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宗亮(1828~1904),字晦闻,号茮岑。安徽桐城人。姚永概岳父。少孤废学。有“奔走戎马”“驱驱四方之志”(《与方和甫书》)。咸丰八年(1858)冬,被湖北巡抚胡林翼招入湘军,先后居胡林翼、李鸿章等湘淮军幕。踪迹所至,遍及江浙、湘鄂、滇黔、粤闽、陕甘,以达京师。以文章游公卿间,一生作幕,以布衣终。与文汉光、萧穆交最密。治学为文,宗桐城遗绪,尤尊崇钱澄之、戴名世。张裕钊、吴汝纶皆推崇其文。四十岁后,即弃而不为,以为“是皆无用空言”(姚永概《徐茮岑先生墓志铭》)。晚年居黑龙江三年,考山川风俗、政事利弊,从事著述。文章“雄健有法度”(同上),应酬之作多。诗多纪游之篇。著有《善思斋文钞》九卷、
熊忠,生卒年不详,元代音韵学家。字子中,元初昭武(今福建省郡武县)人。曾作黄公绍门客。后为黄氏《古今韵会》撰写举要,名为《古今韵会举要》,三十卷。此书以宋代黄公绍《古今韵会》为基础,删繁举要,补收遗缺。全书分一百零七韵,每韵中以三十六字母排列字头。根据实际语音,所收字都按 “雅音”重新分韵定名,为把 “东”、“冬”、“锺”重新分为 “公”、“弓”、“雄”三类。入声韵韵尾的界限被打破,三种塞音韵尾常归在同一“字母韵”。此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古音到近古音的过渡,是研究语音史的重要资料,对文字、训诂、校勘学也有参考价值。
徐锴(920—974),字楚金。南唐广陵人,徐铉弟。兄弟并精文字之学,世称“大小二徐”。 四岁而孤,母方教铉就学,未暇及锴,锴自能知书。稍长,尤嗜读,隆冬烈暑,未尝少辍。文词与铉齐名,而博闻强记犹过于铉。当是时,士大夫浮薄浅切,游谈无根,锴不屑为伍,乃闭门读书,不求仕进。保大元年(943),起为秘书郎。以言忤权贵,两次被贬。入朝为虞部员外郎。后主李煜立,迁屯田郎中,知制诰、集贤殿学士,拜右内史舍人。位居清要,操持益坚,凡四知贡举,皆循章选士,时谓得人。锴尝著《质论》十余篇,李煜亲为校定;煜复出己所作文,命锴为序,士以为荣。开宝三年(970),宋遣李穆使南唐。穆亦端士,由周入宋,知制诰
熊大木(约1506~1578年),明朝嘉靖时期的书坊主人。字钟谷,又字鳌峰,福建建阳人。他对历史小说十分重视,一生编写了许多历史小说如《全汉志传》、《唐书志传》、《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南北宋志传》等等。中国古代崇尚实录的文学传统,反映在小说理论中则是对历史小说忠于史实的过分强调。明代关于历史小说的真实虚构问题产生了激烈的讨论,其中熊大木明确指出历史小说的创作必须有所虚构,有所发挥,从而将史书与小说区别开来。其理论主张主要反映在《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序》一文中。他认为小说与史书具有不同的功能,“稗官野史实记正史之未备”,因此两者可以同时并存,互为参考,而不可互相贬抑。主张历史小说的创作一方面要
萧汉中,字景元,生卒年不详,元泰和(今江西泰和)人。泰定间 (1324—1328)著成《读易考原》。大致推本于邵雍之学,以阐释卦序之义。认为 “二篇 (上下经)之卦,必先分而后序”,序卦时必有某一原则相统贯。明初大儒朱升称汉中之学,“闳奥精粹,贯通神圣。诚古今之绝学也!”
许衡(1209年5月8日-1281年3月23日),字仲平,号鲁斋。怀庆路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元朝学者、教育家。他家世为农,自幼聪慧,喜好思考问题。7岁时从师读《四书章句》,以后接连换了几位老师,均不能满足其求知好问的要求。金元交战后,因避乱逃入徂徕山,仍读书不倦。战后回到家乡,通过游学结识元朝著名学者姚枢、窦默,受益非浅。后经姚枢介绍,召为京兆提学,直升至集贤大学士、国子祭酒。他一生极力倡导理学,“敬信如神明”,尝“精诵不辍,笃志力行,以身先之”。并劝诫元朝统治者尊儒重道、兴学明德,推行汉法。他指出,“非如此则道不行”,“能知天道而顺承之”,才能治国理民,泽被天下。元代的文教政策与他
熊过(1506-1580)字叔仁,号南沙,富顺(今自贡市富顺县)人。十六岁为诸生,嘉靖七年(1528)举人。八年会试,林文俊擢为第一,张璁以其所策时事多杂老庄语为蹐驳,抑稍置后。廷试成二甲进士,为首揆杨一清所举,选翰林院庶吉士。因不礼张桂,流选为兵部武选司主事。服母丧,再补武选,管贴黄事,与郎余锓疏请革替袭太滥、中官奏带人及抚总奋勇诸科夺士卒功等弊。尚书张瓒劾其喜事,摘疏语“兴都从龙”为斥乘舆,诏逮入狱讯治。给事中王希文论救得赦出。服父丧,再起为祠祭司主事。十九年(1540),擢祠祭司郎中,上书论成祖、仁宗“神主诣陵奉题非宜”,忤严嵩意,为劾去。二十年(1541)四月,谪云南白盐井副提举,
项安世(1129-1208),字平甫,号平庵,又号江陵病叟,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徙居江陵(今属湖北)。淳熙二年进士,授绍兴府教授,受知于吕祖谦,以荐登朱熹、张栻之门。五年,调潭州教授。绍熙四年,除秘书省正字。五年,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即位,召朱熹为侍讲,未几,予祠,安世率馆职上书留之,为言者所劾,出通判池州,移通判重庆府。以党籍罢,还江陵家居,与吴猎友善。开禧二年,起知鄂州,除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遣兵解德安围。三年,权安抚使,升太府卿,坐杀吴猎客宣抚幕官王度免。起为湖南转运判官,未上,以台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年八十(本集卷四《内子生日》诗)。安世自云“学诗当学杜诗,学词
熊良辅(1310—1380),字任重,别号梅边,元南昌(今江西南昌)人,举元仁宗延祐四年(1317)乡贡,应进士不第,归教乡里。早年师事同邑遥溪熊凯,终生研易,著有《周易本义集成附录》。另有《风雅遗音》、《小学入门》等。于《易》宗朱熹之学,认为伏羲画卦以阳吉阴凶为义,文周系辞,“象占其本旨也”。夫子赞《易》以义理为主,“盖象占固义理之所寓”。善学《易》者应“先求《易》之本旨(象占)然后广而充之”。又曰:“程子作《易传》而义理之学大明”,然只是“孔子之易”。至“朱子一以卜筮为说,然后作《易》之本旨益著”,这才是“文王周公之易”。因而广辑众说以阐发朱熹之义。
集海阁网站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宝库。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京ICP备2021027304号-3