〔二〕,君作東武吟〔三〕。看君平生用意處,蕭灑定自知人心。南陽城邊雪三日〔四〕,愁陰不能分皂白〔五〕。摧輪涴蹄泥數尺〔六〕,城門晝閉眠賈客〔七〕。移人僵尸在旦夕,誰能忍飢待食麥〔八〕?身憂天下自有人〔九〕,寒士何者愁填臆!民生正自不願材〔一〇〕,可乘以車可鞭策〔一一〕。君不見海南水沈紫旃檀〔一二〕,碎身百煉金博山〔一三〕。豈如不蒙斧斤賞,老大絶崖霜雪間。投身有用禍所集〔一四〕,何况四達之衢井先汲〔一五〕。昨日青童天上回〔一六〕,手捧玉帝除書來〔一七〕,一番通籍清都闕〔一八〕,百身書名赤城臺〔一九〕。飛升度世無虚日〔二〇〕,怪我短褐趨塵埃〔二一〕。顧謂彼童子〔二二〕,此何預人事〔二三〕?但對清樽即眼開,一杯引人著勝地〔二四〕。傳聞官酒亦自清,徑須沽取續吾瓶,南山朝來似有意〔二五〕,今夜儻放春月明〔二六〕。

〔一〕元豐元年作。時山谷岳父謝景初(師厚)免官廢居鄧州。謝公静:名愔,師厚長子,隨父在鄧。山谷此年春與謝氏父子多有唱酬,其赴鄧之因不詳。編年體《外集詩注》卷三有《丙寅十四首效韋蘇州》詩序云:“二月丙寅(按:二十一日)率李原彦深、謝愔公静游百花洲。”洲在鄧州。序下史容注:“又《送朱貺中允宰宋城》詩亦云:‘鄴王臺邊春一空,但有雪飛楊柳風。我從南陽解歸橐,重簾復幕坐學宫。’當時山谷告假或因他故至南陽,在冬春間耳。”按南陽爲鄧州郡名,詩當作於此年春。

〔二〕北海:指東漢孔融,字文舉,獻帝時爲北海(漢郡國名,即今山東濰坊一帶)相,故稱孔北海。《後漢書》本傳:“及退閑職,賓客日盈其門。常嘆曰:‘坐上客恒滿,尊中酒不空,吾無憂矣。’”

〔三〕東武吟:樂府舊題。《樂府詩集》卷四十一陸機《東武吟行》題注:“左思《齊都賦》注云:‘《東武》、《泰山》,皆齊之土風,弦歌謳吟之曲名也。’《通典》曰:‘漢有東武郡,今高密、諸城縣是也。’”李白《東武吟》:“閑作東武吟,曲盡情未終。”

〔四〕南陽城:指鄧州南陽郡治所穰縣,今河南鄧縣。

〔五〕分皂白:形容天色昏暗,黑白不分。《晉書·天文志》載庾翼與兄冰書:“此復是天公憒憒,無皂白之徵也。”

〔六〕摧輪句:曹操《苦寒行》:“羊腸坂詰屈,車輪爲之摧。”涴(wò):污染,沾黏。

〔七〕城門句:寫雪天苦寒,賈客晝眠。賈客:來往商人。盧綸《晚次鄂州》:“估客晝眠知浪静。”

〔八〕誰能句:《左傳·成公十年》:“晉侯夢大厲(厲鬼),被髮及地,搏膺而踊曰:‘殺余孫不義,余得請於帝矣。’壞大門及寢門而入。公懼,入於室。又壞户。公覺,召桑田巫,巫言如夢。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意爲晉景公活不到食新麥之時了。“六月丙午,晉侯欲麥。使甸人(主爲公田者)獻麥。饋人爲之召桑田巫,示而殺之。將食,張(腹漲),如廁,陷而卒。”此借以言飢饉。

〔九〕身憂句:白居易《舟中晚起》:“退身江海應無用,憂國朝廷自有賢。”

〔一〇〕民生句:《莊子·逍遥遊》:“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爲其側,逍遥乎寢卧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又《人間世》:“散木也,以爲舟則沉,以爲棺椁(槨)則速腐,以爲器則速毁,以爲門户則液樠,以爲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韓愈《祭柳子厚文》:“凡木之生,不願爲材。”不材即可全身避害,故云。

〔一一〕可乘句:《初學記》十八引晉周處《風土記》:“卿雖乘車我戴笠,後日相逢下車揖。我步行,卿乘馬,後日相逢卿當下。”《列女傳》卷二《楚老萊妻》:“萊子逃世,耕於蒙山之陽……人或言之楚王曰:‘老萊賢士也。’王欲聘以璧帛,恐不來。楚王駕至老萊之門(聘之)……妻曰:‘妾聞之,可食以酒肉者,可隨以鞭捶;可受(授)以官禄者,可隨以鈇鉞。今先生食人酒肉,受人官禄,爲人所制也,能免於患乎?’”山谷有《薄薄酒》詩云:“吾聞食人之肉,可隨以鞭扑之戮;乘人之車,可加以鈇鉞之誅。”同此。按:此處二句互用,意思前後補充,即“乘車”已含“酒肉”,“鞭策”亦包“鈇鉞”之意。

〔一二〕海南,南方瀕海諸州。水沈:即沈水,香木名,又名沈香。《政和證類本草》卷十二《木部上品》引《南越志》:“交州有蜜香樹,欲取先斷其根,經年後,外皮朽爛,木心與節堅黑沉水者,爲沈香。”紫旃檀:檀香有白檀及紫檀兩種。崔豹古今注》下《草木》:“紫枬木出扶南(南海古國名),色紫,亦謂之紫檀。”

〔一三〕碎身句:百煉,反復鍛燒。晉劉琨《重贈盧諶》:“何意百煉剛,化爲繞指柔。”金博山:博山爐,一種表面雕刻重疊山形的香爐。《西京雜記》卷一:“長安巧工丁緩者……又作九層博山香爐,鏤爲奇禽怪獸,窮諸靈異,皆自然運動。”宋吕大臨《考古圖》:“香爐像海中博山,下盤貯湯,使潤氣蒸香,以像海之四環。”

〔一四〕投身句:《莊子·人間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一五〕何况句:謂大路邊之井先被人汲取。四達:四通八達。衢:四通八達的大道。《爾雅·釋宫》:“四達謂之衢。”《莊子·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一六〕青童:仙童。

〔一七〕除書:授官之詔書。《漢書·王莽傳》:“是時争爲符命封侯,其不爲者,相戲曰:‘獨無天帝除書乎?’”

〔一八〕一番句:漢制:入宫者應將姓名、年齡、身份等記於竹牒,懸於宫門,經核驗始得進宫。竹牒稱籍,記名於上爲通籍,後亦指及第爲官。劉禹錫《酬元九院長江陵見寄》:“金門通籍真多士,黄紙除書每日聞。”清都闕:《列子·周穆王》:“化人之宫,構以金銀,絡以珠玉,出雲雨之上……王實以爲清都、紫微、鈞天、廣樂,帝之所居。”張湛注:“清都、紫微,天帝之所居也。”闕,宫闕。此謂在仙界做官,李商隱《重過聖女祠》:“玉郎會此通仙籍。”

〔一九〕百身:《詩·秦風·黄鳥》:“如可贖兮,人百其身。”此指衆人。赤城:山名,在浙江天台縣北,爲天台山南門,因土色皆赤,望之似雉堞,故名。孫綽《遊天台山賦》:“赤城霞起而建標。”此山又被傅會爲道教之神山。《初學記》卷八:“《登真隱訣》云:赤城山下有丹洞,在三十六洞天數,其山足丹。《名山略記》云:赤城山,一名燒山,東卿司命君所居。洞周回三百里,上有玉清平天。”《太平廣記》卷二十一:“天台山司馬承禎,名在丹臺,身居赤城。”此句謂得道成仙。

〔二〇〕飛升句:《魏書·釋老志》:“其爲教也,咸蠲去邪累,澡雪心神,積行樹功,累德增善,乃至白日昇天,長生世上。”度世:出世,超脱世間。屈原《遠遊》:“欲度世以忘歸兮。”無虚日:没有空閑之日。

〔二一〕短褐:粗布短衣。此句謂對我奔走於塵世感到奇怪。

〔二二〕此句用韓愈《秋懷詩》“顧謂汝童子”句。

〔二三〕此何句:《世説新語·言語》:“謝太傅(安)問諸子姪:‘子弟亦何預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車騎(謝玄)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階庭耳。’”預:參與,關係。此謂修道成仙與人事又有何關係。

〔二四〕但:只要。清樽:盛有美酒的杯子。一杯句:《世説新語·任誕》:“王衛軍(薈)云:‘酒正自引人箸勝地。’”勝地:美好的境界。杜甫《陪李金吾花下飲》:“勝地初相引,徐行得自娱。”

〔二五〕南山句:《世説新語·簡傲》:“王子猷(徽之)作桓車騎(冲)參軍。桓謂王曰:‘卿在府日久,比當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視,以手版拄頰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氣。’”此化用其語,意謂與其修仙學道,不如優游人世。

〔二六〕儻:或許。此句推想今夜月色甚佳。

和師厚接花〔一〕

妙手從心得〔二〕,接花如有神。根株穰下土〔三〕,顔色洛陽春〔四〕。雍也本犁子〔五〕,仲由元鄙人〔六〕。升堂與入室,祇在一揮斤〔七〕。

〔一〕元豐元年作,時謝師厚閑居於鄧州。接花:嫁接花木。

〔二〕妙手:高手,技藝超羣者。《藝文類聚》七四引蔡洪《圍棋賦》:“命班倕之妙手,制朝陽之柔木。”高適《畫馬篇》:“感兹絶代稱妙手。”從心得:猶得心應手。《莊子·天道》載輪扁斵輪之事,輪扁曰:“斵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有數存乎其間。”

〔三〕穰下:指穰縣,鄧州治所。此言花之根株植於穰之土中。

〔四〕洛陽春:指洛陽名花牡丹。白居易《六年立春日人日作》:“何由得見洛陽春。”《王直方詩話》:“東坡平日最愛樂天之爲人,故有詩云:‘我甚似樂天,但無素與蠻。’又:‘我似樂天君記取,華顛賞遍洛陽春。’”趙與時《賓退録》卷三:“邵康節《洛陽春》八絶,其一云:‘四方景好無如洛,一歲花奇莫若春。景好花奇精妙處,又能分付與閑人。’”此句謂以洛陽牡丹嫁接鄧州之花。

〔五〕雍也句:《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冉雍字仲弓……孔子以仲弓爲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父,賤人。孔子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按孔子語出《論語·雍也篇》。

〔六〕仲由句:《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歲。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鷄,佩豭豚,陵暴孔子。”元:同“原”。鄙:粗野。

〔七〕升堂二句:《論語·先進篇》:“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堂:正廳;室:内室。古以升堂與入室表示學問的由淺入深。揮斤:揮動斧頭。揚雄《法言·君子篇》:“般之揮斤,羿之激矢。君子不言,言必有中也;不行,行必有稱也。”此處又兼用《莊子·徐无鬼》中“匠石運斤”事。此詩妙在用孔門弟子的升堂入室,喻嫁接之變凡花爲名葩,而以“一揮斤”挽結二事,更覺别開生面。

【評箋】 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七:山谷最善用事,以孔門變化雍、由譬接花,而繳以莊子揮斤語,此“江西”奇處。……曾文清、陸放翁、楊誠齋皆得此法。紀昀:腐陋至極。二馮痛詆“江西”,此種實有以召之。虚谷以爲善用事,僻謬甚矣。按:“二馮”指馮舒、馮班,舒評此詩“惡極粗極”;班則云“拙醜。山谷最不善用事。”

查慎行:五、六稍嫌腐,不應以聖賢爲諧。

黄爵滋《讀山谷詩集》:開穿鑿一派。

和師厚郊居示里中諸君〔一〕

籬邊黄菊關心事〔二〕,窗外青山不世情〔三〕。江橘千頭供歲計〔四〕,秋蛙一部洗朝酲〔五〕。歸鴻往燕競時節,宿草新墳多友生〔六〕。身後功名空自重,眼前樽酒未宜輕〔七〕。

〔一〕元豐元年作。里中:猶鄉間。

〔二〕籬邊黄菊:陶淵明《飲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三〕窗外句:唐代詩人常贊美自然公正多情,無炎涼世態。戴叔倫《旅次寄湖南張郎中》:“卻是梅花無世態,隔牆分送一枝春。”《全唐詩話》卷五引羅鄴《賞春》:“芳草和煙暖更青,閒門要路一時生。年年點檢人間事,惟有春風不世情。”宋人亦多承其風。而唐施肩吾《及第後過揚子江》:“憶昔將貢年,抱愁此江邊。魚龍互閃爍,黑浪高於天。今日步春草,復來經此道。江神也世情,爲我風色好。”則反其意而用之。

〔四〕江橘句:《三國志·吴志·三嗣主傳》注引《襄陽記》:吴丹陽太守李衡於宅邊種橘千株,臨死謂其子曰:“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歲計:一年的開銷。

〔五〕秋蛙句:《南齊書·孔稚珪傳》:“門庭之内,草萊不剪,中有蛙鳴。或問之曰:‘欲爲陳蕃乎?’稚珪笑曰:‘我以此當兩部鼓吹,何必期效仲舉(陳蕃字)?’”朝酲(chéng):早晨殘留的隔夜醉意。酲,史游急就篇》:“侍酒行觴宿昔酲。”注:“病酒曰酲,謂經宿飲酒故曰酲也。”

〔六〕宿草:隔年之草。《禮記·檀弓》:“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友生:朋友,生作助詞,無義。《詩·小雅·常棣》:“雖有兄弟,不如友生。”韓愈《哭楊兵部凝陸歙州參》:“新墳與宿草,已矣兩如何!”山谷直接化用韓詩,謂時間流逝,友人紛紛謝世。

〔七〕身後二句:《世説新語·任誕》:“張季鷹(翰)縱任不拘,時人號爲江東步兵。或謂之曰:‘卿乃可縱適一時,獨不爲身後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一杯酒。’”李白《行路難》化用其意:“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白居易《勸酒》:“身後堆金拄北斗,不如生前一樽酒。”

【評箋】 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六:“歸鴻……”,天時也。“宿草……”,人事也。亦一景對一情。上面四句用菊、山、橘、蛙四物,亦不覺冗。紀昀“山谷謹飭之作。”“歸鴻往燕”,言時光之易逝;“宿草新墳”,言人事之難久。起末二句之意硬分情景,未得作者之意。

戲贈彦深〔一〕

李髯家徒立四壁,未嘗一飯能留客〔二〕。春寒茅屋交相風〔三〕,倚牆捫虱讀書策〔四〕。老妻甘貧能養姑,寧剪髻鬟不典書〔五〕。大兒得飡不索魚,小兒得褌不索襦〔六〕。庾郎鮭菜二十七〔七〕,太常齋日三百餘〔八〕。上丁分膰一飽飯〔九〕,藏神夢訴羊蹴蔬〔一〇〕。世傳寒士有食籍,一生當飯百甕葅〔一一〕。冥冥主張審如此,附郭小圃宜勤鉏〔一二〕。葱秧青青葵甲緑〔一三〕,早韭晚菘羹糝熟〔一四〕。充虚解戰賴湯餅〔一五〕,芼以蓱虀與甘菊〔一六〕。幾日憐槐已着花〔一七〕,一心咒筍莫成竹。羣兒笑髯窮百巧,我謂勝人飯重肉〔一八〕。羣兒笑髯不若人,我獨愛髯無事貧〔一九〕。君不見猛虎即人厭麋鹿,人還寢皮食其肉〔二〇〕。濡需終與豕俱焦〔二一〕,飫肥擇甘果非福〔二二〕。蟲蟻無知不足驚,横目之民萬物靈〔二三〕。請食熊蹯楚千乘〔二四〕,立死山壁漢公卿〔二五〕。李髯作人有佳處,李髯作詩有佳句。雖無厚禄故人書〔二六〕,門外猶多長者車〔二七〕。我讀揚雄《逐貧賦》,斯人用意未全疏〔二八〕。

〔一〕元豐元年作。題下原注:“李原字彦深,厚之弟,居南陽。”按:南陽即鄧州。山谷另有《祭李彦深文》,可參觀。

〔二〕李髯:李原。徒立四壁:言家貧無資,空立四壁。《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家居徒四壁立。”一飯:一餐飯,《史記·魯世家》:周公曰:“我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此化用杜甫《解悶》:“一飯未曾留俗客,數篇今見古人詩”句意。

〔三〕交相風:陶淵明《飲酒》:“弊廬交悲風,荒草没前庭。”

〔四〕捫虱:《晉書·苻堅載記下》:“桓温入關,(王)猛被褐而詣之,一面,談當世之事,捫虱而言,旁若無人。”此寫其放達疏散,不拘常禮。

〔五〕老妻二句:寫妻子識禮。據《晉書·陶侃傳》,侃早孤貧,鄱陽孝廉范逵嘗過侃,倉卒之間,無以待賓,其母乃剪髮以易酒菜,令賓主盡歡。又杜甫《送重表姪王砯評事使南海》:“我之曾老姑,爾之高祖母。爾祖未顯時,歸爲尚書(指王珪)婦。隋朝大業末,房杜俱交友。長者來在門,荒年自餬口。家貧無供給,客位但箕帚。俄頃羞頗珍,寂寥人散後。入怪鬢髮空,吁嗟爲之久。自陳剪髻鬟,市鬻充杯酒。”姑:婆婆。典:典賣。

〔六〕大兒二句:寫兒輩懂事。大兒小兒對舉,乃詩文常格。飡:食。褌(kūn坤):褲子。襦:短衣、短襖,服於單衫之外。《世説新語·夙惠》:“韓康伯數歲,家酷貧,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謂康伯曰:‘且箸襦,尋作複。’兒云:‘已足,不須複也。’母問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熱,今既箸襦,下亦當煗,故不須耳。’”此處活用之。

〔七〕庾郎句:《南齊書·庾杲之傳》:“清貧自業,食唯有韮、韮、生韮雜菜。或戲之曰:‘誰謂庾郎貧?食鮭常有二十七種。’言三九也。”按“九”諧“韭”音,“三九”指三種韭菜。鮭菜:吴人對魚菜的總稱。

〔八〕太常句:據《後漢書·周澤傳》,澤爲太常,卧病齋宫,妻哀其老病,窺問所苦,澤怒妻干犯齋禁,竟收送詔獄謝罪,時人云:“生世不諧,作太常妻。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一日不齋醉如泥。”(末句爲李賢注據《漢官儀》補。)此云常年吃素。

〔九〕上丁:農歷每月上旬的丁日。古時仲春(二月)、仲秋(八月)上丁爲祭孔之日。膰(fán):祭祀用肉,生曰脤,熟曰膰。古禮,宗廟社稷諸祭,必分賜祭肉與同姓之國及有關諸人。《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脤膰之禮,親兄弟之國。”《孟子·告子下》:“孔子爲魯司寇,不用,從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此言祇有逢祭日纔能食肉飽餐一頓。

〔一〇〕藏神句:隋侯白《啓顔録》:“有人常食菜蔬,忽食羊,夢五藏(臟)神曰:‘羊踏破菜園。’”此爲嘲笑食肉而至腹疾。蹴:踩踏。

〔一一〕百甕:《周禮·秋官·掌客》:“醯醢百甕。”葅(zū):同菹,腌菜。按百甕原言饌肴之盛,此言百甕腌菜,則寓嘲謔之意。

〔一二〕附郭:即負郭,近城之地。《史記·蘇秦列傳》:“使我有雒陽負郭田二頃,吾豈能佩六國相印乎!”

〔一三〕葵甲:葵,蔬菜名,子名冬葵子,可入藥,《詩·豳風·七月》:“七月烹葵及菽。”甲,草木破土出生,此指秧苗。《易·解卦》:“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一四〕早韭句:《南史·周原傳》:“清貧寡欲,終日長蔬……王儉謂顒曰:‘卿山中何所食?’顒曰:‘赤米白鹽,緑葵紫蓼。’文惠太子問顒菜食何味最勝,顒曰:‘春初早韮,秋末晚菘。’”菘:蔬菜名,兼指青菜與白菜。羹糝:《莊子·讓王》:“孔子窮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蔾羹不糝。”糝,以米和羹。

〔一五〕湯餅:宋黄朝英《緗素雜記》卷二:“凡以麵爲食具者,皆謂之餅,故火燒而食者,呼爲燒餅;水瀹而食者,呼爲湯餅;籠蒸而食者,呼爲蒸餅,而饅頭謂之籠餅,宜矣。”湯餅乃煮麵,包括麵條、片兒湯之類。東坡《過土山寨》:“湯餅一杯銀綫亂,蔞蒿如箸玉簪横。”即指麵條。《能改齋漫録》卷十五引黄朝英考證後云:“(晉)束晳《湯餅賦》云:‘元冬猛寒,清晨之會。涕凍鼻中,霜凝口外。充虚解戰,湯餅爲最。弱以春綿,白若秋練。氣勃鬱以揚布,香飛散而遠徧。行人失涎於下風,童僕空噍而斜眄。擎器者舐唇,立侍者者乾咽’云云。乃知煮麵之爲湯餅,無可疑者。”此用束晳賦中語。

〔一六〕芼(mào):蔬菜,此用作動詞,猶言作菜。蓱:即萍,虀:切細的菜。《後漢書·華佗傳》:“向來道隅有賣餅人蓱虀甚效。”甘菊:菊之一種,味甘。《政和證類本草》卷六引《圖經》:“菊之種類頗多,有紫莖而氣香,葉厚至柔嫩可食者,其花微小,味甚甘,此爲真。”

〔一七〕幾日句:槐葉與槐花皆可食,故云。杜甫有《槐葉冷淘》詩,所寫即槐葉汁和麵製成之食品。

〔一八〕重肉:多種肉食。《漢書·公孫弘傳》:“晏嬰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絲,齊國亦治。”

〔一九〕羣兒二句:蘇軾《次韻葉致遠見贈》:“人皆勸我杯中物,我獨憐君屋上烏。”機杼相同。此類句式實祖唐太宗魏徵語。參見《贈趙言》注〔二二〕。

〔二〇〕即:追逐。《易·屯卦》:“即鹿無虞。”厭:飽食。寢皮食其肉:《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晉伐齊,晉州綽曾俘獲齊將殖綽及郭最。後州綽避禍奔齊,齊莊公稱殖、郭二將之勇,州綽曰:“然二子者,譬於禽獸,臣食其肉而寢處其皮矣。”

〔二一〕濡需句:《莊子·徐无鬼》:“濡需者,豕虱是也,擇疏鬣長毛,自以爲廣宫大囿。奎蹏(蹄)曲隈,乳間股脚,自以爲安室利處。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煙火,而己與豕俱焦也。”濡需,原意偷安一時,此代指豬身上的虱子。

〔二二〕飫(yù):宴食。

〔二三〕横目之民:指人。《莊子·天地》:“夫子無意於横目之民乎?”萬物靈:《尚書·泰誓》:“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

〔二四〕請食句:《左傳·文公元年》:楚成王“欲立王子職而黜太子商臣”,商臣反,“冬十月,以宫甲圍成王。王請食熊蹯而死。弗聽。丁未,王縊。”熊掌難熟,成王想藉此拖延時間,以待外援。千乘:一千輛兵車。《孟子·梁惠王上》:“萬乘之國,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趙岐注:“萬乘謂天子也,千乘諸侯也。”此指楚成王。

〔二五〕立死句:《後漢書·獻帝紀》載,建安初,洛陽“宫室燒盡,百官披荆棘,依牆壁間。州郡各擁强兵,而委輸不至,羣僚饑乏,尚書郎以下自出採稆,或饑死牆壁間,或爲兵士所殺。”

〔二六〕雖無句:杜甫《狂夫》:“厚禄故人書斷絶,恒饑稚子色凄涼。”

〔二七〕門外句:《史記·陳丞相世家》:漢初丞相陳平,少時家貧,富人張負欲以孫女嫁平,“負隨平至其家,家乃負郭窮巷,以弊席爲門,然門外多有長者車轍。”意謂雖貧賤而受人尊重,常有長者造訪。

〔二八〕揚雄《逐貧賦》:見《古文苑》、《藝文類聚》等書。賦略云揚子厭貧,逐之不去,遂思其德,終相處自安。疏:疏闊,不現實。

【評箋】 方東樹《昭昧詹言》卷十二:“君不見”以下,終是粗硬寡味,學杜之過。

清范大士《歷代詩發》卷二十五:才氣横逸,故冗長中有靈變蕭疎之趣。

袁昶《山谷外集詩注評點》:此章多情至語,一時興到語,音節諧暢,風度絶佳。

古詩二首上蘇子瞻〔一〕

江梅有佳實〔二〕,託根桃李場〔三〕,桃李終不言,朝露借恩光〔四〕。孤芳忌皎潔〔五〕,冰雪空自香〔六〕,古來和鼎實,此物升廟廊〔七〕。歲月坐成晚〔八〕,煙雨青已黄〔九〕,得升桃李盤〔一〇〕,以遠初見嘗〔一一〕。終然不可口,擲置官道傍〔一二〕,但使本根在,棄捐果何傷?

青松出澗壑,十里聞風聲〔一三〕。上有百尺絲,下有千歲苓〔一四〕。自性得久要,爲人制頽齡〔一五〕。小草有遠志〔一六〕,相依在平生。醫和不並世,深根且固蒂〔一七〕,人言可醫國,何用太蚤計〔一八〕?大小材則殊,氣味固相似〔一九〕。

〔一〕作於元豐元年,時蘇軾知徐州。寄詩同時,山谷又有《上蘇子瞻書》一首,盛贊東坡之學問人品,表達了師事之願。東坡有報章及和詩,稱山谷“超逸絶塵,獨立萬物之表,馭風騎氣,以與造物者游”,並謂“《古風》二首,託物引類,真得古詩人之風”。後洪炎爲其編集詩文,題爲《退聽堂録》。洪炎序云:“凡詩斷自‘退聽’始,‘退聽’以前蓋不復取,獨取《古風》二篇冠詩之首,以見魯直受知於蘇公,有所自也。”

〔二〕江梅:《羣書通要》庚一釋云:“遺核野生,不經栽接者,又名直脚梅。凡山間水濱、荒寒迥絶之處,皆此本也。”

〔三〕託根:《文選》趙至《與嵇茂齊書》:“北土之性,難以託根。”桃李場:桃李園。

〔四〕桃李二句:言江梅爲桃李所忌。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爲言?”此處桃李喻羣小,朝露喻君王之恩。借:假借,賜予。江淹《詣建平王上書》:“大王惠以恩光,顧以顔色。”此句謂東坡雖見疾於羣小,然獨受君王之眷顧。邵博《邵氏聞見後録》卷二十載東坡嘗蒙宣仁太后召見,太后問何以官至翰林學士,東坡所答皆不中其意,太后曰:“久欲令學士知此,是神宗皇帝之意。帝飲食停匕箸,看文字,宫人私相語:‘必蘇軾之作。’帝每曰:‘奇才,奇才!’但未及進用學士,上僊耳。”

〔五〕孤芳句:《文選》顔延年《祭屈原文》:“物忌堅芳,人諱明潔。”韓愈《孟生詩》:“異質忌處羣,孤芳難寄林。誰憐松桂性,競愛桃李陰。”此處隱含規勸,亦即《楚辭·漁父》所云“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之意。

〔六〕冰雪句:言梅花冰清玉潔,空有幽香。陳蘇子卿《梅花落》:“中庭一樹梅,寒多葉未開。祇言花是雪,不悟有香來。”

〔七〕古來二句:《尚書·説命》:“若作和羹,爾惟鹽梅。”殷高宗武丁得傅説爲相,並喻爲調味之鹽梅,後因以調和鼎鼐作宰相治國的代稱。廟廊:朝廷。

〔八〕歲月句:《古詩十九首》:“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坐:猶寖,漸漸地。

〔九〕煙雨句:言梅子在煙雨中由青轉黄。

〔一〇〕桃李盤:盛桃李進用之盤。韓愈《李花》:“冰盤夏薦碧實脆。”

〔一一〕以遠句:《韓詩外傳》卷二:田饒謂魯哀公曰:“夫黄鵠一舉千里,止君園池,食君魚鼈,啄君黍粱,無此五德者,君猶貴之者何也?以其所從來者遠也。”此用喻東坡由川入京,登第入仕。

〔一二〕終然二句:喻東坡終於不被重用,於熙寧四年出任杭州通判,後知密、徐二州。

〔一三〕青松二句:左思《詠史》:“鬱鬱澗底松,離離山上苗。”此言東坡以高材而沉淪下僚,若青松之在澗壑,然美名遠播,如松風聞於十里之外。

〔一四〕百尺絲:指菟絲,一種纏繞寄生之草,然附於松者非菟絲,而應是女蘿。千歲苓:指生長多年的茯苓,一種多生於松根處的菌類植物。《淮南子·説山訓》:“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菟絲。”此喻東坡的追隨者甚衆。

〔一五〕久要:《論語·憲問》:“久要不忘平生之言。”此處用作久遠之意。《政和證類本草》卷十二引陶隱居言:“(茯苓)爲藥無朽蛀,嘗掘地得昔人所埋一塊,計應三十許年,而色理無異。”制頽齡:猶延緩衰老。陶淵明《九日閑居》:“菊爲制頽齡。”二句謂茯苓於己能久持本性,爲人可延年益壽。《史記·龜策列傳》:“所謂伏靈者,在兔絲之下……千歲松根也,食之不死。”伏靈,即茯苓。

〔一六〕小草句:《博物志·藥物》:“遠志,苗曰小草,根曰遠志。”《世説新語·排調》:“有人餉桓公(温)藥草,中有遠志。公取以問謝(安):‘此藥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稱?’謝未即答。時郝隆在坐,應聲答曰:‘此甚易解。處則爲遠志,出則爲小草。’”此處一語雙關,謂菟絲志不在小,與松相依,所託高遠。

〔一七〕醫和:春秋時名醫。並世:同世。深根、固蒂:出《老子》。二句謂世無名醫,小草不爲人識,故宜深自韜晦。

〔一八〕人言二句:《國語·晉語》:“平公有疾,秦景公使醫和視之……文子曰:‘醫及國家乎?’對曰:‘上醫醫國,其次疾人,固醫官也。’”才高而可醫國,雖一時不爲世用,也無需汲汲仕進,早爲之計。蚤:通早。

〔一九〕大小二句:言東坡與己才有大小,然意氣相投。唐鄭處誨《明皇雜録》載高力士詠薺詩:“兩京作斤賣,五溪無人採。夷夏雖有殊,氣味終不改。”氣味:此指情調、意趣,參見《發贛上寄余洪範》注〔三〕。

【評箋】 吴喬《圍爐詩話》卷五:山谷古詩,若盡如上子瞻二篇,將以漢人待之,其他祇是唐人之殘山剩水耳。

陳衍《宋詩精華録》卷二:兩首轉處皆心苦分明,餘則比體老法也。

(第一首)此句言亦出求仕也。轉處言失時而太酸。

同世弼韻作寄伯氏在濟南兼呈六舅祠部〔一〕

山光掃黛水挼藍〔二〕,聞説樽前愜笑談〔三〕。伯氏清修如舅氏〔四〕,濟南瀟灑似江南。屢陪風月乾吟筆〔五〕,不解笙篁醉舞衫。祇恐使君乘傳去,拾遺今日是前銜〔六〕。

〔一〕元豐元年作。世弼,姓王,名純亮,山谷妹夫。伯氏,山谷長兄黄大臨,字元明,自號寅菴,在衆從兄弟中排行第七,故又稱七兄。此時隨李公擇在齊州。秦觀《李公擇行狀》:“(公擇)論青苗尤爲激切,至十餘上不已,於是落職通判滑州,歲餘復職,知鄂州,徙知湖州,遷尚書祠部員外郎,賜五品服,徙知齊州。”時在熙寧八年。齊州濟南郡,治歷城縣。六舅,即李公擇,山谷舅父。

〔二〕山光句:古人以山喻眉,《飛燕外傳》:“女弟合德入宫、爲薄眉,號遠山黛。”此以眉喻山。李商隱《代贈》:“總把春山掃眉黛,不知供得幾多愁。”挼(rúo):揉搓;藍:藍草,可制青藍色染料。白居易《春池上戲贈李郎中》:“滿池春水何人愛,……直似挼藍新汁色……。”宋吴聿《觀林詩話》:“半山(王安石)嘗於江上人家壁間見一絶云:‘一江春水碧揉藍,船趁歸潮未上帆。渡口酒家賒不得,問人何處典春衫。’深味其首句,爲躊躇久之而去。已而作小詞,有‘平漲小橋千嶂抱,揉藍一水縈花草’之句,蓋追用其語。”

〔三〕樽前:猶酒前、席上。牛僧孺《席上贈劉夢得》:“休論世上升沉事,且鬬尊前見在身。”

〔四〕伯氏:兄長。《詩·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壎,仲氏吹篪。”清修:指操行潔美。《後漢書·宋弘傳》:“清修雪白,正直無邪。”

〔五〕風月:吟風弄月。《梁書·徐勉傳》:“常與門人夜集,客有虞暠求詹事五官,勉正色答云:‘今夕止可談風月,不宜及公事。’”范傳正《李翰林白墓誌銘》:“吟風詠月,席地幕天。”吟筆:即詩筆。劉昭《贈惠律大師》:“風月資吟筆,杉篁籠静居。”筆乾用《隋書·鄭譯傳》事:“上(隋文帝)顧謂侍臣曰:‘鄭譯與朕同生死,間關危難,興言念此,何日忘之!’譯因奉觴上壽,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詔書,高熲戲謂譯曰:‘筆乾。’譯答曰:‘出爲方岳,杖策言歸,不得一錢,何以潤筆。’”

〔六〕使君:原爲漢代對太守或刺史的稱呼,此指李公擇。傳:傳車,驛車。前銜:神宗即位,詔試學士院,除李公擇爲秘閣校理,改右正言。右正言爲諫官,相當於唐代的拾遺。後因論新法不便,落職通判滑州,故云“前銜”。

伯氏到濟南寄詩頗言太守居有湖山之勝同韻和〔一〕

西來黄犬傳佳句,知是陸機思陸雲〔二〕。歷下樓臺追把酒〔三〕。舅家賓客厭論文〔四〕。山椒欲雨好雲氣〔五〕,湖面逆風生水紋〔六〕。想得争棋飛鳥上,行人不見祇聽聞〔七〕。

〔一〕元豐元年作。伯氏:見前詩注〔一〕。濟南:即齊州。太守:指李公擇。

〔二〕西來二句:《晉書·陸機傳》:“初,機有駿犬,名曰黄耳,甚愛之。既而羈寓京師,久無家問,笑語犬曰:‘我家絶無書信,汝能齎書取消息不?’犬摇尾作聲。機乃爲書,以竹筩盛之,而繫其頸。犬尋路南走,遂至其家,得報還洛。其後因以爲常。”此借指黄大臨自濟南寄詩於山谷。陸機,字士衡,吴郡人,東吴丞相陸遜之孫,與弟陸雲俱以文才稱,世號“二陸”。

〔三〕歷下:古邑名,在今濟南市西,因南對歷山得名,此指齊州治所歷城縣。樓臺:杜甫《陪李北海宴歷下亭》:“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又《同李太守登歷下古城員外新亭》:“跡籍臺觀舊,氣冥海嶽深。”此泛指齊州名勝。

〔四〕厭,滿足,享受。論文:杜甫《春日憶李白》:“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五〕山椒:山頂。《漢書·孝武李夫人傳》載漢武帝《悼李夫人賦》:“釋輿馬於山椒兮,奄修夜之不陽。”注:“山椒,山陵也。”又謝莊《月賦》:“菊散芳於山椒,雁流哀於江瀨。”《文選》李善注:“山椒,山頂也。”山頂雲氣蒸騰,爲天將雨之兆。《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雲)觸石而出,膚寸而合。不崇朝而徧雨乎天下者,唯泰山爾。”《初學記》卷一《雲》引作“唯泰山雲乎”。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别》:“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六〕湖面句:劉禹錫《酬竇員外使君寒日途次松滋渡先寄示四韻》:“草色連雲人去住,水紋如縠燕差池。”按:杜牧《樊川詩集》録此詩前半首,題爲《江上偶見絶句》。逆:承受。

〔七〕想得二句:唐代李遠爲郡守,標榜流連棋酒,被目爲風雅。《北夢瑣言》卷六:“李遠以曾有詩云:‘人事三盃酒,流年一局棋。’唐宣宗以其非牧人之才,不與郡守,宰相爲言,然始俞冗。”李商隱《懷求古翁》:“欲收棋子醉,竟把釣車眠。”馮浩注引張固《幽閑鼓吹》:“宣宗朝,令狐綯薦(李)遠爲杭州。帝曰:‘我聞遠詩云,長日惟消一局棋,豈可以臨郡哉?’對曰:‘詩人之言,非有實也?’乃俞之。”此用李姓事,正切李公擇之爲齊州守。飛鳥上:形容地勢之高,故行人不見而唯聞弈棋之聲。王維《寒食城東即事》:“蹴踘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裏。”《能改齋漫録》卷八:“張文潛詩云:‘新月已生飛鳥外,落霞更在夕陽西。’蓋用郎士元送楊中丞和番詩耳。郎詩云:‘河源飛鳥外,雪岺大荒西。’”均以飛鳥狀高遠。

【評箋】 袁昶《山谷外集詩注評點》:寫景入細。凡七律盛唐作手純以氣勝。西崑工詞,西江工意,意勝亦能御詞。後山、山谷之清鑱雋永,終壓楊劉之豐肉少骨也。

次韻寅菴四首(選二)〔一〕

四詩説盡菴前事,寄遠如開水墨圖。略有生涯如谷口〔二〕,非無卜肆在成都〔三〕。旁籬榛栗供賓客〔四〕,滿眼雲山奉燕居〔五〕。閑與老農歌帝力〔六〕,年豐村落罷追胥〔七〕。

兄作新菴接舊居,一原風物萃庭隅。陸機《招隱》方傳洛〔八〕,張翰思歸正在吴〔九〕。五斗折腰慚僕妾〔一〇〕,幾年合眼夢鄉閭〔一一〕。白雲行處應垂泪〔一二〕,黄犬歸時早寄書〔一三〕。

〔一〕元豐元年作。此爲第一、二首。寅菴:山谷兄大臨(元明)之號。《山谷年譜》元豐元年此首題下附大臨詩,序云:“雙井弊廬之東,得勝地一區,長林巨麓,危峰四環,泉甘土肥,可以結茅菴居,是在寅山之頦,命曰寅菴,喜成四詩,遠寄魯直,可同魏都士人共和之。”

〔二〕谷口:漢鄭子真隱於雲陽谷口,成帝時大將軍王鳳禮聘之,不應,世號“谷口子真”,見《漢書》本傳。揚雄《法言·問神篇》:“谷口鄭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師。”

〔三〕非無句:用漢嚴君平事。據《漢書·王吉傳序》,嚴君平賣卜於成都市中,“日閲數人,得百錢足自養,則閉肆下簾而授《老子》。”二句皆以古之隱者比大臨。

〔四〕榛栗:榛子與栗子。《詩·鄘風·定之方中》:“樹之榛栗。”《左傳·莊公二十四年》:“不過榛、栗、棗、脩,以告虔也。”

〔五〕奉燕居:奉,侍奉;燕居,安居,閒居。此句謂閒居時有滿眼雲山可供玩賞。

〔六〕閑與句:見《西禪聽戴道士彈琴》注〔一九〕。《藝文類聚》卷十一引《帝王世紀》:帝堯之時,“天下大和,百姓無事,有五十老人,擊壤於道。”《高士傳》云:“壤父年八十餘而擊壤於道中。觀者曰:‘大哉,帝之德也!’”此寫閑時與老農歌頌太平之世。

〔七〕追胥:原爲偵捕盜賊,《周禮·地官·小司徒》:“小司徒之職,掌建邦之教法……以起軍旅,以作田役,以比追胥,以令貢賦。”後引申爲胥吏之催逼勒索。《宋史·食貨志》:“蠶者未絲,農者未穫,追胥旁午,民無所措。”

〔八〕陸機句:陸機有《招隱詩》。此以陸機之詩傳至洛中,喻大臨寄詩北京。

〔九〕張翰句:《世説新語·識鑒》:“張季鷹(翰)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此亦喻大臨。

〔一〇〕五斗句:《宋書·陶潛傳》:陶淵明爲彭澤令,“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我不能爲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即日解印綬去職。”此爲山谷自嘆靦顔爲官。

〔一一〕幾年句:白居易《寄行簡》:“渴人多夢飲,饑人多夢餐。春來夢何處?合眼到東川。”

〔一二〕白雲句:用唐狄仁傑事。劉肅《大唐新語·舉賢》:“(狄仁傑)爲并州法曹,其親在河陽别業。仁傑赴任於并州,登太行,南望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近此雲下。’悲泣佇立久之,候雲移乃行。”按:由并州而及白雲,蓋肇自漢武帝《秋風辭》:“秋風起兮白雲飛。”武帝行幸河東(即并州地),祠后土,顧視帝京而作此歌,見《漢武故事》。岑參《虢州後亭送李判官》:“君去試看汾水上,白雲猶似漢時秋。”

〔一三〕黄犬句:見前《伯氏到濟南寄詩……》注〔二〕。

【評箋】 方東樹《昭昧詹言》卷二十:通首皆寫寅菴自得之趣,而措語清高,不雜一毫塵俗氣。讀山谷詩,皆當以此求之。世間一切廚饌腥螻意義語句,皆絶去,所以謂之高雅,脱去凡俗在此。

次韻子瞻與舒堯文禱雪霧豬泉唱和〔一〕

老農年饑望人腹〔二〕,想見四溟森雨足〔三〕。林回投璧負嬰兒〔四〕,豈聞烹兒翁不哭〔五〕?未論萬户無炊煙〔六〕,蛛絲蝸涎經杼軸〔七〕。使君閔雪無肉味〔八〕,煮餅青蒿下鹽菽〔九〕。豈云剪爪宜侵肌〔一〇〕?霜不殺草仍故緑。幽靈奰贔西山霧〔一一〕,牲肥酒香神未瀆〔一二〕。得微往從董父飡〔一三〕,寧當罪繫葛陂淵〔一四〕?卜擇祠官齊博士〔一五〕,暴露致告蒼崖顛。請天行澤不汲汲,爾亦枯魚過河泣〔一六〕。生鵝斬頸血未乾〔一七〕,風馬雲車坐相及〔一八〕。百里旌旗灑玉花〔一九〕,使君義動龍蛇蟄〔二〇〕。老農歡喜有春事,呼兒飯牛理簑笠〔二一〕。博士勿嘆從公疲,明年麥飯滑流匙〔二二〕。

〔一〕作於元豐元年,時蘇軾知徐州。子瞻:蘇軾字。舒堯文:徐州教授,與東坡多有唱酬。東坡《雨中過舒教授》施元之注:“舒教授名焕,字堯文,嚴陵人。東坡守徐,堯文時爲徐州教授。元祐八年,以左朝散郎爲校對秘書省黄本書籍,紹聖初,通判熙州。”時徐州久旱不雨,元年冬雪薄不能蓋土,東坡遂至此泉祈雪,見其《祈雪霧豬泉文》。又有《祈雪霧豬泉出城馬上作贈舒堯文》、《次韵舒堯文祈雪霧豬泉》等詩。霧豬泉:查慎行注引《徐州志》:“蕭縣東南五十里爲大觀山,其處有霧豬山,其泉曰豬泉,爲豬龍所伏,歲旱,禱雨極應。”

〔二〕望人腹:《莊子·德充符》:“無君人之位以濟乎人之死,無聚禄以望人之腹。”望,原意爲飽,此有渴望飽食之意。

〔三〕四溟:四海,普天下。《文選》張協《雜詩十首》之十:“雲根臨八極,雨足灑四溟。”李善注:“四溟,四海也。”又張協《雜詩》之四:“翳翳結繁雲,森森散雨足。”森森,繁密貌,此指大雨密集。

〔四〕林回句:《莊子·山木》:“林回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或曰:‘爲其布(錢)與?赤子之布寡矣。爲其累與?赤子之累多矣。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屬也。’”意謂棄璧救子,出於天性。

〔五〕豈聞句:《左傳·哀公八年》:“楚人圍宋,易子而食。析骸而爨。”

〔六〕未論句:韓偓《自沙縣抵龍溪縣,值泉州軍過後,村落皆空,因有一絶》:“千村萬落如寒食,不見人煙空見花。”王維《菩提寺禁裴迪來相看……》:“萬户傷心生野煙。”未論:無論,且不説,更不要説。

〔七〕蝸涎;蝸牛行經處留下的黏痕。杼軸:《詩·小雅·大東》:“小東大東,杼柚其空。”杼,梭,司緯綫;軸,滾筒,卷織物之軸。

〔八〕使君:指蘇軾。閔:憂慮。《左傳·昭公三十二年》:“閔閔焉如農夫之望歲。”無肉味:《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此言東坡憂慮災情,食不甘味,其《祈雪霧豬泉文》云:“噫嘻我民,何辜於天!不水則旱,於今二年。天未悔禍,百日不雨。雪不斂塵,麥不蓋土。”

〔九〕餅:麵食。青蒿:野草,蒿之一種,初春生苗可充蔬食。《詩·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蒿。”鹽菽:即鹽和豆,菽爲豆類總稱。《世説新語·言語》載王濟問陸機江東有何美味可敵羊酪,陸機答:“有千里蓴羹,但未下鹽豉耳。”山谷化用其語,但改豉爲菽,已非指美味,而是寫百姓以野菜加鹽豆聊以充饑。

〔一〇〕豈云句:《吕氏春秋·順民》:“昔者湯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湯乃以身禱於桑林……於是翦其髮,其手,以身爲犧牲,用祈福於上帝,民乃甚説(悦),雨乃大至。”《文選》應璩《與廣川長岑文瑜書》:“昔夏禹之解陽旴,殷湯之禱桑林,言未發而水旋流,辭未卒而澤滂沛。今者,雲重積而復散,雨垂落而復收,得無賢聖殊品,優劣異姿,割髮宜及膚,翦爪宜侵肌乎?”云:是。此句謂這難道是祭禱不够虔誠的緣故嗎。

〔一一〕幽靈奰贔:張衡《西京賦》:“巨靈贔屓。”贔屓(bì xì),强勁有力。又左思《吴都賦》:“巨鼇贔屓,首冠靈山。”也作屓贔、屓奰(bì),後又用以稱靈龜,此即指龜。作“奰贔”,似誤。傳説龜能興雲作霧,《初學記》卷三十引孫惠《龜言賦》:“有緇衣之丈夫兮,衣玄繡之衣裳,乘輕車之岌岌兮,駕雲霧而翶翔。風雨爲之電奮,五色赫以焜煌。”

〔一二〕牲肥句:韓愈《南海神廟碑》:“牲肥酒香,罇爵静潔。”瀆:輕慢、褻瀆。

〔一三〕得微:得無,莫非之意。《莊子·盜跖》:“今者闕然數日不見,車馬有行色,得微往見跖邪?”董父:舜時養龍者。《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耆(嗜)欲,以飲食之,龍多歸之,乃擾畜龍以服事帝舜,帝賜之姓曰董,氏曰豢龍。”飡:晚飯,泛指熟食。

〔一四〕寧當:豈當。據《後漢書·費長房傳》,長房爲汝南人,曾從一老翁學道,後“長房辭歸,翁與一竹杖,曰:‘騎此任所之,則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也。’……(長房歸家)即以杖投陂,顧視則龍也。”葛陂在今河南新蔡縣北。二句推想龍可能就食董父,或以罪囚於葛陂之淵,故不能前來興雨雪。

〔一五〕祠官:掌管祭祀、祠廟之官。《史記·封禪書》:“及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齊博士:漢時五經博士多爲齊人,此指舒堯文教授。按:漢唐置博士,教育諸生,即後世教授之職。宋制:諸路州軍立學,置教授,用經術行義教導諸生,並掌管課試之事,爲教授名官之始。

〔一六〕請天二句:《樂府詩集·雜曲歌辭》:“枯魚過河泣,何時悔復及?作書與魴鱮,相教慎出入。”又李白《枯魚過河泣》:“白龍改常服,偶被豫且制。誰使爾爲魚,徒勞訴天帝。作書報鯨鯢,勿恃風濤勢。濤落歸泥沙,翻遭螻蟻噬。萬乘慎出入,柏人以爲誡。”此即化用其意,告誡蛟龍不要遲遲不行雨雪,持續乾旱,以免自身難保。汲汲,急切貌。

〔一七〕生鵝句:蘇軾《次韻舒堯文祈雪霧豬泉》:“蒼鵝無罪亦可憐,斬頸横盤不敢哭。”施注:“國朝祈雨雪法:先擇有龍潭湫濼或靈祠古廟以爲壇,畫龍懸竹上,取白鵝一隻,籠於壇南,以物束口,無令作聲。奠酒訖,取鵝於潭南,刀割其項,三分存一,勿令斷,用新盤盛血置壇上,承之以俎;又以盤盛鵝身於壇南,取血奠之。次日,視血盤中有無他物,以爲雨雪遲速之候。看訖,取盤洗血,並鵝於壇前,撅坎瘞之。”

〔一八〕風馬句:《樂府詩集·漢郊祀歌·練時日》:“靈之車,結玄雲,駕飛龍,羽旄紛。靈之下,若風馬。”傅玄《吴楚歌》:“雲爲車兮風爲馬。”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别》:“霓爲衣兮風爲馬。”此言鵝血未乾,風雲即至。

〔一九〕玉花:雪花。

〔二〇〕龍蛇蟄:《易·繫辭下》:“龍蛇之蟄,以存身也。”蟄,動物在冬天伏藏於土穴之中。《左傳·桓公五年》:“凡祀:啓蟄而郊,龍見而雩。”啓蟄即驚蟄,動物至春從蟄伏中復出。其時爲冬日,而使君高義致使龍蛇提前從蟄伏中蘇醒。此句化用杜甫《送率府程録事還鄉》:“意鍾老柏青,義動修蛇蟄”之意。

〔二一〕呼兒句:寫農夫喜見雨雪之降,準備春耕。杜甫《雨過蘇端》:“呼兒具梨棗。”又《賓至》:“呼兒正葛巾。”

〔二二〕滑流匙:杜詩多用“滑”狀飲食之美,如《佐還山後寄三首》之二:“老人他日愛,正想滑流匙。”又《江閣卧病走筆寄呈崔盧兩侍御》:“滑憶彫胡飯,香聞錦帶羹,溜匙兼暖腹,誰欲致盃甖。”此句預想明年夏麥豐收,人得飽食,迴應首句“望人腹”。

【評箋】 袁昶《山谷外集詩注評點》(評“林回”二句):上句“林回”硬用,此句托不起。黄詩有貪使事之病。“卜擇”句、“爾亦”句皆硬裝,語氣不瑩圓。

見子瞻粲字韻詩和答三人四返不困而愈崛奇輒次韻寄彭門三首〔一〕

公材如洪河〔二〕,灌注天下半〔三〕。風日未嘗攖〔四〕,晝夜聖所嘆〔五〕。名世二十年〔六〕,窮無歌舞玩。入宫又見妬〔七〕,徒友飛鳥散〔八〕。一飽事難諧〔九〕,五車書作伴〔一〇〕。風雨暗樓臺,鷄鳴自昏旦〔一一〕。雖非錦繡贈,欲報清玉案〔一二〕。文似《離騷經》〔一三〕,詩窺《關雎》亂〔一四〕。賤生恨學晚,曾未奉巾盥〔一五〕。昨蒙雙鯉魚,遠託鄭人緩〔一六〕。風義薄秋天〔一七〕,神明還舊貫〔一八〕。更磨薦禰墨〔一九〕,推挽起疲懦〔二〇〕。忽忽未嗣音〔二一〕,微陽歸候炭〔二二〕。仁風從東來,拭目望齋館〔二三〕。鳥聲日日春,柳色弄晴暖〔二四〕。漫有酒盈樽〔二五〕,何因見此粲〔二六〕?

人生等尺捶,豈耐日取半〔二七〕?誰能如秋蟲,長夜向壁嘆?朝四與暮三,適爲狙公玩〔二八〕。臭腐蹔神奇〔二九〕,喑噫即飄散〔三〇〕。我觀萬世中,獨立無介伴〔三一〕。小黠而大癡〔三二〕,夜氣不及旦〔三三〕。低首甘豢養,尻脽登俎案〔三四〕。所以終日飲,醉眠朱碧亂〔三五〕。無人明此心,忍垢待濯盥〔三六〕。仰看東飛雲,祇使衣帶緩〔三七〕。先生古人學〔三八〕,百氏一以貫〔三九〕。見義勇必爲〔四〇〕,少作衰俗懦〔四一〕。忠言願回天〔四二〕,不忍斆吞炭〔四三〕。還從股肱郡〔四四〕,待詔圖書館〔四五〕。投壺得賜金〔四六〕,侏儒餘飽暖〔四七〕。寧令東方公,但索長安粲〔四八〕。

元龍湖海士,毁譽略相半。下牀卧許君,上牀自永嘆〔四九〕。丈夫屬有念〔五〇〕,人物非所玩〔五一〕。坐令結歡客,化爲煙霧散。武功有大略〔五二〕,亦復寡朋伴。詠歌思見之,長夜鳴曷旦〔五三〕。東南望彭門,官道平如案〔五四〕。簡書束縛人〔五五〕,一水不能亂〔五六〕。斯文媲秬鬯,可用圭瓚盥〔五七〕。誠求活國醫〔五八〕,何忍棄和緩〔五九〕!開疆日百里,都内錢朽貫〔六〇〕。銘功甚俊偉〔六一〕,迺見儒生懦。且當置是事,勿使冰作炭〔六二〕。上帝羣玉府〔六三〕,道家蓬萊館〔六四〕。曲肱夏簟寒,炙背冬屋暖〔六五〕。祇令文字垂,萬世星斗粲〔六六〕。

〔一〕作於元豐二年。熙寧七年冬,東坡知密州時,有《除夜病中贈段屯田》一詩,押“粲”字韻。段屯田名繹,字釋之。後又有《喬太博見和復次韻答之》、《二公再和亦再答之》等詩。所謂“三人”即指東坡、段屯田及喬太博,喬名有功。山谷寄詩後,東坡又作《往在東武,與人往反作粲字韻詩四首,今黄魯直亦次韻見寄,復和答之》。時東坡知徐州,古稱彭城,故云彭門。

〔二〕洪河:黄河。班固《西都賦》:“帶以洪河涇渭之川。”鮑照《河清頌》:“泰階既平,洪河既清。”梁蕭琛《和元帝詩》:“麗藻若龍雕,洪才類河瀉。”

〔三〕灌注句:左思《吴都賦》:“灌注乎天下之半。”此寫東坡名播海内。

〔四〕風日句:《莊子·徐无鬼》:“風之過,河也有損焉;日之過,河也有損焉;請祇風與日相與守河(風與日一起對河水吹曬),而河以爲未始其攖也,恃源而往者也。”攖:觸犯,侵擾。

〔五〕晝夜句:《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聖:指孔子。以上二句謂東坡的才華如黄河日夜奔流不息,並不因風日的吹曬而有所減損。

〔六〕名世:聞名於當世。《孟子·公孫丑》:“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東坡在仁宗嘉祐二年(一〇五七)應進士試,以《刑賞忠厚之至論》得到主考歐陽修的激賞,經御試而賜進士及第,五年應制科入上等,至此時約二十年。

〔七〕入宫句:《史記·鄒陽傳》:獄中上書:“故女無美惡,入宫見妬;士無賢不肖,入朝見嫉。”東坡在朝因黨争而受誣陷,時謝景温正以所謂丁憂期間販賣私鹽等罪名彈劾東坡。

〔八〕徒友句:《莊子·山木》:“孔子曰:‘吾再逐於魯,伐樹於宋,削迹於衛,窮於商周,圍於陳蔡之間。吾犯此數患,親交益疏,徒友益散,何與?’”又《漢書·李廣傳》附李陵:“各鳥獸散,猶有得脱歸報天子者。”此寫反對王安石變法者紛紛受貶,離開朝廷。熙寧二年富弼罷相;三年司馬光出知永興軍,范鎮、孫覺、李常、吕公著等皆貶黜;四年東坡通判杭州,歐陽修致仕。

〔九〕一飽:陶淵明《飲酒》:“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

〔一〇〕五車書:《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一一〕風雨二句:《詩·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一二〕雖非二句: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案,食器,用以盛杯筯之盤。

〔一三〕《離騷經》:屈原《離騷》至東漢王逸《楚辭章句》,即稱之爲經,其《離騷經序》:“屈原執履忠貞而被讒衺,憂心煩亂,不知所愬,乃作《離騷經》。離,别也;騷,愁也;經,徑也;言己放逐離别,中心愁思,猶依道徑以風諫君也。”後世則目之爲經典。洪興祖《楚辭補注》:“古人引《離騷》未有言經者,蓋後世之士,祖述其詞,尊之爲經耳。”

〔一四〕《關雎》亂:《論語·泰伯》:“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關雎》,《詩經》第一篇;亂,古代樂曲末章。二句以風騷比東坡之詩文。

〔一五〕奉巾盥:服侍尊者洗手,《禮記·内則》:“進盥:少者奉槃,長者奉水,清沃盥,盥卒授巾。”此言未曾隨侍東坡,執弟子之禮。

〔一六〕雙鯉魚: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後即代指書信。鄭人緩:原爲《莊子·列禦寇》中人名,此指山谷在北京之同僚。《山谷年譜》元豐元年:“是秋,考試舉人於衛州。先生與東坡書云:‘自衛州試舉人,歸於鄭掾處,得賜教。’……”似即此人。

〔一七〕風義:風範節義。薄:迫近。《楚辭·九章·哀郢》:“堯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宋書·謝靈運傳論》:“英辭潤金石,高義薄雲天。”杜甫《彭衙行》:“高義薄曾雲。”

〔一八〕神明句:《論語·先進》:“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法書要録》卷三《唐李嗣真書品後》:“庾翼每不服逸少……及後見逸少與亮書,曰:‘今見足下答家兄書,焕若神明,頓還舊貫。’方乃大服。”神明:此指精神才智。《莊子·齊物論》:“勞神明爲一,而不知其同也。”《淮南子·兵略》:“見人所不見謂之明,知人之所不知謂之神,神明者先勝者也。”

〔一九〕薦禰墨:指東漢孔融爲薦禰衡而寫的表文,見《文選》卷三十七《薦禰衡表》。

〔二〇〕推挽:《左傳·襄公十四年》:“夫二子者,或輓之,或推之,欲無入得乎?”輓亦作挽,拉車、牽引。推挽多指推舉扶植後進,韓愈《柳子厚墓誌銘》:“又無相知有氣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於窮裔。”

〔二一〕嗣音:傳寄音訊。《詩·鄭風·子衿》:“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此言歲月匆匆,未得東坡音訊。

〔二二〕微陽句:《漢書·天文志》:“冬至短極,縣(懸)土炭,炭動。”注引孟康曰:“先冬至三日,縣土炭於衡兩端,輕重適均,冬至而陽氣至,則炭重;夏至陰氣至,則土重。”

〔二三〕齋館:此指東坡居處。

〔二四〕鳥聲二句:杜荀鶴《春宫怨》:“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二五〕酒盈樽:陶淵明《歸去來辭》:“攜幼入室,有酒盈罇。”

〔二六〕見此粲:《詩·唐風·綢繆》:“今夕何夕,見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粲,鮮明美麗貌;粲者指美人,亦指知己、友人,此即指東坡。

〔二七〕人生二句:《莊子·天下》:“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此反用其意。

〔二八〕朝四二句:《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養獼猴的老翁給猴分發橡子),曰:‘朝三而暮四。’衆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衆狙皆悦。名實未虧而喜怒爲用,亦因是也。”按此數句言人生短暫,不必執着於是非得失,否則就像衆狙一樣愚蠢。

〔二九〕臭腐句:《莊子·知北遊》:“故萬物一也。是其所美者爲神奇,其所惡者爲臭腐。臭腐復化爲神奇,神奇復化爲臭腐。”

〔三〇〕喑噫:呼氣。《莊子·知北遊》:“自本觀之,生者,喑醷物也。”醷亦作噫。飄散:以氣之散喻人之逝,即莊子所謂“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爲生,散則爲死”(同上)之意。

〔三一〕獨立句:《易·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遯世無悶。”《晉書·庾敳傳》:“雅有遠韻。爲陳留相,未嘗以事嬰心,從容酣暢,寄通而已。處衆人中,居然獨立。”介伴:助手,同伴。《漢書·谷永傳》:“無一日之雅,左右之介。”

〔三二〕小黠句:《抱朴子·道意》:“凡人多以小黠而大愚。”韓愈《送窮文》:“子知我名,凡我所爲,驅我令去,小黠大癡。人生一世,其久幾何?”

〔三三〕夜氣句:《孟子·告子上》:“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爲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爲,有梏亡(消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意謂人本有仁義之心,在晚上養息了善性,一到白天,受外界干擾,又陷於邪惡,故泯失其良心。此言夜間清明之氣不能保持到白天。

〔三四〕低首二句:《莊子·達生》:“祝宗人(祭祀之官)玄端,(穿黑色祭服),以臨牢筴(猪圈)説彘曰:‘汝奚惡死!吾將三月(養)汝,十日戒,三日齊(齋),藉白茅,加汝肩尻(kāo屁股)乎雕俎之上,則汝爲之乎?’爲彘謀曰:‘不如食以糠糟而錯之牢筴之中。’”此謂世人追求榮華爵禄,如同猪一樣,最後祇能成爲獻上祭壇的犧牲。

〔三五〕朱碧亂:梁王僧孺《夜愁示諸賓》:“誰知心眼亂,看朱忽成碧。”李白《前有樽酒行》:“看朱成碧顔始紅。”以上八句寫己與世乖合,世人皆熱中功名富貴,而己祇以酒消憂。

〔三六〕濯盥:洗滌,此猶言“湔祓”,含有賞識、推舉之意。此句謂己含垢忍辱,等待像東坡這樣的知音。

〔三七〕衣帶緩:《古詩十九首》:“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此言思念之切。

〔三八〕古人學:《論语·憲問》:“古之學者爲己,今之學者爲为人。”此稱頌東坡有古人之學風。

〔三九〕百氏:猶百家。一以貫:《論語·里仁》:“吾道一以貫之。”詩中“一”即指道,謂用道統帥各種學説。《老子》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貞。”《莊子·齊物論》:“道通爲一。”“凡物無成與毁,復通爲一,唯達者知通爲一。”

〔四〇〕見義句:《論語·爲政》:“見義不爲,無勇也。”

〔四一〕少,稍;作,振起。

〔四二〕回天:舊指能諫止皇帝的某種行爲。如唐張玄素諫止太宗修洛陽乾元殿,魏徵嘆曰:“張公遂有回天之力。”(《貞觀政要》二)此指東坡上書言事。據《宋史》本傳,“(熙寧)四年,安石欲變科舉,興學校,詔兩制三館議,軾上議”,以爲不可,“神宗悚然曰:‘卿之言朕當熟思之。凡在館閣,皆當爲朕深思治亂,無有所隱。’”後軾又針對變法兩次上書,即《上神宗皇帝書》、《再上皇帝書》。

〔四三〕不忍句:晉國智伯門客豫讓爲智伯報仇,恐爲人識,便漆身爲厲(癩),吞炭爲啞,毁容變聲,想乘機刺殺趙襄子,事見《史記·刺客列傳》。斆(xiào):效法。

〔四四〕股肱郡:拱衛京師之要地。《史記·季布傳》:“河東,吾股肱郡。”此指徐州。

〔四五〕待詔句:東坡以直史館之身份知州郡事。《宋朝事實類苑》卷二十九:太平興國中建崇文院,貯三館書籍,“以東廊爲昭文館書庫,南廊爲集賢院書庫,西廊八經史子集四部爲史館書庫”。

〔四六〕投壺句:《西京雜記》卷五:“(漢)武帝時,郭舍人善投壺,以竹爲矢,不用棘也。……每爲武帝投壺,輒賜金帛。”

〔四七〕侏儒句:《漢書·東方朔傳》:武帝“召問朔,何恐朱儒爲?對曰:……朱儒飽欲死,臣朔饑欲死。”

〔四八〕東方公:即東方朔,漢武帝侍臣。粲:精米。《詩·鄭風·緇衣》:“予授子之粲兮。”朱熹《集傳》謂粟之精鑿者爲粲。東方朔謂漢武帝曰:“臣言可用,幸異其禮;不可用,罷之,無令但索長安米。”(《漢書》本傳)詩以郭舍人及侏儒比當時附會而新進者,東方朔比東坡。

〔四九〕元龍四句:《三國志·魏志·陳登傳》:陳登,字元龍,“許氾與劉備並在荆州牧劉表坐,表與備共論天下人。氾曰:‘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備謂表曰:‘許君論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爲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龍名重天下。’備問氾:‘君言豪,寧有事耶?’氾曰:‘昔遭亂過下邳,見元龍。元龍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牀卧,使客卧下牀。’”此以元龍比東坡。毁譽:即言是非。此謂世人對東坡毁譽參半。

〔五〇〕丈夫句:鮑照《答客》:“幽居屬有念,含意未連詞。”韓愈《秋懷詩》:“丈夫屬有念,事業無窮年。”屬:近來。

〔五一〕人物句:《尚書·周書·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五二〕武功:指蘇氏。據《元和姓纂》,蘇氏徙自武功。又《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蘇氏出自己姓……蘇忿生爲周司寇,世居河内,後徙武功杜陵。”

〔五三〕長夜句:《禮記·坊記》:“詩云:‘相彼盍旦,尚猶患之。’”註:“盍旦,夜鳴求旦之鳥也。”盍,通曷。又《禮記·月令·仲冬之月》:“冰益壯,地始坼,鶡旦不鳴。”此寫思念東坡,夜不成寐。

〔五四〕官道句:杜甫《行官張望補稻畦水歸》:“東屯大江北,百頃平若案。”

〔五五〕簡書:公文書簿。《詩·小雅·出車》:“王事多難,不遑啓居。豈不懷歸,畏此簡書。”

〔五六〕一水:指黄河。亂:横渡。山谷自嘆困於簿領,無由渡河至徐州。

〔五七〕斯文二句:《尚書·周書·文侯之命》:“平王錫晉文侯秬鬯圭瓚。”媲:比。秬鬯(chàng):祭祀時灌地所用之酒,以鬱金草合黍釀造,色黄而香。圭瓚:玉石酒器,形如勺,以圭爲柄,用以酌秬鬯之酒。盥:即灌,祭名,進酒灌地以降神。《禮記·明堂位》:“灌用玉瓚大圭。”疏:“灌謂酌鬱鬯獻尸求神也。”

〔五八〕活國醫:《南史·王廣之傳》:“子珍國字德重,仕齊爲南譙太守,有能名。時郡境苦饑,乃發米散財以振(賑)窮乏。高帝手勅云:‘卿愛人活國,甚副吾意。’”杜甫《贈崔十三評事公輔》:“活國名公在。”活國,救活國家。又見《古詩二首上蘇子瞻》注〔一八〕。

〔五九〕和緩:春秋時兩位良醫。《左傳·昭公元年》:“《晉侯求醫於秦,秦伯使醫和視之。”又《成公十年》:“(晉景)公疾病,求醫於秦,秦伯使醫緩爲之。”此皆喻東坡。

〔六〇〕都内句:形容國庫豐足。《史記·平準書》:“漢興七十餘年之間,國家無事,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廪庾皆滿,而府庫餘貨財。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

〔六一〕銘功:刻石紀功。熙寧五年,王韶擊敗羌族木征,置熙河路;六年,收復河、洮、岷等州;九年,郭逵敗交趾,交趾請降。“開疆”、“銘功”當謂此。

〔六二〕冰作炭:古人常以冰炭指内心感情、欲念之冷熱。東方朔《七諫·自悲》:“冰炭不可以相並兮,吾固知乎命之不長。”陶淵明《雜詩》:“孰若當世士,冰炭滿懷抱。”韓愈《聽穎師彈琴》:“無以冰炭置我腸。”此言將功名事業置之度外,以保持内心清涼。

〔六三〕羣玉府:羣玉,神話中之仙山。《穆天子傳》:“羣玉之山……先王之所謂策府。”後因用以稱帝王藏書之府。

〔六四〕道家句:《後漢書·竇融傳》:“是時學者稱東觀爲老氏藏室,道家蓬萊山。”東觀原爲漢洛陽南宫,爲藏書之所,班固等曾在此撰書,後即泛指宫中藏書著書之地。二句皆與東坡直史館有關。

〔六五〕炙背句:《列子·楊朱》載宋國有一田夫衣服單薄,自曝於日,“顧謂其妻曰:‘負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獻吾君,將有重賞。’”嵇康《與山巨源絶交書》:“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獻之至尊。”此寫優游之樂。

〔六六〕祇令二句:勸東坡勤於著述,垂之久遠。曹丕《典論·論文》:“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星斗粲:曹操《觀滄海》:“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