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跗[fū](生卒年不详),一作俞柎,上古医家。医神,传说为黄帝臣。《周礼·天官·疾医》:“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脏之动。”郑玄注: “能专是者,其唯秦和乎!岐伯、榆跗,则兼彼数术者。”《释文》:“岐伯、榆跗,皆黄帝时医人。”《淮南子·人间训》:“是犹病者已惓而索良医也。虽有扁鹊、俞跗之巧,犹不能生也。”高诱注:“俞跗,黄帝时医。”杨雄《解嘲》云:“子徒笑我玄之尚白,吾亦笑子之病甚,不遭臾跗、扁鹊,悲夫!”师古注:“二人皆古之良医也。”《汉书·艺文志》经方有《泰始、黄帝、扁鹊、俞跗方》三十三卷。《说苑》亦作俞跗。关于俞跗精湛的医术,《史记·扁鹊列传》中有较详细的记载:“上古之时,医有俞跗
袁班,明末医家。字体菴。高邮(今属江苏)人。二十岁始闭户十年,医书无所不读,遂精其术,尤善于脉诊,治病多奇中,有“江北名医”之称。后为兵部使者溧阳史可法之幕宾。每以医籍之大半无所创见为憾事,遂著《证治心传》一卷(1643年),折衷诸家,参以己之临证心得,以述治病必须四诊合参,并宜详辨标本表里虚实,合以四时寒暑,精审药物,随诊定方,以免误温、误下之弊。早于叶天士提出“卫气营血”理论,用以指导温病的辨证施治,对温邪上受、逆传、顺传亦已有所阐明。因书成后未即刊行,其学术观点传播不广,影响不大。后此书为裘吉生收入《三三医书》,《国医小丛书》中亦予收刊。
圆瑛(1878-1953),中国现代高僧。俗姓吴,法名宏悟,别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福建古田平湖端上村人。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成人。幼时习儒,熟读四书五经,16岁乡试,中秀才。17岁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出家,拜兴化梅峰寺增西上人为师,取字圆瑛。20岁依妙莲和尚受具足戒,先学律义,勤苦修行,后从冶开、敬安法师习禅学。此后遍访名山,参通大德佛界宿尊,深得禅髓,造诣佛法。29岁时,在宁波七塔寺承慈远法师法印,为临济宗第四十世传人,1914年任中华佛教总会参议长。越3年任宁波佛教会会长。1929年与太虚法师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佛教会,被推为会长,并连七届。抗战期间投入爱国救亡运动,并赴南洋募捐。回国
游酢(1053年3月7日-1123年6月18日),字定夫,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登元丰六年进士第,调越州萧山尉。元祐初,大臣举荐其贤,召为太学录,改宣德郎,除太学博士,知河清县。四年,范纯仁守颍昌,辟为府学教授,复为太学博士。绍圣二年,除签书齐州判官厅公事,移泉州。徽宗即位,召为监察御史,出知和州,管勾南京鸿庆宫,复知汉阳军、舒州、濠州。罢归,寓居历阳。宣和五年卒,年七十一,后谥文肃。游酢早年师事程颢、程颐,以文行知名,程颐称其“德器粹然,问学日进,政事亦绝人远甚”(危素《游先生文集目录后记》),为“程门四先生”之一,学者称廌山先生,又称广平先生。所著有《中庸义》一卷、《易说》一卷、《诗
杨公远,元代诗人。字叔明,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集中有写于“至元乙酉”的《生朝》诗,称“六十平头悭两岁”,则是年五十八,当生于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宋亡时年四十九,入元未仕。方回跋称:“叔明能画,能诗,笔愈益老,而须发如漆,独道貌犹未老也”,并盛赞他的《回溪道中》一诗,为“溪山村落图”,“全篇熟而不腐,新而不怪”,集中入元之作多干谒当路,颂扬德政之诗,当是仕进无媒,而不是甘作遗民。其诗沿江湖派习气,系一时风气使然,而一丘一壑,自有佳致。著有《野趣有声画》二卷,前有宋咸淳中吴龙翰序,称“君磨墨濡毫,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则杨氏诗、画互为补充,故集有是名。序又称
俞大猷[yóu](1503~1579),字志辅,号虚江,晋江(属今福建省)人。父俞原瓒,嗣世职百户。大猷聪明好学,受《易经》于泉州著名学者王宣、林福、赵本学,通其大义,掌握奇正、虚实之法。又从精通剑术之李良钦学剑。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参加武举会试,名列第五,为千户,守御金门。金门民性剽悍,好争斗,难治。大猷至,导以礼让,民风渐改。时倭患(日本海盗)渐炽,大猷上书监司论其事。监司怒曰:“小校安得上书!”杖之,夺其职。及兵部尚书毛伯温征安南,大猷上书陈方略,请从军。伯温奇之。后因罢兵,不果用。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六月,俺答(鞑靼首领)犯山西,受害地区达十卫、
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清巡抚,著名清官。字北溟,山西永宁人。明崇祯间副榜贡生。顺治十八年授广西罗城知县。居罗山七年,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牒上官请宽徭役,疏盐引,建学官,创设养济院,县大治。后迁四川合州知州。时四川大乱后,卅中遗民裁百余,正赋仅十五两,而供役繁重。请革宿弊,招民垦田,贷以牛、种。迁湖广黄冈同知,驻歧亭,多盗,白昼行劫。抚其渠、贳罪,令捕盗自赎。康熙十二年署武昌知府,招抚盗群,降其众数千。十七年迁福建按察使,时泉、漳诸郡民以通郑成功获罪,株连数千人,狱成,当骈戮。他向康亲王傑曰:所连引多平民,宜省释,从其请。迂疑狱,辄令讯鞫。判决明允,狱无淹滞。
杨继盛(1516年6月16日-1555年),明兵部武选司郎中。字仲芳,号椒山,保定容城(今属河北)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登进士,授南京吏部主事,后改兵部员外郎。时俺答蹂躏京师,帝命仇鸾为大将,倚以办寇。鸾畏寇甚,请开互市市马,冀与俺答媾和。继盛以为仇耻未雪,遽议和示弱,大辱国,乃奏言不可、五谬。大略曰:“互市者,和亲别名也。俺答蹂躏我陵寝,虔刘我赤子。天下大仇也,而先之和。不可一。……夫此十不可、五谬,明显易见。陛下宜奋独断,悉按诸言互市者,发明诏选将练兵。不出十年,臣请为陛下竿俺答之首于藁街,以示天下万世。”疏入,帝颇心动,下鸾及朱希忠、严嵩、徐阶等议,鸾攘臂詈曰:“竖子目不睹寇,
姚勉(1216~1262),宋代文学家。字述之,一字成一,号雪坡,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少颖悟,日诵数千言。多次应试不第,宝祐元年进士第一,授平江节度判官,归家一月,父死居丧。四年,除秘书省正字,以丁大全当政,不赴。开庆元年,除校书郎,寻兼太子舍人、沂靖惠王府教授。忤贾似道,被劾为吴潜党,罢归。景定三年卒,年四十七。其人慷慨有大志,倜傥有义气,愤世嫉邪,排奸指佞,磊落有奇节。方逢辰称“其文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雪坡集序》),胡仲云至以苏轼、陈亮为比(《雪坡舍人集》附祭文)。《四库全书总目》谓其受业于乐雷发,诗法颇有渊源,虽微涉粗豪,然落落有气。文亦颇妍雅可观,无宋末语录之俚语。所上封
尹廷高(生卒年不详,约1290年前后在世),元代诗人。字仲明,号六峰,处州遂昌(今属浙江)人。生平履历不详,《遂昌县志》说他大德间任处州路儒学教授,而顾嗣立《元诗选》小传又说他遭乱转徙,宋亡二十年始归故里,曾掌教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与县志不合。而集中有《永嘉书所见》诗,说:“此邦幸小稔,窃禄似有缘。”又有《永嘉任满代者未至》诗,又有《告病致仕谢李尚书》诗,则仕永嘉及谢病并非无据。其父竹坡,宋末以能诗名,所作千馀首,在宋末动乱中散落,无一存者,可知廷高诗学渊源有自。他的诗一般写得清隽不俗,古体平易。他的写景诗清朗而有情致,如《三岩瀑布》、《平远亭》、《卢沟晓月》等。他的诗多写羁旅之苦和故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