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琇(1638—1715),清初官员。字华野(一说华山),一字瑞甫,山东即墨人。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后任吴江知县、江南道御史。康熙二十七年,升佥都御史,因弹劾权臣明珠、于国柱等结党营私,声震天下,由是擢太常寺卿、内阁学士。翌年迁吏部侍郎,充经筵讲官。再迁左都御史。旋受权贵排挤,解职回籍家居。康熙三十八年,起用为湖广总督,奏请将黄州、武昌两府运往荆州、郧阳等地的军粮改为折色,并请减征江夏等十三州县的田赋,以稍减田主负担。康熙四十一年,复被弹劾夺官,家居十余年,卒。著有《华野疏稿》。
宫本武藏(1584年—1645年6月13日),日本战国时代末期至江户时代初期的剑术家、兵法家、艺术家,因为与佐佐木小次郎决战而一举成名,晚年出仕于细川家。著作有兵法理论著作《兵道镜》、《五轮书》、《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三十五固条》。 天正十二年(1584年)出生于日本冈山县英田郡大原町宫本。小时候跟从父亲新免无二之助一提真学习当理流兵法。在《五轮书》中,自述在十三岁初次决斗战胜了“新当流”的有马喜兵卫,十六岁击败但马国刚强的兵法家秋山,二十一岁赴京都,与来自各国的兵法家交手,从十三岁到二十九岁,决斗六十余次,没有一次失手。剑术以外还是手里剑和体术(徒手武术)等多种多样武术的高手,
顾镇,生卒年不详,清常熟支塘人。字备久,一字佩久,号古湫、虞东,学者称虞东先生。陈祖范弟子。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由国子监助教迁宗人府主事,充玉牒馆纂修。主讲北京金台、常熟游文、庐山白鹿洞、江宁钟山诸书院,执教善诲称名师。学得黄叔琳、陶正靖指授,精治《诗经》,时被誉为通经名宿。曾纂辑《支溪小志》。编有《黄昆圃先生叔琳年谱》,著有《毛诗札记》《三礼札记》《钱法考》《虞东学诗》《虞东文录》《虞东诗钞》等。
约翰·高尔斯华绥(John Galsworthy 1867年8月14日-1933年1月31日),英国小说家、剧作家。生于伦敦一个富裕家庭, 父亲是名律师。他早年也到牛津大学攻读法律, 毕业后虽获律师资格, 但他对此并不感兴趣, 却到国外旅行了两年, 旅途中结识了作家康拉德, 得到他的鼓励, 专心从事文学创作。1895年开始写作,早期作品署名约翰·辛约翰, 在创作方法上受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影响。1904年发表长篇小说《法利赛人岛》时开始用本名。成名作《有产业的人》(1906)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此后他发表了 《庄园》 (1907)、《友爱》 (1909)、《弗里兰一家》 (1915) 等长篇小
顾况(725?—814?),字逋翁,自号华阳山人,行十二,苏州(今属江苏)人。至德二载于江东采访使李希言下登进士第。历杭州新亭监盐官。大历五年游湖州,与皎然等联唱。六年至九年任温州永嘉监盐官。后往江西,与柳浑、李泌游。建中元年任浙江东西观察使韩滉判官。后随浑入朝,为大理寺司直。贞元三年,为校书郎(疑为秘书郎之误)。四年迁秘书省著作佐郎。夏,于长安宣平里所居与柳浑、刘太真等聚会赋六言诗,次日朝臣皆和,举国传览,结集为《诸朝彦过顾况宅赋诗》一卷。五年三月贬饶州司户,九年去官隐居茅山,受道箓。贞元后期,时出游湖州、宣州、扬州、温州等地。元和元年左右尚在,约卒元和中。况性诙谐放任,好佛老。有诗名,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德国伟大诗人,狂飚突进运动和古典文学的主要代表。出生于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一个富裕市民家庭,父亲任皇家参议,知识丰富,爱好艺术。母亲精明活泼,富于幻想,善讲故事。歌德童年的精神生活深受母亲的影响。1765年歌德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但他的兴趣却在文学和绘画方面。1770年转学去斯特拉斯堡大学,第二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开始创作早期的诗歌和戏剧,并结识赫尔德,后者介绍他读荷马史诗、莎士比亚戏剧、莪相的诗,一起采集民歌,对他影响很大。1771年8月至1775年10
9216 格林兄弟,雅各·格林(Jacob Grimm,1785—1863)与威廉·格林(WilhelmGrimm,1786—1859)。德国民间文学研究者。他们两兄弟以相同的兴趣和经历,从青年时起,便合作研究语言学,民间文学,大量收集民间童话、传说,提出一系列学术主张,产生极大的影响,因而被称为“格林兄弟”。他们的正科学习专业是法律学,进而在语言文学方面做出独特的重要贡献。为了探讨日耳曼的古代学,他们广泛地涉猎了传说、民间故事及语文。在民间童话方面,做了大量的搜集工作,并较早地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他们在1812—1815年所编的《儿童与家庭的故事》,被称为“格林童话”,在世界上发生广泛的
马克西姆·高尔基(Maxim Gorky,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8日),苏联俄罗斯作家。苏联文学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诞生于尼日尼·诺夫戈罗德城。父亲是个细木工,母亲是一个小业主的女儿。高尔基4岁丧父,10岁丧母,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1878年因外祖父破产,只读过两年书年仅10岁的高尔基便开始自谋生活。他当过学徒、装卸工、面包工人、剧院跑龙套的。社会底层的经历,使他熟悉了普通人的生活、性格。在伏尔加河的轮船上,他做个小伙计,养成了读书的爱好。1884年来到喀山,想上大学,但却进了社会大学,先后做过面包工人、码头搬运工。在这里第一次
高世栻[shì](公元1634—?年),清代医学家。字士宗,钱塘(今杭州)人。年少时家贫,自学通俗医书,先后研读《药性全生集》、《明医指掌》、《伤寒五法》等书,并于23岁时挂牌行医,很受欢迎,逐渐积累临床经验。后随张志聪学医,深入研究《素问》、《灵枢》、《本草》、《伤寒》、《金匮》等医学古籍,他反对只阅读医书的内容而不明其所含道理,只照本宣科而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而每遇一例病案必定追究本末,探明原因,所开处方不同流俗,时有特效,向他学习的人非常多。康熙三十五年(1696),他邀集弟子吴嗣昌、王嘉嗣等,在侣山草堂研讨医学疑难达4年多,对阴阳、脏腑、经络以及五运六气之理,凡前人所未深入剖析的
高罗佩(1910年8月9日-1967年9月24日),字笑忘,号芝台,是罗伯特·汉斯·古利克的中文名。高罗佩是荷兰汉学家、东方学家、外交家、翻译家、小说家。作为荷兰职业外交官,他通晓15种语言,曾派驻泗水、巴达维亚、东京、重庆、华盛顿、新德里、贝鲁特、大马士革、吉隆坡等地,职务从秘书、参事、公使到大使。尽管仕途一帆风顺,但流芳后世的却是他的业余汉学家的成就,荷兰人对中国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应归功于他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他的侦探小说《大唐狄公案》成功地造成了“中国的福尔摩斯”,并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