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鲒埼亭长,学者称谢山先生,鄞县洞桥乡沙港口村人,生于县城月湖西桂井巷。14岁补博士弟子员,16岁应乡试,从刘源父学,继至数家私人藏书楼披阅秘本及古碑,复与名士交游,学识渐博。清雍正八年(1730)入京师,上书侍郎、古文大家方苞,对方所著《丧礼或问》提出不同见解,方惊异,声誉渐著。十年中顺天乡试,内阁学士李绂阅其卷,赞为王应麟、黄震之后又一人。乾隆元年(1736)中进士,入庶常馆,授翰林院庶吉士。通过李绂借读内阁所藏《永乐大典》,日尽20卷,凡欲见未见的珍籍佚本,俱予抄录,开清代辑佚学先河。时张廷玉当国,与李绂交恶,移怒于他,次年散馆时置于最下等
邱濬(1421年-1495年),明代政治家、思想家。字仲深,广东琼山人,生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邱濬出生于穷苦人家,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病逝了。母亲李氏独自支撑门户,将他抚养成人。从幼时起,邱濬就十分聪明,家贫请不起先生,母亲就亲自教他读书,邱濬常常能够过目成诵。年纪稍大一些后,家里原有的几本书已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可是孤儿寡母,维持生计已很勉强,哪有余钱买书呢?邱濬就到处去借书来读。有时为借一本书,竟不惜走出几百里外,直到借到才返回。明朝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先在州县考“秀才”,考中后再参加省里考试,省里考试称为“乡试”,每三年进行一次。考中的称为“举人”。最后举人再进京参加由
钱文子(1148年1月9日—1220年11月23日)南宋儒者。字文季,乐清(今属浙江)人。入太学,有盛名,绍熙三年上舍释褐。嘉泰初,为醴陵令,吕祖泰以上书送钦州收管,道出潭州,文子私赆其行(《宋史·吕祖泰传》)。四年,知台州。开禧元年,知常州(《嘉定赤城志》卷九)。嘉定元年,为成都转运判官(《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三二、钱文子《山谷外集诗注序》)。三年九月,以吏部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四年五月,除宗正少卿。后退居白石山下,自号白石山人。著有《孟子传赞》十四卷、《论语传赞》二十卷、《中庸集传》一卷、《诗训诂》三卷、《白石诗集传》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全宋诗》卷二七八
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清世宗胤禛第四子。二十五岁即帝位,年号乾隆。在位崇文尚武,先后弭平准噶尔部并大、小和卓木割据势力,底定西部疆域。乾隆二十年(1755),申鸦片烟禁。五十八年(1793),严拒英国特使马嘎尔尼之蛮横要求,挫败其殖民主义侵略图谋。开馆纂《四库全书》,命修《清通志》、《清通典》,续修《清会典》、《大清一统志》。又大兴文字狱,诛连之广,犹甚康熙、雍正时。晚年宠信和珅,纲纪日弛,而清王朝亦由极盛而中衰。在位六十年,自号“十全老人”,谓文治武功,为古今帝王之最,实乃自炫过甚之辞。后传位太子,仍主要政。嘉庆四年(1799
祁寯[jùn]藻(1793—1866)字叔颖,又字淳甫,避讳改实甫,自号春圃,晚号䜱䜪亭叟,又号观斋。山西寿阳人。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曾任广东乡试正考官、湖南学政,历迁内阁学士,礼部、兵部、户部侍郎。道光十九年(1839)偕黄爵滋视察福建,筹议海防及禁烟事,擢兵部尚书。二十年,命为军机大臣。二十九年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咸丰元年(1851)拜体仁阁大学士、实录馆总裁。四年,以病乞致仕,仍留京师。十一年,同治帝即位,特旨起用,以大学士衔为礼部尚书。卒谥文端。生平尚文学、喜接士流,识拔多士。论诗主张“穷通显晦,境遇各殊。温柔敦厚,体要斯在”(《䜱䜪亭集自序》)。
钱乙,生卒年月不详,宋著名儿科学家。字仲阳。祖籍钱塘(今浙江杭州),曾祖时北迁,定居于郓(今山东东平)。父钱颖,善医,东游海上不返。从姑父吕氏学医。为方不偏执一家,不拘泥古法,时出新意,又与古法相合。尤精通《本草》诸书,辨正阙误。能言异药之生出本末、名称、形态。以擅治儿科病闻名。元丰(1078—1085)年间至京师治愈长公主之女疾,授翰林医学。又以黄土汤治愈皇子瘈疭,擢为太医丞,赐金紫。求治者络绎不绝,皆授之药。所治验案甚众,民间广为流传。曾自患周痹,处方药得效。其临症心得治验,经阎孝忠整理而成《小儿药证直诀》三卷(约1114年)。该书以脏腑辨证立说,强调五脏病变在诊治方面的相互影响。提出
齐仲甫,生卒年未详。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宁宗时(1195~1224年)为翰林医官,步军司医官兼太医局教授,分管女科。著有《女科百问》(又名《产宝百问》)2卷,《产宝杂录》1卷。齐氏对药物炮制颇为重视,在处方中多以脚注形式加以说明,涉及的方法多宗前人经验。如净制、炒制、煅制、辅料制等。对半夏曲、酽醋糠制备方法介绍详细,方法也有独到之处。为了增强药效,也常有以药制药的方法、尤其创立了以药汁同药渣互制的炮制方法,与前人所不同。
钱峻,生卒年月不详,清初医家。字青棆。浙江吴兴人。辑有《经验丹方汇编》(1707年),选方精审,且各科证治皆备,所录均为己之亲验,颇切实用,迭为后入增补刊行。其经俞焕、周朗增补者仍以旧名,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经陈彦吾续补者易名《观心书屋经验良方》。
齐己(864—938)唐末诗僧,本姓胡,名得生,长沙(今属湖南)人。幼孤贫,性颖悟,七岁为大沩山寺牧牛,常以竹枝画牛背作小诗,为老僧所赞赏,遂剃度为僧。后云游各地,遍览名山大川。曾居于长沙道林及庐山东林二寺。后梁龙德元年,拟往西蜀,途经江陵,荆州节度使高从诲慕其名,留其居龙兴寺,命为管内僧正。然其性放逸,爱乐山水,懒谒诸侯,虽不得已而受,终怏怏不快,遂作《诸宫莫问诗》一五首以寄意。后病卒于江陵。己性耽吟咏,工诗善琴,亦擅长行书,风雅放逸,诗名大著于湖湘间。为晚唐五代之交著名诗僧。当时著名诗僧、诗人如贯休、虚中、曹松、李洞、方干、沈彬、孙光宪等均与之交游唱和。为诗苦吟,尚琢炼,自言“旧制新题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