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教授,民主战士。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字佩弦,原名自华,号秋实,曾用笔名余捷、柏香、知白、白晖、白水等。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县;因祖父、父亲都定居扬州,故又自称扬州人。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先随父母读书,后入私塾和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0年毕业后曾在江苏、浙江许多中学教书,极受学生欢迎。在大学学习和中学任教期间一直从事新诗创作,内容多写小资产阶级的失意,也有觉悟青年对光明的呼唤。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在当时文坛上颇有影响。同年出版了诗集《雪朝》(与人合著。商务印书馆
张扩,约宋徽宗宣和中(1122年)前后在世,宋代文学家。字彦实,一字子微,德兴(今属江西)人。崇宁五年进士(《南宋馆阁录》卷七),授国子监主簿,迁国子博士。高宗时,为处州工曹,知广德军(《挥麈馀话》卷二)。绍兴八年,召为著作佐郎,为礼部员外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历中书舍人,擢左史,掌外制。后因事罢,提举江州太平观。张扩与朱翌、曾慥、吕本中、徐俯等人交游,相互切磋唱和,故其诗“词采清丽,斐然可观”,有江西诗派诗致(《艇斋诗话》、《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六)。其《次韵秦秘监山中观梅二首》诗有“折归忍负金蕉叶,笑插谁临玉镜台”之句,为秦桧所赏,遂擢掌外制(《挥麈馀话》卷二)。又有“未觉朝廷疏汲
张守节,开元中官诸王侍读,守右清道率府长史。守节精于儒术,长于地理,撰《史记正义》,自序云:“郡国城邑,委曲申明。古典幽微,窃探其美。”开元二十四年书成献上。肃宗时,因年迈致仕(肃宗《张守节致仕诏》)。《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张守节《史记正义》三○卷,《直斋书录解题》亦有著录。宋代始将此书与裴骃《史记集解》、司马贞《史记索隐》合为一编,散列于正文下。《全唐文》卷三九七录其序文一篇。事迹见《直斋书录解题》卷四。
庄昶[chǎng](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邹浩(1060年11月13日—1111年4月18日),字志完,号道乡先生,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元丰五年进士,调扬州教授,移颍昌府。元祐七年,苏颂荐为太常博士,御史来之邵论罢之,出为襄州州学教授。召对,擢右正言。上章劾章惇慢上不忠之罪,并言不当立贤妃刘氏为后,除名勒停,羁管新州。徽宗即位,召还,复右正言,迁左司谏,改起居舍人,进中书舍人,同修神宗朝国史。迁兵部侍郎,徙吏部,以宝文阁待制出知江宁府,改知杭、越二州。蔡京用事,再谪衡州别驾,永州安置。明年,除名勒停,昭州居住。崇宁四年,移汉阳军居住。五年,放归常州。大观四年,复直龙图阁。政和元年以疾卒,年五十二。绍兴间,赐谥曰忠。邹浩受学于
张曜孙(1807年-1863年),字仲远,又字升甫,晚号复生,江苏阳湖人,清代政治人物和作家,为文学家张惠言之侄,嘉庆十二年(1807)生,道光举人,湖北候补道,著有“谨言慎好之居诗集”。其兄早逝,张琦(清代医学家,字翰风)中年复得曜孙,故宠爱甚加,教授诗文,片刻不令离膝下。及长,乃驱驰南北,淹阻京师。张琦以珏孙误于庸医,故工医术,曜孙得其之传,有《重订产孕集》、《产孕集》,后曜孙从琦居馆陶,父死,以贫未能归葬,以行医自给,久之乃得归葬。曜孙多才,除医术之外,颇娴政务。道光二十三年(1843)应江南乡试中举。二十六年,选授武昌知县。二十七年,赏加知州衔。咸丰元年(1851),调补汉阳知县,
脂砚斋,中国清代小说评点家。姓氏和生卒年不详。脂砚斋评点的小说是《石头记》(《红楼梦》),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位红学家。但是直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脂砚斋本人的生平却很不清楚。《红楼梦》最早是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的。一开始流传,就带有脂砚斋的评语,叫《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共八十回。现在发现的这种带有脂评的《石头记》本子有很多种,各种脂评本的文字和评语都有出入。脂评本的评语并不是一个人写的。其中最主要的作者是两个人:脂砚斋和畸笏(叟)。脂砚斋是谁?脂砚斋和畸笏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红学家们的看法很不一致,争论不休。从现有的材料去看,还很难得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至少有以下几点,大多数红学家的意见是一致
赵善湘,字清臣,庆元府鄞县人。初以父恩补保义郎、成 忠郎、忠翊郎、忠训郎,后登庆元二年进士第。初为金坛县丞、余姚知县,其 后又在和州、淮南为官。宝庆时为刑部侍郎,绍定时擢兵部尚书。其后有军 功,以观文殿大学士致仕。赵善湘著述颇多,仅存《洪范统一》一书,收于《四 明丛书》。绍定四年刻印过卫湜《礼记集说》一百六十卷。 元脱脱等《宋史》卷四百十三《赵善湘》:“赵善湘字清臣,濮安懿王五世 孙。父武翼郎不陋,从高宗渡江,闻明州多名儒,徒居焉。善湘以恩补保义 郎,转成忠郎、监潭州南岳庙,转忠翊郎,又转忠训郎。庆元二年举进士,以 近属转秉义郎,换承事郎,调金坛县丞。五年,知余姚县。 “开禧元
朱朝瑛(1605-1670),明末清初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字美之,号康流,晚号罍庵。明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知旌德县。师事黄道周,道周称其沉静渊郁。明亡后,隐居林泉,广学六艺,钻研各家学说。著有《罍庵杂述》、《读易略记》、《读尚书略记》、 《读诗略记》、 《读周礼略记》、《读仪礼略记》、《读礼记略记》、《读春秋略记》等。《国朝耆献类征》有传。朱鹤龄(1606—1683) 清代学者。字长孺,一作长儒,自号愚庵。明诸生,入清不仕。一生致力于诸经注疏,与顾炎武、陈启源友善。著述有《诗经通义》、《尚书埤传》、《禹贡长笺》、《读左日钞》、《春秋集说》、《周易广义略》、《愚庵小集》,均传于世
周瑛(1430~1518),字梁石,初号蒙中子,又号白贲道人,晚号翠渠。明景泰四年(1453),得到聂大年的赏识,考中举人,与陈献章、贺克恭等人友善。明成化六年(1470)登进士。初任职广德知州(9年),历任南京礼部郎中(3年)、抚州知府(5年)、镇远知府、四川右布政使等。周瑛一生为官多年,较能秉公办事,他在总结自己从政经验时说:“以理处物是谓之义,以心处理是谓之利”。他认为为官办事要公。公即理,亦即仁、义,损害民族利益的官不能做。 周瑛一生廉公从政,且著述甚丰。有《书纂》、《翠渠诗文集》、《翠渠摘稿》、《翠渠摘稿选》、《政本政均》、《祠山杂录》、《广孝慈录》、《正德漳州府志》、《弘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