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奥布莱恩(Flann O’Brien,1911—1966)本名布莱恩·奥诺兰(Brian O’Nolan),爱尔兰小说家、剧作家、讽刺作家。出生于北爱尔兰蒂龙郡斯特拉班市,毕业于都柏林大学学院,供职于都柏林地方事务部,并以笔名“迈尔斯·纳·戈帕林”(Myles na gCopaleen)在《爱尔兰时报》上长期开设专栏,撰写讽刺性文章。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奥布莱恩与乔伊斯、贝克特并称为“爱尔兰现代文学三杰”,以其荒诞、幽默、讽刺、戏仿的独特风格,为后世留下了《双鸟泳河》《第三个警察》等不朽经典,直接影响了唐纳德·巴塞尔姆、库尔特·冯内古特、吉尔伯特·索伦蒂诺、伊什梅
佛陀跋陀罗(buddhabhadra 359~429),后秦时来华印度僧人。亦称佛大跋陀、觉贤。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人。族姓释迦,系释迦牟尼叔父甘露饭王的后裔。5岁丧父,17岁出家。据说其背诵经典,一日能完一月之业。曾与同学僧迦达多游罽宾,与后秦僧人智严同从大禅师佛大先(觉军)受禅法。后受智严之请东来,于后秦弘始八年(406,另有九年或十年之说)至长安。因与鸠摩罗什不和,被迫与弟子慧观等40余人赴庐山,备受慧远欢迎。留居庐山年余,译出《达磨多罗禅经》2卷。东晋义熙八年(412)赴荆州,其后又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住道场寺。从义熙十二年到十四年与法显等译出《摩诃僧祇律》40卷;同时
法天(?~1001)中印度人。原为摩揭陀国那烂陀寺僧。宋朝开宝六年(973)来中国,初住漉州蒲津,译出圣无量寿经、七佛赞等,由河中府梵学沙门法进执笔缀文。至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由州府官上表进之,帝览大悦,召入京师,敕赐紫衣,因而敕造译经院。七年,师与天息灾、施护等,蒙帝召,居于译经院,各译所携之梵本。至七月,师译出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帝赐号‘传教大师’。咸平四年示寂。世寿不详。赐谥‘玄觉大师’。自太平兴国七年至咸平三年十一月,师所译之经共有四十六部七十一卷。另据佛祖统纪卷三十三,则谓法天与同时代之译经僧法贤为同一人。[宋高僧传卷三、大中祥符法宝录卷三至卷十二]
法全,唐代僧。生卒年、籍贯均不详。约生于敬宗至宣宗(824~859)时代。初时就青龙寺义操修学密乘,后进入玄法寺引领徒众。武宗会昌年间,选为长生殿持念大德,后迁于青龙寺。著有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供养方便会二卷(即玄法寺仪轨)、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菩提幢标帜普通真言藏广大成就瑜伽三卷(即青龙寺仪轨)。日本来华之僧人,多就师受法,如宗睿、圆仁、圆载、圆珍、遍明等。[阿娑缚抄卷一四九明匠等略传上、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海运)]
法护(963~1058)梵名Dharma -pa^la 。宋代译经僧。北印度迦湿弥罗国人,姓憍尸迦,属婆罗门种。幼习四吠陀典及诸记论。后于中印度摩伽陀国坚固铠宫(梵Vikramas/i^la )寺出家。曾从希有乘、妙意尊、布施铠等学毗尼、声明、三乘之学,又访名师学大乘经论。真宗景德元年(1004),与法兄觉吉祥智至我国汴京,奉献佛舍利、贝叶梵经。受赐紫衣,从事译经。景德四年,受赐‘传梵大师’之号。仁宗天圣元年(1023),受诏翻译南海驻辇国使所进贡之金叶天竺梵经。景祐二年(1035),与惟净合撰天竺字源七卷。至和元年(1054)因其戒德高胜,赐‘普明慈觉传梵大师’之号。嘉祐三年示寂,世寿九
法月(653~743)梵名Dharmacandra 。音译达磨战涅罗。唐代译经僧。东印度人,一称摩提国人。曾游学中印度,通晓三藏及医方,后至龟兹国教授真月等门人。开元十八年(730),师由于安西节度使吕休林之表荐,于二十年抵长安。贡献方术、医方之梵夹、药草经书,及北印度阿质达霰(无能胜)于安西所译之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等三部四卷。又依弟子利言之译语,译出方药本草与普通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部。开元二十三年编成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二卷。后遇乱转住于于阗国金轮寺,教化有缘众生。天宝二年示寂,世寿九十一。[续开元释教录卷上、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四]
法上(495~580),北朝僧。朝歌(河南淇县)人,俗姓刘。九岁能读涅槃经,萌发出尘之志。十二岁投道药禅师出家。专心务道,神气高爽,通晓词论,世称‘圣沙弥’。后依慧光律师受具足戒。精通义理,乃应众之请,讲十地经论、楞伽经、涅槃经等,并各撰文疏。四十岁,游化怀、卫州。因魏大将军高澄之奏请,乃入邺都任僧统,掌理僧录。及北齐兴起,文宣帝(550~559 在位)尊为国师,事之如佛。于魏、齐二代,历任昭玄曹僧统,主管僧侣事务近四十年,所辖之寺四万余所、僧尼二百余万。高句丽丞相慕其名,派僧来问佛陀之诞生年月、佛教何时传入中国等。北周武帝灭佛法难之时,师潜隐俗服,而持业如常。大象二年,诵维摩诘经、胜鬘经
冯宪章(1908-1931),别名冯斌、张蔓蔓,新圩镇新丰村人。左翼诗人。广东兴宁县人。1927年底来上海,考入上海艺术大学读书。不久,结识诗人蒋光慈和评论家钱杏邨。1928年,他的《给——》、《战歌》、《三一八》、《警钟》《匪徒的呐喊》等政治抒情诗在《太阳月刊》和《我们月刊》上陆续发表,遂成为革命文学团体“太阳社”成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诗集《梦后》自费出版。1929年去日本留学,在东京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并学习日文,先后写了小说《游移》、《楼头的艳笑》和不少诗作,在《海风周报》、《拓荒者》、《沙仑》等左翼刊物上发表。写作之外,又用刚学的日文翻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日本无产阶级
费希纳,古斯塔夫·西奥多(Fechner,Gustav Theodor 1801.4.19—1887.11.08)德国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心理物理学的创始人,实验心理学的先驱者之一。生于夏路萨提亚的格罗斯一萨尔兴。父亲是一位牧师。青年时先在文科中学求学,以后进医药学院学习。1817年入莱比锡大学学医,182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定居莱比锡,从事物理学的研究和工作。1824年任莱比锡大学物理学讲师。1826年电学中公布欧姆定律,他也发表文章讨论这方面的问题和物理学的其它问题,久而久之,终被学术界认为是一位物理学家,并于1834年升任为莱比锡大学物理学教授。但这时他的兴趣又转向心理学,并任
范寿康(1896.1.6-1983.2.27),字允臧。现代哲学家、教育家。浙江上虞人。1913年同郭沫若、郁达夫等一起留学日本,就学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获硕士学位。1923年毕业回国后,历任商务编译所编辑,中山大学秘书长、春晖中学校长、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哲学系主任。抗战时,受郭沫若之邀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副厅长兼七处处长。在重庆又随郭沫若到文化工作委员会任国际研究室主任,后改任政治部设计委员,转任行政院参议。抗战胜利后赴台湾任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处处长、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兼台湾大学图书馆馆长。1970年退休。1982年4月由台湾经美国回大陆定居,同年12月被选为第五届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