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秋部艺文三〈诗词〉

初秋          宋钱惟演

蜜脾初满若榴红,秋意知侵玉井桐。薤簟自凭南郭月,谷巾犹卧北窗风。云迷候雁辞遥塞,露湿飞萤起暗丛。病已不须传七发,粉笺香墨寄诗筒。

初秋寓直          晏殊

绛河星斗夜阑干,禁署沉沉闭九关。上帝册书群玉府,仙人宫阙巨鳌山。凉蟾影度秋阴薄,促漏声来夜唱閒。拥鼻吟多愁欲绝,严钟凄断树乌还。

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饮饯梅圣俞分韵得亭皋木叶下五首        欧阳修

临水复敧石,陶然共醉醒。山霞坐未敛,池月来亭亭。洛城风日美,秋色满蘅皋。谁同茂林下,扫叶酌松醪。野水竹间清,秋山酒中绿。送子此酣歌,淮南应落木。劝君芙蓉杯,欲褰芙蓉叶。垂杨碍行舟,演漾回轻楫。山水日已佳,登临同上下。衰兰尚可采,欲赠离居者。

七月二日          刘敞

西风过庭树,天气飒然秋。山雨才成润,高云淡不流。平分感一叶,远兴忆扁舟。蟋蟀何须急,羁人始欲留。

七月一日休假作       曾巩

初秋尚苦暑,归沐乃君恩。地閒少来客,日晏犹闭门。家乏念藜藿,开颜无一樽。况复辞貌拙,故随车马奔。盥濯何所事,读书坐前轩。岂堪当世用,空味古人言。颇喜市朝内,独无尘土喧。终年但如此,真窃大官餐。

初秋            邵雍

夏去暑犹在,雨馀凉始来。阶前已流水,天外尚惊雷。曲几静中隐,衡门閒处开。壮心都已矣,何事更装怀。

秋怀二首          前人

七月夜初长,星斗争煌煌。庭除经小雨,枕簟生微凉。照物无遁形,虚鉴自有光。照事无遁情,虚心自有常。疏雨滴梧桐,微风挼杨柳。此景岁岁同,世人自白首。俗虑易萦仍,尘襟难抖擞。浮生已梦中,其间强为有。

和李文思早秋二首      前人

一雨洗觚棱,三川气象清。林风传颢气,木叶送商声。忽忽莲生菂,看看菊吐英。太平时里老,何以报虚生。池畔拖垂柳,阑边笑晚霞。败荷倾敝盖,老桧露枯槎。岁暮惊时态,年高惜物华。东陵风未替,解忆故园瓜。

七月五日          苏轼

何处觅新秋,萧然北台上。秋来未云几,风日已清亮。云间耸孤翠,林表浮远涨。新枣渐堪剥,晚瓜犹可饷。西风送落日,万窍含悽怆。念当急行乐,白发不汝放。

七月八日要阎公达承议晚酌 郭祥正

河桥散灵鹊,曜景逾佳期。池华延舒月,尚可倾一卮。欲以邀良宾,秋事言凄其。岁往岂再得,绿发含霜滋。寓意不在饮,营驾君莫辞。

丙戌闰七月九日与王必大登姑苏台招王浚明陈渊叔耿时举避暑次韵  范成大

始贺火流西,还嗟斗斜闰。馀暑犹强颜,新凉颇难进。燥刚渴欲坼,焦卷秃如烬。炎官扶日毂,辉赫不停运。登临有高台,勇往得三俊。仍将王郎子,飞步凌劫仞。风从噫气来,云作坏山阵。乡如垂头鱼,忽已蛰虫振。空明晚逾清,更要孤月印。书生乃易与,俛仰更喜愠。凭阑天为高,举酒山欲近。奇书铁钩锁,丽句锦窠晕。兹游我辈独,难挽软红轫。君看笼中鸟,宁识咸池韵。

初秋            前人

急雨过窗纸,新凉生簟藤。蹒跚老铃下,来炷壁间灯。

立秋后二日泛舟越来溪    前人

西风初入小溪帆,旋织波纹绉浅蓝。行入闹荷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

七月十六日石湖路中书事   前人

白葛乌纱称老农,溪南溪北水车风。稻头的皪黏朝露,步入明珠翠网中。

南轩            陆游

今年秋早凉,七月已萧然。南山修竹下,枕簟终日眠。时将半残梦,听此欲断蝉。推枕起太息,四序忽已迁。功名堕渺茫,衰疾方连绵。新月独多情,窥窗淡娟娟。

初秋            前人

藉草沾衣露,沿溪掠面风。桐凋无茂绿,莲老有疏红。小彴欹危度,邻园曲折通。新秋得强健,一笑莫匆匆。

秋怀            前人

园丁傍架摘黄瓜,村女沿篱采碧花。城市尚馀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

七月一日          前人

兀傲胡床酒半醒,钓筒收尽数舟横。风生细葛无三伏,月上疏林正四更。北斗离离低欲尽,明河脉脉去无声。升仙岂复尘中恋,便拟骑鲸返玉京。

七月十四日         前人

不复微云滓太清,浩然风露欲三更。开帘一寄平生快,万顷空江看月明。

初秋暮雨         杨万里

禾穟轻黄尚浅青,村舂已报隔林声。忽惊暮色翻成晓,仰见双虹雨外明。

立秋后一日雨天欲暮小立问月亭前人

雨后林中别样凉,意行幽径不知长。风蝉幸自无心事,强为閒人报夕阳。

秋雨            朱熹

一雨散林表,清阴生广庭。喜兹新秋夜,起向高斋行。

暑退喜秋         姜特立

颓龄厌浊暑,瘦骨便清秋。蓐收方回镳,颢气横九州。老鹤生精神,孤松郁飕飗。如饮寒露浆,贮以青瑶瓯。既蠲膏肓疾,复洗热恼忧。斟酌楚人赋,并作商声讴。

新秋            徐玑

新秋一雨洗林关,晚色清澄满望间。风静白云横不断,山前又叠一重山。

初秋            方岳

残暑何时退,秋风日夜生。已嫌湘簟冷,稍觉楚天清。山路晴犹湿,星河夜自明。时闻梧叶落,一似打门声。

早秋回文         宋伯仁

秋天一饷晚风凉,笑语人传早稻香。楼上醉时帘半卷,愁添客鬓两苍苍。

早秋吟          释契嵩

山家昨夜房栊冷,梧桐一叶飘金井。长天如水净藏云,明月含晖变秋景。桂枝花折风飘飘,谁在高楼吹玉箫。人间不见槎升汉,天上将看鹊作桥。年少征人在何处,白露沾衣未归去。海畔今无漂母家,江南谁与王孙遇。徘徊月下空长吟,吾徒自古难知音。欲上高台问明月,明月何不照人心。

七月十五夜显仁寺东轩对月 金郝俣

野迥云归尽,山高月上迟。暗萤依露草,惊鹊绕风枝。素影随波远,新凉与酒宜。中秋更有味,试为卜归期。

和新秋          李俊民

帘捲西山雨乍停,自知时节候虫声。新凉邂逅如佳客,残暑流连似宿酲。可见韩檠灯下志,且怜班扇箧中情。若为解得吾民愠,更鼓南风一再行。

早秋           元刘因

昨朝一叶见秋生,今日千岩万壑清。欲借西风苏病骨,暂来石上听松声。

秋闺            元淮

团扇初随碧簟收,画帘归燕尚迟留。閒阶弄影穿明月,笑捻流萤说早秋。

初秋夜坐         赵孟頫

夜深庭院寂无声,明月流空万影横。坐对荷花两三朵,红衣落尽觉风生。

次韵陈刚中待制初秋     袁桷

岸帻倚书楹,寒砧彻四城。马蹄人独语,雁过月初生。寂寂候虫急,凄凄落叶清。客怀谁与共,搔首见参横。

新秋即事         许有壬

莫蹋苍苔破,茨门昼亦关。林风秋入树,波日晚摇山。原野苍茫外,烟霏指顾间。更须安一榻,月夜不须还。

次和可翁新秋即事     许有孚

池亭残暑去,乐事日相关。径列霜前菊,窗招雨后山。好诗来枕上,爽气满人间。极目重台晚,遥天一鹤还。

秋日招饮湖上       杨维桢

七月六日流火骄,故人重有濠梁招。洗车快借双星雨,打鼓如迎八月潮。下马题诗岳王寺,解貂沽酒段家桥。西湖颜面晚更好,水晶宫中吹玉箫。

双寺精舍新秋追和戎昱长安秋夕倪瓒

秋暑晚差凉,茗馀眠独早。清风振庭柯,寒蛩吟露草。晨兴面流水,西望吴门道。不知人事剧,但见青山好。

早秋            张雨

每嫌新酒少,尚喜故交稠。篱落三家墅,梧桐十日秋。月生微顾兔,星淡没牵牛。亦欲观多稼,江湖雨未周。

秋景           明宣宗

新秋凉露湿荷丛,不断清香逐晓风。满目浓华春意在,晚霞澄锦照芙蓉。

早秋         益庄王厚煜

庭树初飞叶,天高爽气澄。槛花藏晚蝶,帘竹聚秋蝇。红熟枝头枣,青浮水面菱。金风蘋末起,顿喜失炎蒸。

早秋江墅晚步        杨基

秋前秋后十日雨,村北村南千顷麻。晚渚芙蓉轻落片,午前粳稻细含花。仙翁蜡屐高巾帻,溪女银钗小髻髽。老我不知官府事,水边吟到日西斜。

早秋旅夕          郭奎

初月凉风夜向阑,倚楼愁到笛声残。天高阊阖银河白,露滴梧桐金井寒。多病马卿犹是客,几时张翰也辞官。年年怕近清秋日,忆杀湖边旧钓竿。

秋信            王翰

寒来消息是谁传,金井梧桐一叶先。残暑己消团扇底,新凉才到短檠前。问愁多在蛩声里,寄远常从雁影边。流浪浮生浑不觉,知机林外有鸣蝉。

新秋早朝          王璲

宫井梧桐一叶飞,新凉先到侍臣衣。苍龙阙上银河转,丹凤楼头玉漏稀。晓仗分行环御辇,夕郎鸣佩出仙闱。自怜虎观叨陪从,簪笔惭无补万几。

秋初有怀呈曾侍讲彭修撰二公 王直

律应清商动,凉生大火流。梧飘金井露,雁度玉门秋。爽气消残暑,砧声报远愁。佳期七夕近,乘月却登楼。

秋意            于谦

溽暑随风散,微凉趁雨生。萧萧树头叶,已解作秋声。

新秋四首         陈继儒

一片秋声入野塘,西风萧瑟响寒螀。马嘶大漠川沙白,鹰下平原草木黄。疏菊篱边如待洒,芰荷池上可为裳。怀人万里情无限,隔岸蒹葭夜未霜。

悲秋无奈独高歌,歌罢其如秋色何。金屋佳人啼素扇,玉门老将枕雕戈。元蝉咽露惊飞叶,乌鹊披星欲渡河。闻说洞庭湖水阔,朝添新绿漾微波。

西望潇湘秋水长,大风初捲白云扬。银河夜落机中锦,玉露朝侵陌上桑。萤度空梁栖燕幕,鱼翻静渚戏莲房。亦知此日行吟者,一段愁心挂夕阳。

门掩秋风正寂寥,荒原落日草萧萧。狝猴趁月窥山果,鸟雀惊人下黍苗。华屋珠帘娇白苧,疏灯角枕怯冰绡。閒来偶渡前溪口,柳叶菱花一尺潮。

秋日村居        媛桑贞白

素节金风度,商声应律初。碧霞浮远汉,黄叶覆閒居。篱下霜催菊,天边雁作书。小窗蛩语切,明月照窗疏。

一叶落〈初秋〉     后唐庄宗

一叶落,褰朱箔,此时景物正萧索。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吹罗幕,往事思量著。

竹马子          宋柳永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宇,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销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断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逐残阳去。

浣溪沙          晏几道

团扇初随碧簟收,画帘归燕尚迟留,靥朱眉翠喜清秋。 风意未应迷狭路,灯痕犹自记高楼,露花烟叶与人愁。

多丽〈观轻盈弹琵琶〉   晁补之

新秋近,晋公别馆开筵,喜清时。衔杯乐圣,未饶绿野堂边,绣屏深。丽人乍出,座中雷,雨起鶤弦,花暖间关,冰凝幽咽,宝钗摇动坠金钿,未弹了,昭君遗怨,四座已凄然,西风里,香街驻马,嬉笑微传。 算从来,司空见惯,断肠初对云鬟。夜将阑,井梧下叶,砌蛩收,响悄林蝉,赖得多愁,浔阳司马,当时不在绮筵前,竞叹赏。檀槽倚困,沉醉倒觥船。芳春调,红英翠萼,重变新妍。

更漏子〈初秋雨后〉     毛滂

绿窗寒,清漏短,帐底沉香火暖。残烛暗,小屏弯,云峰遮梦还。 那些愁,推不去,分付一檐寒雨。檐外竹,试秋声,空庭鹤唤人。

蝶恋花          杜安世

池上新秋帘幕卷,菡萏娇红,镜里西施面衰。柳摇风尚柔软眠,沙鸂𪆟临清浅。 新翻归翅云间燕,满地槐花,尽日蝉声乱。独倚阑干暮山远,一场寂寞无人见。

愁倚阑令          蔡伸

天如水,月如钩。正新秋。月影参差人窈窕,小红楼。如今往事悠悠。楼前水肠断东流。旧物忍看金约腕,玉搔头

贺新郎〈忆别〉       姚勉

薄暮收残暑,叹西风,暗换流年,又还如许。鸦背斜阳初敛影,云澹新凉天宇,人袖手,阑干凝伫,邻笛唤将乡思动,听愁声,又入梧桐雨,秋到也,尚羁旅。 故人只在江南渚,想应嫌,久恋东华,软红尘土。寄远裁衣知念否,新月家家砧杵。魂梦想,鹅黄金缕,雁影不来天更远,写书成,欲寄凭谁与,知客恨,两蛩语。

台城路〈初秋〉      王月山

夜来疏雨鸣金井,一叶舞风红浅,莲渚生香,兰皋浮爽,凉思顿欺班扇。秋光冉冉,任老却芦花,西风不管。清兴难磨,几回有句到诗卷。 长安故人别后,料征鸿声里,画栏凭遍,横竹吹商,疏砧点月,好梦又随云远,閒情似线,共系损柔肠,不堪裁剪,听著寒蛩,一声声是怨。

谒金门         金王庭筠

秋萧索,灯火新凉帘幕。翠被不禁临晓薄,南楼闻画角。 想见玉壶冰萼,一夜西风开却。梦觉啼乌残月落,幽香无处著。

扬州慢〈初秋〉     元吴元可

露叶犹青,岩花初动,幽幽未似。秋阴似梅,风带溽暑,吹度长林。记当日西廊共月,小屏轻扇,人语凉深,对清觞,醉笑醒颦,何似如今。 临风欲赋甚,年来渐减狂心。为谁倚多才,难凭易感,早付销沉。解事张郎风致,鲈鱼好归听吴音。又夜阑闻笛,故人忽到幽襟。

江城子          明刘基

西风吹树簟凉初,露如珠,月如梳。鸿雁无情,不带半行书。漫倚阑干成小立,人老矣,倩谁扶。 中庭梧叶待霜疏,有栖乌,夜相呼。门外一池,寒水落芙蕖。为问閒愁几许,多似草,不胜锄。

浪淘沙〈新秋以上词〉      媛刘氏

昨夜雨绵绵,寒涩灯烟。薄衾萧索不成眠,晓起床头看历日,换了秋天。 绿叶尚新鲜,犹想争妍。教他知道也凄然,眼底韶光容易过,树且堪怜。

孟秋部选句

后汉崔骃西征赋:袭孟秋而西征,跨雍梁而远踪。魏曹植诗: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

陆云:喜霁赋炎神送,暑素灵迎秋。

阮籍诗:开秋兆凉气,蟋蟀鸣床帷。

宋谢灵运山居赋:送夏早秀,迎秋晚成。

江淹丽色赋:西陆始秋,白道月弦,金波照户,玉露暧天。

陈张正见诗:高轩扬丽藻,自是赋新秋。

北周庾信诗: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唐许敬宗诗:睿想追嘉豫,临轩御早秋。〈又〉舞商初赴节,湘燕远迎秋。

卢照邻诗:龙柯疏玉井,凤叶下金堤。

张九龄诗:林乌飞旧里,园果让新秋。〈又〉孤云愁自远,一叶感何深。

王勃诗: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骆宾王萤火赋:林塘改夏,云物迎秋。〈又〉初秋登王司。马楼宴诗序:葭散秋灰,檀移夏火。鸿飞渐,陆流断。吹以来寒,鹤鸣在阴,振中天而警露,于是肴开玉馔,交杂佩而薰兰。酒泛金翘,映清樽而湛菊。〈又〉初秋于窦。六郎宅宴诗序:一叶惊寒下,陈柯而捲翠。百花凝照淡,虚牖以披红。〈又〉秋日饯陆道士陈文林诗序:赤烟沉节,青女司辰。霜雁衔芦,举宾行而候气。寒蝉噪柳,带凉序以含情。〈又〉秋日送尹大赴京诗序:兔苑东上,龙火西流。剑彩沉波,碎楚莲于秋水。金辉照岸,秀陶菊于寒堤。〈又〉诗:璧彩澄虚,漏轻光于云叶。圭阴散迥,摇碎影于风梧。

贺知章诗: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孟浩然诗: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又〉绪风初减热,新月始登秋。

李白诗: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韦应物诗:横河俱半落,泛露忽惊秋。

钱起诗:风吹山带遥知雨,露湿荷裳已报秋。

皇甫冉诗:浦外野风初入户,窗中海月早知秋。〈又〉千里相思如可见,淮南水落早惊秋。

权德舆诗:客心宜静夜,月色淡新秋。

韩愈诗:长安雨洗新秋出,极目寒镜开尘函。

李贺诗:今日槿花落,明朝桐树秋。

李远诗:客思偏来夜,蝉声觉送秋。

杜牧诗: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又〉一夜风欺竹,连江雨送秋。

刘得仁诗:閒共野人临野水,新秋高树挂晴晖。赵嘏诗:溪上邮亭气早秋,树边溪色绕床流。

曹邺诗:女萝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

于武陵诗:北风吹楚树,此地独先秋。

曹唐诗:碧落香销兰露秋。

李咸用诗:帆冒新秋雨,鼓传微浪风。

方干诗:轩窗才过雨,枕簟即知秋。

罗虬诗:长恨西风送早秋,低眉深恨嫁牵牛。

黄滔诗:红楼入夜笙歌合,白社惊秋草木疏。

殷文圭诗:月中青桂渐看老,星畔白榆还报秋。李中诗:千里梦随残月断,一声蝉送早秋来。〈又〉离京梅雨歇,到邑早蝉秋。

宋欧阳修诗:欲将何物招嘉客,惟有新秋一味凉。苏轼诗:星河淡欲晓,鼓角冷知秋。

陆游诗:荷盘时泻露,萤火早知秋。〈又〉山步溪桥入早秋。

元好问诗:百花冈头藉草坐,潇洒正值金莲秋。明孙太初诗:菰米莲房作好秋。

孟秋部纪事

诗经·豳风·七月章》:七月,亨葵及菽。〈朱注〉葵,菜名,菽豆也。七月食瓜。

周礼·春官》:典瑞两圭,有邸以祀地。〈注〉谓所祀于北郊神州之神。〈疏〉案《河图·括地象》昆崙东南万五千里,神州是也。但三王之郊,一用夏正,未知神州用何月祭之,或解郊用三阳之月,神州既与郊相对,宜用三阴之月,当七月祭之。

古今注》:汉惠帝五年七月,黄鹄二集萧池。《汉书·武帝本纪》:建元元年秋七月,诏曰:卫士转置送迎二万人,其省万人,罢苑马以赐贫民,议立明堂,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璧徵鲁申公。〈注〉养马之苑,旧禁百姓,不得刍牧采樵,今罢之。

《昭帝本纪》:始元六年,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民所疾苦,议罢盐、铁榷酤。秋七月,罢榷酤官。

后汉书·光武本纪》:建武三十年秋七月丁酉,幸鲁国,复济阳县是年徭役。

《章帝本纪》:章和元年秋七月,诏曰:秋令是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其赐高年二人,共布帛各二匹,以为醴酪。

《和帝本纪》:永元六年秋七月,京师旱。丁巳,幸洛阳寺。录囚徒,举冤狱。未及还宫而澍雨。

《安帝本纪》:永初三年秋七月庚子,诏:是吏案行在所,皆令种宿麦、蔬食,务尽地力。其贫者,给种饷。

延光三年七月,颍川上言木连理。

《顺帝本纪》:阳嘉元年秋七月,史官始作候风地动铜仪。〈注〉时张衡为太史令,作之。

晋书·武帝本纪》:泰始二年秋七月辛巳,营太庙,致荆山之木,采华山之石,铸铜柱十二,涂以黄金,镂以百物,缀以明珠。

泰始五年秋七月,延群公询谠言。

咸宁二年秋七月,有星孛于大角,吴临平湖,自汉末壅塞,至是自开。父老相传云,此湖开,天下平。

《艺术传》:韩友善占卜,宣城太守殷祐有病,友筮之曰:七月晦日,将有大鸲鸟来,集厅事上,宜勤伺取。若获者,为善;不获,将成祸。祐乃谨为其备。至日,果有大鸲,垂尾九尺,来集厅事上。掩捕得之,祐乃迁为石头都督。

《礼志故事》:祀皋陶于廷尉寺,新礼移祀于律署,以同祭先圣于太学也。故事,祀以社日,新礼改以孟秋之月,以应秋政。

《律历志》:赵石勒十八年七月造建德殿,得圆石,状如水碓,铭曰:律权。石重四钧,同律度量衡,有辛氏造续,咸议是王莽时物。

宋书·符瑞志》:晋成帝咸和四年七月,长沙郡逻吏黄光于南郡道遇白鹿,驱之不去,直来就光,追寻光二百馀步。光遂抱取,遣李坚奉献。

《晋书·成帝本纪》:咸和七年秋七月景辰,诏:诸养兽之属,损费者多,一切除之。

《王绍之·晋安纪》:义熙二年七月夜,彩虹出西方,蔽月。《风土记》:越俗,每岁七月二十五日,种类四集于庙,扶老携幼,环宿其旁,凡五日。祠以牛、彘、酒鲊,椎歌欢饮,即还,惟不用犬云。

《元嘉起居注》:元嘉元年七月,有白燕集于齐郡,游翔庭宇,经九日乃去。众燕翼随有数千。

异苑》:张仲舒为司空,在广陵城北,以元嘉十七年七月中晨夕间,辄见门侧有赤气赫然,空中忽雨,绛罗于其庭,广七八分,长五六寸。皆以笺纸系之,纸广长亦与罗等,纷纷甚驶。

《宋书·孝武本纪》:大明五年七月丙辰,诏曰:雨水猥降,街衢泛溢,可遣使巡行穷弊之家,赐以薪粟。

南史·褚彦回传》: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彦回援琴,奏别鹤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王彧、谢庄并在粲坐,抚节而叹曰: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宫商暂离,不可得已。

梁书·诸夷传》:芮芮国,其地苦寒。七月,流澌亘河。《陈书·宣帝本纪》:太建十一年七月辛卯初,用大货六铢钱。

魏书·灵徵志》:世祖太平真君二年七月,天有黄光洞照,议者佥谓荣光也。

世宗景明三年七月,鲁阳献乌芝,王者慈仁则生,食之令人度世。

孝昌二年,扬州刺史李宪表云:门下督周伏兴,以去年七月,患假还家。至十一日夜,梦渡肥水,行至草堂寺南,遥见七人,一人乘马,著朱衣笼冠。六人从后,兴路左而立,至便再拜。问兴何人,兴对曰:李公门下督,暂使硖石。其人语:兴君可回,我是孝文皇帝中书舍人,遣语李宪勿忧贼堰,此月破矣。兴寤遂还城,具语梦状。七月二十七日,堰破。

北齐书·文宣帝本纪》:天保九年秋七月辛丑,给京畿老人刘奴等九百四十三人版职及杖帽,各有差。《周书·明帝本纪》:二年七月丙申,顺阳献三足乌,群臣上表称庆。诏曰:夫天不爱宝,地称表瑞,凤巢阿阁,图龙跃沼。岂直日月珠连,风雨玉烛。是以《钩命决》曰:王者至孝则出。《元命苞》曰:人君至治所有,虞舜烝烝,来兹异趾,周文翼翼。翔此灵禽,文考至德,下覃遗仁。爰被远符千载,降斯三足,将使三方归本,九州翕定。惟此大体,景福在民。予安敢让宗庙之善,弗宣大惠。可大赦天下,文武官普进二级。

旧唐书·食货志》:武德四年七月十日丁卯,铸开元通宝,径八寸,重二铢四参,十钱重一两,得轻重大小之中,其文以八分隶篆三体。

《唐书·百官志》:中尚署令,七月献细针。

唐会要》:贞观十六年七月,以素屏几赐魏徵

建康实录》:贞观二十一年七月,帝游幸,敕奉御王孝积于显道门内,起紫微殿十三间,文甓重基,高敞弘壮。帝见之,甚悦。

贞观二十七年七月,宴五品已上于飞霜殿,丝竹递奏,群臣上寿。赐绫锦殿,在元武门北,因地形高敞层阁三成,引水为洁渌池,以涤炎暑。

《唐会要》:永徽二年七月二日,诏:礼官学士议立明堂。柳宣依郑康成议五室,孔志约据大戴礼,及卢植、蔡邕议九室,赵慈皓、薛文思等各造明堂图样,上以九室之议,理有可依。令所司详定明堂形制大小,阶基高下,及辟雍门阙等制度。

玉海》:仪凤三年七月丁巳,宴近臣诸亲于九成宫之咸亨殿。上谓霍王元轨等曰:甘雨频降,夏麦丰熟,秋稼滋荣,思与叔等同为此欢。因赋七言,效柏梁体。霍王、相王、侍臣并和。

《唐书·王方翼传》:方翼征西域,七月次叶河,无舟,而冰一昔合。时以为祥。

全唐诗话》:景龙三年七月,幸望春宫,送朔方节度张仁亶赴军。

沈佺期,霹雳引秋,七月火伏而金生,客有鼓琴于门者,奏霹雳之商声。

《唐书·元宗本纪》:开元二年七月乙未,焚锦绣珠玉于前殿。戊戌,禁采珠玉,及为刻镂器玩、珠绳帖绦服者,废织锦坊。

《玉海》:兴庆宫,本明皇旧第也。开元二年七月,宋王成器请献兴庆坊宅为离宫。二十九日甲寅,制许之,故作兴庆宫。

《旧唐书·元宗本纪》:开元二十四年七月己巳,初置寿星坛,祭老人星及角亢等七宿。

《唐会要》:天宝九载七月五日,诸卫队仗绯色旗幡,改为赤黄,以符土运。

上元二年七月甲辰,延英殿御座梁上生玉芝,一茎三花,亲制玉灵芝诗三章,章八句曰:玉殿肃肃,灵芝煌煌。重英发秀,连叶分房。宗庙之福,垂其景光。〈此章缺二句〉元气产芝,明神合德。紫微间采,白蕣呈色。载启瑞图,庶得皇极。天心有眷,王道惟直。幸生芳本,当我扆旒。放此灵质,贲其王猷。神惟不爱,道亦无求。端拱思惟,永荷天休。

大历八年七月,解县安邑两池生乳,盐户部侍郎韩滉请荐清庙,编之史册。从之。

甘泽谣》:许云封,乐工之篴者。贞元初,韦应物为和州牧,夜泊灵壁驿。忽闻云封篴声。韦公谓其声似天宝中梨园法曲李谟所吹者。召问之,乃是李谟外孙。韦公曰:吾有乳母之子,尝受篴李供奉,旧吹之篴,即李君所赐。遂囊出旧篴。云封曰:信是佳篴,但非外祖所吹者。竹生云梦之南,鉴在柯亭之下。以今年七月望前生,明年七月望前伐。过期不伐,则其音实;未期而伐,则其音汎。浮者外泽中乾,乾者受气不全,气不全则其竹夭。凡发扬一声,出入九息。古之至音者,一叠十二节,一节十二敲。其已夭之竹,遇至音必破。韦公曰:欲信女鉴,篴破无伤。云封乃奉篴吹六州遍,一叠未尽,划然中裂。韦公惊叹久之。

《韩愈·洛北东林寺题名》:韩愈、李景兴侯喜尉迟汾,贞元十七年七月二十二日,渔于温洛,宿此而归。《旧唐书·宪宗本纪》:元和四年七月乙巳朔,御制前代君臣事迹十四篇,书于六扇屏风。是月,出书屏以示,宰臣李藩等表谢之。

容斋随笔》:唐穆宗即位之初年,诏曰:七月六日是朕载诞之辰,其日百僚命妇,宜于光顺门进名参贺。朕于门内与百僚相见。

前定录》:陆宾虞举进士在京师,有僧曰惟瑛知术数。宝历二年春,宾虞欲罢举归吴。惟瑛留止一宿。谓曰:来岁成名,不必归。但取京兆荐送,至七月六日,若食水族,则殊等与及第必矣。宾虞后适从孙闻礼之舍。既入,闻礼喜迎曰:向有人惠双鲤鱼,方欲候翁而烹之。宾虞素嗜鱼,便令作羹,则七月六日也。遽命驾诣惟瑛,且绐之曰:将游蒲关。瑛笑曰:水族已食矣,游蒲关何为。宾虞深信之。因取荐京兆府,果得殊等。明年登第。

《唐实录》:太和四年七月,文宗于太液亭召翰林学士郑覃已下对,赐锦綵。

《唐会要》:开成元年七月戊辰朔,分察使奏,秘书省四库,见在新旧书籍,共五万六千四百七十六卷。大中二年七月十一日,史馆奏,续选堪上凌烟阁功臣,除所有旧真形,并有子孙在中外任官,令写进。外三十七人敕旨,令御史台牒诸州寻访子孙,图写真形以进。七月十六日,福建观察使殷俨进瑞粟十一茎,茎有五六穗。

《唐书·韦丹传》:丹子,宙,为永州刺史,邑中少年常以七月击鼓,群入民家,号行盗。皆迎为办具,谓之起盆。后为解素,喧呼疻𩰚,宙至,一切禁之。《懿宗本纪》:咸通四年七月辛卯朔,弛廉州珠池禁。《洽闻记》:河州凤林关有灵岩寺,每七月十二日,溪穴流出圣柰,大如盏,以为常。

《南唐书》:李景达,生于吴顺义四年,是岁大旱。烈祖方辅政,极于焦劳。七月既望,雩而得雨。景达以是日生,烈祖喜,故小名雨师。

宋史·侯益传》:益,晋初召为奉国都校,领光州防禦使。范延光反大名,张从宾据河阳为声援。晋祖召益,谓曰:宗社危若缀旒,卿能为朕死耶。益曰:愿假锐卒五千人,破贼必矣。以益为西面行营副都部署,率禁兵数千人,次虎牢。从宾军万馀人,夹汜水而阵。益亲鼓,士乘之大败其众,击杀殆尽,汜水为之不流。从宾乘马入水,溺死。筑京观刻石纪功。晋祖大喜,拜河阳三城节度,充邺都行营都虞候。会延光以城降,移镇潞州。天福四年,晋祖追念虎牢之功,迁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遣中使谓益曰:朕思卿前年七月九日大立战功,故复以此月此日,徙卿镇彭门,领相印。仍赐门戟,改乡里为将相乡,勋贤里。

《玉海》:周太祖七月二十八日诞,为永寿节。

《录异记》:壬子岁七月十三日,青城鬼城山,因滞雨,崖崩,暴水大至,在丈人观后,高百馀丈。殿当其下,将忧摧坏。俄有堕石如岸,堰水向东,竟免漂陷。观中常汲溪水,以供日食,甚以为劳。自得此暴水,出处常有流泉,直注厨内,其味甘香,冬夏不绝。

辽史·太宗本纪》:天显五年秋七月戊子,荐时果于太祖庙。

会同四年秋七月己巳,有司奏,神纛车有蜂窠成蜜,史占之吉。

《乐志》:七月十三日,皇帝出行宫三十里,卓帐。十四日,设宴,应从诸军,随各部落动乐。十五日中元,大宴,用汉乐。

《景宗本纪》:保宁元年,有司请以帝生日七月六日为天清节。从之。

金史·太祖本纪》:辽道宗时,有五色云气屡出东方,司天孔致和曰:其下当生异人,建非常之事,天以象告也。咸雍四年戊申,七月一日,太祖生。

《玉海》:乾德二年七月二十三日乙未,幸北郊观稼。乾德二年七月,诏:吏部南曹,以人才可副升擢者,送中书门下,引验以闻。上虑铨衡止凭资历,英俊或沉于下僚,故也。四年七月癸酉,令吏部南曹引验选人,可升擢者具名闻,奏对见。

乾德四年七月丁亥,诏:州县复置俸户。

开宝六年七月己未,命参政卢多逊知制诰,扈蒙张澹参详长定,循资格,取悠久可用之文为长,定格三卷总二百八十七事。书成,上之。颁为永式。自是铨选益有伦矣。

《宋史·胡旦传》:旦上平燕议曰:岁之所临,其地受福。今年春末至来年,岁在宋分。今年初秋至六年,镇在燕分。

《玉海》:宋太宗七月七日诞,为乾明节。

《宋史·五行志》:太平兴国五年七月,蓬莱县民王明,田谷隔陇合穗,相去一尺许。

《玉海》:太平兴国八年七月癸未,幸含芳园,习射。雍熙四年七月乙丑,御制早秋诗二首,立秋日暮雨诗一首,赐近臣。

至道三年七月四日,真宗语宰臣曰:朕欲观边防郡县山川形势,可择使以往。乃选左藏副使杨允恭、崇仪副使窦神宝、閤门祗候李允则乘传视山川形势。咸平三年七月,命宰臣录内外庶官,历任功过,编册以进。其该恩复用者,别编,以备观览。

《宋史·礼志》:咸平四年七月十一日,诏近臣寇准、冯拯观内苑谷,遂宴于玉宸殿。

《玉海》:咸平五年七月庚戌,幸三馆秘阁,阅四库书,赐直官校理器币。

《宋史·五行志》:咸平六年七月,陟县民连罕,田隔四陇同颖。

《礼志》:真宗景德六年七月二十九日,诏辅臣观粟于后苑,御山子观御制文阁御书及嘉禾图,赐饮。是日皇子从游。

青箱杂记》:景德中,夏公初授馆职,时方早秋,上多宴后庭。酒酣,遽命中使诣公,索新词。公问上在甚处。中使曰:在拱宸殿按舞。公即抒思,立进《喜迁莺》词曰:霞散绮月,沉钩帘捲,未央楼夜凉。河汉截天流,宫阙锁。新秋瑶阶,金茎露,凤髓香和云雾。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梁州。中使入奏,上大悦。

《宋史·礼志》:真宗以七月一日圣祖降日,为先天节。休假宴乐,并如天庆节。中书、亲王、节度、枢密三司以下至驸马、都尉,诣长春殿,进金缕延寿带,金丝续命缕,上保生寿酒。改御崇德殿,赐百官饮,如圣节仪。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金涂银结续命缕,绯綵罗延寿带,綵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礼毕,宴百官于锡庆院。

《玉海》:大中祥符元年七月乙酉,诏泰山灵液亭北天书再降之地建殿,以天贶为名。

大中祥符三年七月壬寅,诏南宫北宅大将军已下,各赴书院,讲读经史。书院十岁已上并入学,受经学书,委侍教勤心诱劝。

《华山志》:宣泽亭,在太华驿之侧。大中祥符四年七月二十日,真宗拜岳之所也。赐名为宣泽亭。有御制碑,龙首龙座在焉。

《玉海》:大中祥符六年七月,诏在京诸军,内选江淮习水卒,于金明池试战。棹立为虎翼军,置营于池侧。其江浙淮南诸军,并令准此选卒置营。

大中祥符八年七月十九日,幸瑞圣园观稼,作观稼五言诗。

《名胜志》:谏院,起明道元年七月辛卯,陈执中为谏官,以谏官无治所,屡请置院,乃以门下省为谏院,而别创门下省于右掖门之西。宋置谏院,自此始。

《玉海》:景祐三年七月乙酉,翰林侍读学士冯元上金华五箴。示诏,褒答。三史判官谢绛言事,进圣治五箴曰:绍闻君臣内戒,谨命敬变云。

庆历元年七月戊申朔,上命图画前代帝王美恶之事,可为监戒者,号观文监古图。上自为记,召辅臣至迎阳门,观之。

图画见闻志》:仁宗皇帝御画御马一疋,其毛赭,白玉衔勒,上有宸翰题,云:庆历四年七月十四日,御画。兼有押字印宝。

《玉海》:皇祐三年七月九日丁巳,翰林承旨王尧臣言:按太常天地宗庙,四时祠祀乐曲,凡八十九曲。自景安而下七十五章,率以安名曲,岂特本道德政教嘉靖之美,亦缘神祇祖考安乐之故。上议国朝乐,宜名曰大安。

皇祐五年七月二十二日己未。召近臣观后苑瑞莲。《宋会要》:至和元年七月二十二日,杨维德言:客星见,微有光,采黄色。按《黄帝掌握占》云,客星来犯,毕明盛者,主国有大贤。诏送史馆。

《玉海》:宣仁圣烈高皇后七月十六日诞,为坤成节。熙宁三年七月四日,诏京西、淮浙、江西、荆湖六路,各置铸钱监一,江荆以十五万,馀以万缗为额。

熙宁八年七月四日,右谏议大夫沈立进《都水记》二百卷,《名山记》一百卷。

《宋史·兵志》:绍圣三年七月,诏选弩手,兼习神臂弓。《苏轼集》:七月二十四日,以久不雨,出祷磻溪。是日,宿虢县。二十五日晚,自虢县渡渭,宿于僧舍,见壁有前县令赵荐留名,有怀其人,诗:龛灯明灭欲三更,攲枕无人梦自惊。深谷留风终夜响,乱山衔月半床明。故人渐远无消息,古寺空来有姓名。欲向磻溪问姜叟,仆夫屡报斗杓倾。

《宋史·河渠志》:大观元年七月,诏,自京至八角镇,积水,妨行旅。转运司选官疏导,修治桥梁,毋使病涉。《玉海》:政和六年七月五日,造大路,如玉路之制,唯不饰以玉樊缨,一就以尚质。又制大旗十有二旒龙章,而设日月,建于大路之上,以象天。

七月二十一日,御书大成殿,榜刻石首善阁下。《东京梦华录》:七月,瓜果梨枣方盛,京师枣有数品,灵枣、牙枣、青州枣、亳州枣。鸡头上市,则梁门里李和家最盛,中贵戚里取索供卖内中,泛索金合络绎,士庶买之,一裹十文,用小新荷叶包,以麝香,红小索儿系之。卖者虽多,不及李和一色。拣银皮子嫩者,货之。《宋史·胡安国传》:绍兴二年七月,入对,高宗曰:闻卿大名,渴于相见,何为累诏不至。安国辞谢,乞以所进时论二十一篇施行。

《玉海》:绍兴三年七月丁卯,诏录用六朝勋臣,自曹彬至蓝元振,三百二十人子孙。先是徽猷阁待制宋伯友入对,言功臣子孙凋丧殆尽,乞访其后,量才录用。故有是诏。其后,得赵普、赵安仁、范质、钱若水诸孙皆官之。

绍兴十六年七月乙酉,陈泰初进神哲御,集百有十人册,上谕大臣,令立定赏格,重则进官,轻则赐帛。隆兴元年七月二十三日,制手辇及绦衣褥郊祀。礼毕,用之。

《宋史·刑法志》:淳熙敕令格式,帝以其书散漫,用法之际,官不暇遍阅,吏因得以容奸。今敕令所分门编类为一书,名曰《淳熙条法事类》。四年七月颁之。

《朱子大全集》:淳熙戊戌七月二十九日,与子晦、淳叟、伯休,同发屏山,西登云谷,越夕乃至。而季通、德功亦自山北来,会赋诗。《玉海》:淳熙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御书明堂,明堂之门六字,并嗣天子臣,御名恭书六字,令修内司制碑。礼成。上曰:积雨骤霁,星月粲然,殊可喜。

《宋史·王居安传》:刘孝韪,七月八日过其家塾,见居安,异凡儿。使赋八夕诗,援笔成之,有思致。孝韪惊,拊其背曰:子异日名位,必过我。

异闻总录》:陈伯修为宣城守,临政之暇,多在颐白堂讲易,宾客来听者常十数。一日,讲罢,客退,独坐禅榻。忽见朱衣人前揖曰:请殿院看雪。时方七月末,暑风犹盛。伯修异焉,疑此际不应有雪。又吾为庶僚,安得朱衣吏报事。勉起之,方离席数步,大声如雷,堂梁已折,禅榻压碎无馀。

癸辛杂识》:周子功云:南丹州,男女之未婚嫁者,于每岁七月,聚于州主之厅,铺大毯于地,女衣青花大袖,用青绢盖头,手执小青盖。男子拥髻,皂衣皂帽。各分朋而立。既而,左右队长各以男女一人推仆于毯。男女相抱持,以口相呵,谓之听气。合者即为正偶。或不合,则别择一人配之。盖必如是,而后成婚。否则论以奸罪也。

《金史·太宗本纪》:天会三年七月己卯,锦州野蚕成茧,奉其丝帛来献。

《食货志》:中都西京、北京、上京、辽东、临潢、陕西,地寒,稼穑迟熟,夏税限以七月为初。

《辉县志》:元至元五年秋七月,鸲鹆食蝗。时蝗生牧野,鸲鹆自西北飞来,方六七里,林木皆满,遂将蝗食且尽,作阵飞去。

周伯琦·天马行序》:至正二年七月十有八日,西域拂郎国遣使献马一匹,高八尺三寸,修如其数而加半。色漆黑,后二蹄白,曲项昂首,神俊超逸。上御慈仁殿临观,敕翰林学士承旨巙巙,命工画者图之,直学士揭傒斯赞之。盖自有国以来,未尝见也,殆古所称天马者耶。

辍耕录》:至正庚子秋七月九日,饮松江泗滨,夏氏清樾堂上,酒半折,正开荷花,置小金卮于其中。命歌姬捧以行酒。客就姬取花,左手执枝,右手分开花瓣,以口就饮。其风致又过碧筒远甚,因名为解语杯。《岁华纪丽谱》:七月十八日,大慈寺散盂兰盆宴,于寺之设厅。宴已,就华严阁下散。

真腊风土记》:七月烧稻,其时新稻已熟,迎于南门外烧之,以供佛。妇女车象往观者无数。

帝京景物略》:七月,始𩰚促织,壮夫士人亦为之。𩰚有场,场有主者,其养之。又有师𩰚盆筒罐,无家不贮焉。《北京岁华记》:晦日,地藏佛诞,供香烛于地。积水湖、泡子湖,各有水灯。

《续文献通考》:旧制,岁虞河决,有司常以孟秋,豫调筑塞之物,稍芟薪柴、楗橛、竹石、茭索十馀万。谓之春料。《西湖志》:馀嘉靖三十一年七月十八日,大风雨。清湖桥胡氏家,有异物起马厩中,开片瓦,腾空而上,火光烛天。觅马厩中,有坎,广尺许,深二丈馀,泉水清莹,盖龙潭也。

《名胜志》:明隆庆五年,有双龙见于莆田县东华山,佥事余一鹏记云:隆庆辛未七月二十日当午,双龙出自连江里海中。初,黑雾弥漫,疏雨甚大,色黄气腥。有顷,雨止。龙拥水,高丈馀,阔数丈,长乃亘野,声若烈爆,势若折潮。

《归化县志》:隆庆六年七月十三日,有牧儿,忽闻地下如雷鸣,惊视之,则田中水涌,高丈许。急归,呼其主往视之。已成深潭,惟有金鲤游泳其中。遂为一方灌溉之利。

《名胜志》:番禺县蒲涧,去玉虹洞五里,涧中产菖蒲,一寸九节。《南越志》云:宋咸平中姚成甫,于涧侧遇一丈夫,曰:此菖蒲,安期生所饵,可以忘老。倏然而逝。今俗以七月二十五日,安期生上升,相率为蒲涧之游,履綦骈错。

荔枝谱》:中元红荔枝,将绝才熟,以晚重于时。予常七月二十四日得之。

孟秋部杂录

礼记·祭统》:草艾则墨,未发秋政,则民弗敢草也。〈疏〉草艾则墨者,谓初秋草,堪艾给炊爨之时,则行小刑之墨。夏节虽尽,人君未发行秋政,则民不敢艾草也。《左传》:岁云秋矣,我落其实,而取其材。〈注〉周九月,夏之七月,孟秋也。今岁已秋,风吹落山木之实,则材为人所取。

《公羊·秋七月传》:秋七月,此无事,何以书。春秋虽无事,首时过则书。首时过,则何以书。春秋编年,四时具,然后为年。

《内经》:阴阳交,期在溓水。〈注〉溓水者,七月建申水,生于申也,溓水静也。

管子·轻重己篇》:以夏日至始,数四十六日,夏尽而秋始,而黍熟。

《陶朱公书》:龙眼,七月实熟,荔枝才过后,龙眼即熟。故谓之荔枝奴。

史记·天官书》:涒滩岁,岁阴在申,星居未,以七月与东井舆鬼晨出,曰:大音昭昭,白其失次,有应见牵牛。《春秋繁露·四祭篇》:尝者,以七月尝黍稷也。

京房·易妖占》:七月,建申为夷,则蟋蟀鸣。

星经》:织女三星在天市东,常以七月一日、六、七日见东方,色赤,精明,女功善。

《后汉书·襄楷传》:布谷鸣于孟夏,蟋蟀吟于始秋。《白虎通·五行篇》:七月律,谓之夷则。何夷,伤;则,法也。言万物始伤,被刑法也。

四民月令》:七月,收柏实。

《月令章句》:自张十二度至轸六度,谓之鹑尾。之次处暑,居之楚之分野。

魏文帝·与吴监书》: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葡萄,当其朱夏涉秋,尚有馀暑,醉酒宿酲,掩露而食,甘而不䬼,脆而不酸,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倦。《吴氏本草》:蒲阴实在平谷或圃中,延蔓如瓜叶,实如桃。七月采,止瘟延年。

博物志》:海上有草,名,其实食之如大麦。七月熟,俗名曰自然谷。或曰禹馀粮。

《风土记》:七月,蝼蛄鸣于朝,寒螀鸣于夕。

中华古今注》:绀蝶,一曰青令。似蜻蛉,而色元绀。江东人谓绀幡,亦曰童幡。好以七月群飞天海边。

广志》:龙眼树,叶似荔枝,蔓延,缘木生,子如酸枣,色黑,纯甜无酸,七月熟。

物理论》:古有阮师之刀,天下之所宝贵也。初,阮之作刀,受法于金精之灵。七月庚辛,见金神于冶监之门,向而再拜。金神教以水火之齐,五精之鍊,用阴阳之候,取刚软之,和三年作刀。千七百七十日,其刀平背夹刃、方口洪首,截轻微不绝丝发之系,斫坚刚无变动之异。

《范汪祠制》:孟秋之祭,菱芡。

《沙洲记》:自龙涸至大浸川,一千九百里,夜肃肃,常有风寒,七月雨便是雪。遥望四山,皓然皆白。

名医别录》:水苏,生九真池泽,七月采。《本草经》云:久服通神,轻身耐老。

薇御,生汉中川泽,及冤句邯郸。七月采茎叶,阴乾。久服,轻身明目。

桃核仁,七月采取,阴乾。

新雉木,味苦香,温无毒,可作沐药。七月阴乾,实如桃。龙眼,一名益智嵇含。《南方草木状》云,木高一二丈,似荔枝,而枝叶微小。凌冬不凋。春末夏初,开细白花。七月,实熟。壳青黄色,文作鳞甲形圆,大如弹丸,核若木梡子而不坚。肉薄于荔枝,白而有浆。实极繁,每枝二三十颗,作穗如葡萄。

《魏书·律历志》:次卦七月,恒、节、同人、损、否。

齐民要术》:凡爱田,常以五月耕,六月再耕,七月勿耕。谨摩平以待种。

蔓菁,七月初种之。一亩用子三升。

种芜菁法:近市良田一顷,七月初种之。〈注〉六月种者,根虽粗大,叶复虫食。七月末种者,叶虽膏润,根复细小。七月初种,根叶俱得。

崔寔曰:七月别种䪥。又曰:七月可种大小葱。〈注〉夏葱曰小,冬葱曰大。又曰:七月藏韭菁。

收葱子,必薄布阴乾,勿令浥郁,其拟种之地,至七月耕数遍。一亩用子四五升,炒谷拌和之。两耧重耩,窍瓠下之以批契,继腰曳之七月纳种。

种苜蓿,地宜良熟。七月种之,畦种,水浇,一如韭法。作黄蒸法:七月中,取生小麦,细磨之,以水溲而蒸之。气脯好熟,便下之,摊令冷,布置覆盖成就,一如麦䴷法。

坑蓝,七月中作坑,令受百许束,作麦秆泥,泥之。令深五寸,以苫蔽四壁,刈蓝倒竖于坑中。下水,以木石镇压,令没热时一宿,冷时再宿。漉去荄,内汁于瓮中。率十石瓮,著石灰一斗五升,急抨之,一食顷止,澄清泻去水。别作小坑,贮蓝淀著坑中,候如强粥。还出,瓮中盛之,蓝淀成矣。

凡作三斛麦曲法,蒸炒生各一斛,磨乾合和之七月。取甲寅日,使童子著青衣,日未出时,面向杀地汲水二十斛,勿令人泼,人长水亦可泻却,莫令人用其和曲之,时面向杀地和之,令使绝强团曲之人,皆是童子,小儿亦面向杀地,当日使讫,不得隔宿。

神曲法:以七月上寅日造,不得令鸡狗见。麦分三分,细磨和之。溲时,熟揉,使童男小儿饼之。须西厢东向开户,屋中净,扫地,地上布曲,十字立巷,令通人行,四角各造曲奴一枚,讫,泥户,勿令泄气。又方:以七月中旬以前,作曲,为上时。亦不必须寅日,祝曲文某年月日,敬启五方五土之神,谨以七月上辰造作麦曲数千百饼,阡陌纵横,以辨疆界,须建立五王,各布封境酒脯之。荐以相祈,请愿垂神,力勤鉴所,愿使出类绝踪,穴虫潜影,衣色锦布,或蔚或炳。杀热火焚,以烈以猛。芳越椒熏味,超和鼎饮,利君子。既醉既逞,惠彼小人,亦恭亦静,敬告再三。格言斯整,神之听之福。应自冥人,愿无为希从毕永,急急如律令。

荆楚岁时记》:七月,采瓜犀以为面脂。《本草图经》曰:犀,瓣也。

隋书·礼仪志》:秋迎白招拒者,招集拒大也。言秋时,集成万物,其功大也。

酉阳杂俎》:齐香,出波斯国,拂林呼为顶勃梨。长一丈,围一尺许,皮青色,薄而极光净。叶似阿魏,每三叶生于条端,无花实。西域人常八月伐之,至腊月,更抽新条,极滋茂,若不剪除,枯死。七月,断其枝,有黄汁,其状如蜜,微有香气,入缶,疗百病。

白豆蔻,出伽古罗国,呼为多骨,形如芭蕉,叶似杜若。长八九尺。冬夏不凋,花浅黄色,子作朵,如葡萄,其子初出,微青,熟则变白,七月采。

《秦中岁时记》:进士下第,当年七月,复献新文,求拔解。故曰:槐花黄,举子忙。

周易集解》:乾,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何妥曰:此当七月,万物盛长,天功大成,故云天德也。

坤六三,含章可贞。干宝曰:阴气在三,七月之时,自否来也。阳降在四,三公位也。阴升在三,三公事也。坤以藏之九家。《易》曰:建申之月,坤在乾下,包藏万物也。

《望气经》:七月三日,有雾,岁熟。

《宋史·河渠志》:七月菽豆方秀,谓之豆华水。

圣惠方:七月取松实,过时即落,难收也。去皮,捣如膏。收之,每服鸡子大,酒调下。日三服,百日身轻,三百日,行五百里,绝谷。久服,神仙。渴即饮水,亦可以鍊过松脂同服之。

梦溪笔谈》:七月,百谷成实,自能任持,故曰太乙。《临汉诗话》:寇莱公,七月十四日生。魏野诗云:何时生上相,明日是中元。

《政和本草》:威灵仙,出商州上洛,及华山平泽,初生比众草最先,茎便如钗,股四棱,叶似柳叶,作层,每层六七叶,如车轮。有六层至七层者。七月内生花,浅紫或碧白色。

《诗序》: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

《桂海果志》:芽蕉,子小如鸡蕉,尤香嫩甘美,秋初实。《笋谱》:笋,七月生,至十月间,缙云以南多出。然味苦而节疏。笋可大于箭笋少许,山人采剥,以灰汁熟煮之。都为金色,然后可食。苦味减而甘,食甚佳也。《纪历撮要》:七月十六雨,名洗钵雨。

处暑雨不通,白露枉相逢。

《荔枝谱》:磨盘,皮粗厚,味甘,大如鸡子,近蒂处甚平,七月熟。

胜画,皮厚、刺尖、味甘、肉丰。大似桂林,七月熟,出长乐县六都者最佳。他种不及。

鹊卵,皮薄实圆,斑如鹊卵,味微酸,山枝中之佳者,七月熟。

鸡引子,一朵数十枚,大小错出,其大者核小,小者无核,七月熟。

《家塾事亲》:七月,雷大吼,有急令。

瓶史月表》:七月,花盟主:紫薇蕙。花客卿:秋海棠,重台朱槿。花使令:波斯菊、水木香、矮鸡冠、向日葵。

花历:七月,葵倾赤,玉簪搔头,紫薇浸月,木槿朝荣,蓼花红,菱花乃实。

《月令演》:七月貙刘。〈立秋〉,曝腹书〈七日〉,鹊桥〈七夕〉,𩰚巧宴〈八日〉,盂兰盆〈十五〉,鬼灯节〈十八〉。

《野菜谱》:菱科,初秋时采之,熟食。

田家历》:七月浣故衣,制新衣,作夹衣,以备新凉。《田家五行》:七月朔日,虹见,主年内米贵。

农政全书》:蜀秫,在北方地不宜麦禾者,乃种此,尤宜。下地,立秋后五日,虽水潦至一丈深,不能坏之。立秋前,水至即坏。故北土筑堤一二尺,以禦暴水。

本草纲目》:莣草,叶如茅而大,长四五尺,甚快利,伤人如锋刃。七月抽长茎,开白花,成穗。如芦苇花,花将放时剥其箨,皮可为绳箔、草履诸物。其茎穗可为扫帚也。

泽兰根,紫黑色,如粟根。苗高二三尺,茎干青紫色,作四棱,叶生相对如薄荷,微香。七月开花,带紫白色,萼通紫色。

都桷子,生广南山谷,树高丈馀,开花连著实,大如鸡卵,七月熟。天仙果树,高八九尺,叶似荔枝而小,无花而实。子如樱桃,累累缀枝间,七月熟,其味至甘。《宋祁·方物赞》云:有子孙枝不花而实。薄言采之,味埒蜂蜜。

使君子,俗传潘州郭使君疗小儿,多独用此物。后因号为使君子也。今岭南州郡皆有之,生山野中及水岸,其茎作藤,如手指大,其叶如两指头,长二寸。三月生花,淡红色,久乃深红,有五瓣。七八月结子,如拇指大,长一寸许,大类栀子,而有五棱,其壳青黑色,内有仁,白色,七月采之。

厚朴子,名逐折。杀鼠、益气、明目。一名厚实。生水间,茎黄,七月实,黑如大豆。

盐麸子,生吴蜀山谷,树状如椿。七月,子成穗,粒如小豆。上有盐,似雪,可为羹用。岭南人取子为末,食之,酸咸止渴,将以防瘴。《后魏书》云:勿吉国,水气咸凝盐生树上,即此物也。

胡麻花,七月采最上,标头者阴乾,用之。

槐实作荚,连珠中有黑子,子上房。七月收之。堪染皂。海金沙,出黔中郡,湖南亦有。生作小株,高一二尺。七月收,其全科于日中暴之。小乾,以纸衬承,以杖击之,有细沙落纸上,且暴且击,以尽为度。

野记》:七月,江南有大风,相传以为孟婆发怒。按《山海经》谓:帝之女游于江中,出入,风雨自随。以帝女,故曰孟婆。

《多能鄙事》:初秋,新藕沸汤,焯过五分熟,去皮,切作条或片。每一斤用白梅四两,汤浸取汁一大碗,候冷,浸一时许,漉出控乾,用蜜六两,浸去卤水,别以蜜十两,慢火煎,令琥珀色,放冷收之。

《名胜志》:大同府沃野镇。沃野者,其地沃良,沙土尽黑,功省穫倍。每至七月皆熟。

孟秋部外编

《佛书》:七月十九,力吉祥国圣母化生贤劫,千佛之日。《真仙通鉴》:右英夫人,西王母第十三女,名媚兰,字申林。治沧浪山,受书为云林夫人。晋哀帝兴宁三年七月,降句曲山。

三洞珠囊》:西王母以上皇元年七月,于南浮洞室下教,以授清虚真人。

云笈七签》:元始天尊,以开皇元年七月一日,于西那玉国、郁察山、浮罗之岳、长桑林中,授太上大道君,智慧上品,大诫法文。

薛氏者,河中少尹冯徽之妻也。适冯二十年,乃言素志,托疾独处,焚香念道,持《黄庭经》。咸通十五年甲午七月十四日,紫虚元君与侍女群真二十七人,降于其室。

太平广记》:谢自然入金泉道场,七月十一日,上仙杜使降石坛上,以符一道,丸如药丸,使自然服之。十五日,可焚香五垆于坛上,五垆于室中,至时真人来。《清凉山志》:中台灵迹,曰佛足碑,在大塔左侧。万历壬午秋,少林嗣祖沙门,威县明成,德州如意,一夕,一梦莲花,一梦月轮,现于塔际。既觉,各言所梦,异之。及晓,少室僧正道持佛足图,贻之,及展见,是双轮印。相喜曰:此梦祯也。遂倾囊兼募,众立石,时孟秋既望也。是夕,众闻空中珠佩杂乐之声,出户视之,神灯点点。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