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张预

张预,宋东光(今属河北)人,字公立。隐居不仕,善谈兵。尝览历代史书,发现古今将帅用兵无不与孙武兵书相合,因费数年之功,取古良将百人,撰《百将传》,今仅存辑本。《直斋书录解题·百将传》称其是清河(今属河北省)人;《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十七史百将传》则著录为东光(今河北省东光县东)人。撰有《张预注孙子》,另有《百将传》,每传以《孙子兵法》断之。

  • 别名:字公立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宋东光(今属河北)人

曾布

曾布(1036~1107)字子宣,临川南丰(今江西抚州南丰县)人,曾巩弟。年十三而孤,学于兄。嘉祐二年与兄同登第,调宣州司户参军、怀仁县令。熙宁二年,徙知开封县。上疏言为政之本,神宗召见,授崇政殿说书,加集贤校理,判司农寺,检正中书五房。与吕惠卿共创青苗、助役、保甲、农田法。擢修起居注,知制诰,为翰林学士兼三司使。以忤王安石去位,黜知饶州,徙潭、广二州。元丰初,知桂州,历知秦、陈、蔡、庆诸州。元丰末年,复翰林学士,迁户部尚书。元祐初,以龙图阁学士知太原府,历真定、河阳、青、瀛等州府。绍圣初,为翰林学士,迁承旨兼侍读,知枢密院。徽宗立,拜右仆射。建中靖国初,独当国,渐进绍述之说。崇宁元年,为

  • 别名:字子宣,临川南丰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临川南丰(今江西抚州南丰县)人
  • 出生日期:1036

张大龄

张大龄,字玄羽,生于隆庆(1567—1572)、万历 (1573—1620)年间。四川眉州(今眉山市)人,明代万历举人,生卒年月不详,著有《史论》四卷、《说史隽言》十八卷、《晋五胡指掌》六卷、《唐藩镇指掌》六卷、《随笔》八卷、《支离漫语》四卷,上述诸书合订为《玄羽外编》。由明代曹学佺《张玄羽集序》、张养正《合刻玄羽外编序》,可知《玄羽外编》刊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

  • 别名:字玄羽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四川眉州(今眉山市)人

周羽翀

周羽翀籍贯不详,自署称“儒林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前桂州修仁令”。宋初人。著有《三楚新录》。

赵晔

赵晔,生卒年待考。汉代散文家、学者。字长君。会稽山阴(浙江绍兴)人。大约生活于东汉明帝、章帝前后。年轻时曾任县吏,因耻于奉迎督邮而辞去。远至犍为资中,从当时经师杜抚学《韩诗》,尽通其学说。20年内,与家人不通音讯,家人以为他已死,为他发丧。杜抚死后他才归里。州上召补从事,不就。后举有道。卒于家。赵晔著有《吴越春秋》、《诗细历神渊》、《诗道微》和《韩诗谱》等书。今只存《吴越春秋》一种。《吴越春秋》一共6卷10篇(一作10卷),主要记述春秋末期吴越二国之事。前5篇为吴事,称内传;后5篇为越事,称外传。其中记载,有些本自史实,有些则纯属传闻异说,故本书过去被列为杂史,性质介乎历史与小说之间。从文

  • 别名:字长君
  • 性别:
  • 朝代:东汉
  • 出生地:会稽山阴(浙江绍兴)人

郑文宝

郑文宝(953-1013)字仲贤,宁化水茜乡庙前村郑家坊人,生于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南唐右千牛卫大将军郑彦华之子。以父荫仕南唐为奉礼郎,官至校书郎。入宋,补广文馆生。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及第,除修武主簿,迁大理评事,为梓州录事参军,转光禄寺丞。献所著文,召试翰林,改著作佐郎,通判颍州。丁父忧,起复知州事,拜殿中丞。除陕西转运副使,迁太常博士、工部员外郎。以奏减解州盐价,亏课数十万,坐贬蓝山令,移枝江令。真宗即位,徙京山令。咸平中,召还,除殿中丞,掌南京榷货务。为陕西、河东转运使,迁刑部员外郎。景德初,又为河东转运使。迁刑部员外郎,复任陕西转运使。大中祥符元年,改兵部员外

  • 别名:字仲贤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宁化
  • 出生日期:953

朱棣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明代第三个皇帝,1403—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封燕王。十三年(1380)至藩国,镇守北平(今北京市)。二十三年(1390),与晋王朱讨蒙古乃儿不花,晋王怯不敢进,朱棣背道趋迤都山,获其全部而还。是后屡帅诸将出征,并掌握沿边士马,威名大振。惠帝建文元年(1399)以讨齐泰、黄子澄“靖难”为名,起兵反抗朱允炆削藩。建文四年(1402)破京师(今江苏南京),夺取帝位,建号永乐。朱棣以藩王起家,深知藩王对皇帝的威胁,故即位后即削除藩王兵权,至永乐十九年(1421),握兵权的亲王,多被削去护卫或废为庶

  • 年号:永乐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日期:1360年5月2日
  • 逝世日期:1424年8月12日

张道陵

张道陵(公元34—156年),原名张陵,东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被尊为道教的创始人,是道 教最早支派之一五斗米道的创始人。道教徒尊称之为张天师、祖天师或第一代天师。曾任江州令, 顺帝时(公元126—144年)与弟子前往四川鹤鸣山(或鹄鸣山)修道,永和六年(公元141年)作道书24篇,并用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创立道教。因教徒入教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据《神仙传》载,张陵曾入太学,博通五经,后因感学五经无助于延年益寿,遂改学长生之道。得黄帝九鼎丹法,后听说蜀人纯朴,蜀中又多名山,遂携弟子入川修道。他又擅长治病,不少人前来拜师,弟子多达数万。他立祭酒为首领,规定入教者需交纳米、绢等物品并参

  • 原名:张陵
  • 性别:
  • 朝代:东汉
  • 出生地: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
  • 出生日期:公元34

张岱

张岱(1597年—168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晚明文学家、史学家,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崇老庄之道,喜清雅幽静。不事科举,不求仕进,著述终老。精小品文,工诗词。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之一,其最擅散文。他的散文语言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广览简取,《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琅嬛文集》《快园道古》等绝代文学名著。另有史学名著《石匮书》亦为其代表作,时人李长祥以为“当今史学,无逾陶庵”。 张岱出身仕宦家庭,早岁生活优裕,久居杭州。明亡,避居剡溪山,

  • 别名:又名维城,字宗子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 出生日期:1597年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