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韩玉

韩玉,生卒年不详。字温甫。原为北方豪杰,欲举事反金未果。绍兴初,由金人宋,授京秩江淮都督府计议军事。其弟在金欲谋反,举家被害。隆兴二年(1164),添差隆兴府通判,勒停送柳州羁管。乾道五年(1169),添差袁州通判。六年(1170),以右承务郎军器少监兼权兵部郎官。七年(1171),兼提点制造御前军器所。事迹参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丙集《司马武子忠节》,《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宋会要辑稿》之《职官一六之二零》、《职官五二之一六》、《职官七一之六》、《食货六一之五四》。有《东浦词》,《全宋词》录存28首。其中有寿辛弃疾生日之作,有在广东赠康与之之作。毛晋《东浦词跋》讥诮其词格调俗下,《四库全

  • 别名:字温甫
  • 性别:
  • 朝代:宋代

黄庭坚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出苏轼之门,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诗创“江西诗派”,书法为“宋四家”之一,著作有《山谷文集》等。幼警悟,举治平三年进士,历官集贤校理、著作郎、秘书丞、涪州别驾、吏部员外郎。他是宋代继苏东坡之后的另一大家,并且他是苏东坡的得意弟子兼知心朋友,历来都是“苏黄”并称。他在17岁时便和周越学书,坚持学书20余年,深受其影响;后又以苏舜钦为师。他主张学习书法当重在“悟”,当然这里的“悟”要从书法作品本身中去参悟,穷微测妙,推求奥赜。他说:“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

  • 别名:字鲁直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 出生日期:1045年8月9日

韩方明

韩方明,唐书法家。生卒年不详。唐德宗贞元(785—804年)间前后在世。自云“昔岁学书,专求笔法”(《授笔要说》),贞元十五年(799年),授法于东海徐公璹,十七年(801年)授法于清河崔公邈。其书法美学思想,认为书法运用之妙,在于执笔。既用食、中两指来钩包笔管,但也应以五指一起发挥执笔的作用。提出执笔的要点是“指实掌虚,钩擫讦送,亦曰抵送,以备口传手授之说也”。强调书法用笔相反相成:“夫执笔在乎便稳,用笔在乎轻健,故轻则须沉,便则须涩,谓藏锋也。”认为“意在笔前,笔居心后,皆须存用笔法”(同上)。指出运笔不涩,险劲姿势就无法产生;过于流畅,又会形成线条浮滑,“浮滑则是为俗也。”反映其美学

胡广

胡广(1370年-1418年6月11日)明成祖时文渊阁大学士。字光大,号晃菴,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建文二年(1400)廷试,当时燕王朱棣起兵,朝廷正在征讨,他对策中有“亲藩陆梁,人心动摇”之语,建文帝因此亲擢他为第一,赐名靖,授翰林修撰。成祖即位,他与解缙迎附,擢侍讲,迁右春坊右庶子,复名广。永乐五年(1407),进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后随成祖二次北征,常被召对帐殿,议论至夜。并于军中为皇长孙讲论经史。十四年,进为文渊阁大学士。性缜密,在帝前所言及其所治职务,出来未尝告诉他人,时人将他比作汉朝胡广。然颇能持大体,善书,每勒石,皆令书之。永乐十六年(1418)卒,赠礼部尚书,赐谥“文

  • 别名:字光大,号晃菴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吉水(今江西吉安)人
  • 出生日期:1370年

胡思敬

胡思敬(1869—1922)字瘦篁,一字瘦唐,亦作漱唐,号退庐,一号艮庐居士。江西新昌(今宜丰)人。祖父官贵州镇远知县,太平天国时为贵州起义苗民所杀。少以“忠节之后”自励,好文词,有名于时。光绪二十年(1894)会试中式,次年补殿试,成进士,选庶吉士,二十四年散馆,改吏部主事。宣统元年(1909)荐补监察御史。时清政府方行“预备立宪”,三年内上疏四、五十,反对立宪,皆被置之,乃“自劾”去官。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命。1917年张勋复辟,“授副都御史”,急驰赴“任”,中道闻张勋败而返。隐于家乡问影楼中,潜心宋朱熹、二程等五子书,“以四书五经为身心性命之根”。1922年出游,卒于南昌。少时以文章意

  • 别名:字瘦篁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西新昌(今宜丰)人
  • 出生日期:1869

黄佐

黄佐(1490-1566)明学者、理学家。字才伯,号泰泉。香山(今广东中山)人。生于孝宗弘治三年,卒于世宗嘉靖四十年。正德十五年(1520)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出爲江西提学佥事。曾弃官归养,后又以编修兼司谏,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旋擢南京国子监祭酒。卒后赠礼部右侍郎,諡文裕。 与王守仁相结交,但学术观点不同,论知行合一之旨,二人数相辨难。学宗程朱,“以博约为宗旨,博学于文,知其根而溉之者也。约之以礼,归其根则千枝万叶,受泽而结实者也。博而反约于心,则视听言动之中礼,喜怒哀乐之中节,彝论经权之中道,一以贯之而无遗矣”(《明儒学案·诸儒学案中五》)。但于理气之说,独持一论,既反

  • 别名:字才伯,号泰泉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香山(今广东中山)人
  • 出生日期:1490

胡宏

胡宏(1102-1161)南宋理学家。字仲仁,学者称五峰先生。胡安国之子。建宁崇安(今属福建)人。生于北宋徽宗崇宁五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生不耽于仕途,初以荫补右承务郎,不调。秦桧当政,欲起用之,他避而不仕。桧死,被召,以疾辞。处世主洁身自好,不慕富贵利达,不媚权贵。自谓志在“立身行道”,做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五峰集》卷二)。关心国事,绍兴间,曾上万言书,陈述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论抗金复仇大计。以振兴道学为己任,谓“道学衰微,风教大颓,吾徒当以死自担”(《宋元学案》卷四十二《五峰学案》)。又潜心于学术,视“为学是终身事”,称祇要“断之以勇猛精进,持之以渐渍薰陶”,必能“有常而

  • 别名:字仲仁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建宁崇安(今属福建)人
  • 出生日期:1102

何守法

何守法,明代浙江解元,生平不详。由他校音点注、何守礼标题、王世盛等人订正的《武经七书》,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由陈汝忠弘锡堂刊刻行世。

  • 性别:
  • 朝代:明代

忽思慧

忽思慧,生卒年不详。元营养学家。蒙古族(一说维吾尔族)人。延祐、天历(1314—1329)年间任宫廷饮膳太医,主管宫廷饮食、营养。他对饮食物的营养卫生和饮食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个人丰富的营养学经验,与普兰奚合著成《饮膳正要》3卷,刊行于天历三年(1330),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营养学专著。该书卷1论述了养生避忌、妊娠及乳母食忌、饮酒避忌及94种膳食方。卷2介绍了各种汤煎、服饵等83方,食疗各种疾病61方,并列“食物中毒”专篇,为我国医学界首次使用此名词。卷3列米谷、兽、鱼、果、菜及料物230余种,附图168幅。该书从营养学角度,叙述了饮食的营养价值,烹饪技术,对饮食疗法和卫生提出了一定

黄元御

黄元御(1705~1758年),清代医学家。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山东昌邑人。早年中过秀才,研习经史子集,学识渊博。29岁时,因庸医误治而致左目失明,于是废弃科场名利,发愤学医,拜在金乡(山东金乡)于子遽(司铎)门下学医。黄氏曾精研《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医学经典,并广泛涉猎金元以来诸家之说。他行医,教读不限于本地,足迹遍于北都(山西太原)、清江(今属江西)、武林(浙江杭州)等地,其门人弟子颇多,在江南有一定影响。黄氏在学术上推崇歧伯、黄帝、秦越人和仲景,称之为“四圣”。他主张“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在论治方面,反对“贵阴贱阳”,对阴、阳之于人体,他指出 “

  • 别名:字坤载,号研农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山东昌邑人
  • 出生日期:1705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